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代山阴人金缨所编《格言联璧》,有“人生四看”之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说的是在人生各种关口颇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胸怀、修养和境界。而“群行群止看识见”这一“看”,说的是以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体现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强者     
逆境给人以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不错,逆境的确非常珍贵,但如果因而迷信“凡事非经过逆境必无法成功”的话,岂不失于偏激。逆境固然很宝贵,顺境同样也很难得。不论是哪一种境遇,最重要的是:不忘谦虚、坦然的处事态度。如果不能坦然处之,那么,处逆境时就容易卑躬屈膝,而处顺境时又得意忘形。其实,顺境或逆境,都是命运的安排。只有坦然去面对,才是最好的方式。坦然的处事态度,会使人更聪明。一个坦然面对逆境而挣扎…  相似文献   

3.
身处一半对一半的世间, 顺逆境无不在我们生活周遭交 替发生着。顺境固然是助人成 功的跳板,逆境同样可以激发 心志,而成为逆增上缘。如果 没有专制的厉声,哪来慧远大 师"沙门不敬王者论"的出世  相似文献   

4.
格局与结局     
正格局决定了结局,结局成就了格局。格局在高不在远,结局在面不在点。好的格局让一个人始终内心秩序井然,总能处乱不惊,在他看来,困境亦是格局的一部分,掌握顺境不若控制逆境,格局高的人看一件事情不看结局,做一件事情不虑得失。由此,结局不过是新的起点,不论结局收获的是利益权位还是经验  相似文献   

5.
儒家的"困境智慧"是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本性反思。儒家以主体性的德行修为与道义担当为本根,以终极性的天命为依托,通晓时遇和权变的方法原则,伴随着主体内在的充实和自信,保有乐观之心境,从而实现对外在困境态势的消解和转化。儒家的"困境智慧"蕴含着人生意义如何生成的内在考量,对于"作为现实中的存在"的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引意义。顺境中常思"忧患意识",逆境中不忘"困境智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儒家圆满自觉的人生智慧以及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6.
人生很难有两全其美的事,一般都是好坏参半。所以遇到人生的顺境,不要得意忘形,应该居安思危,时刻想着还有另一半坏的境遇。这种道理特别适合身处"逆境"的人,因为吃的苦越多,就越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笔者被朋友圈里疯转的"主要看气质"给惊呆了,为了查根寻源,笔者恶补了一下,发现这场"气质运动"始于歌手王心凌的专辑配图,被网友吐槽后,她回复道:"主要看气质!""主要看气质",可以理解成说这话的人或许没有多少颜值;也可以解读成一种方法论——遇事别只看表象,而要看内涵。不管是哪种解释,"气质"的重要价值都不言而喻。气质其实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不由自主的外露,是由内向外散发的  相似文献   

8.
直面人生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始终面对现实,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独立性办事果断理智、不随波逐流,同时也善于听取合理意见。必要时,能够当机立断并勇于承担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从爱中获得力量能够从爱自己的配偶、孩  相似文献   

9.
低调之美     
正《菜根谭》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由此可知,"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它演绎出深厚的境界、风范、哲学、修养。低调的人,如梅花,暗香浮动;如兰花,清幽出尘;如菊花,有淡然的君子之风。竹外桃花三两枝,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构成了世界生动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低调是平和恬淡,对人对己,说话处事,不张不扬,不骄不狂。这样的人,逆境时能忍耐,顺境时知收敛,才高而不自诩,  相似文献   

10.
善待绝境     
人的一生,不只有顺境,也有逆境和绝境。绝境,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苦难和不幸,而对另一种人采说,是一种幸运。正像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所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会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关键在于你对待绝境的态度,有无战胜绝境的勇气和毅力。美国女作家海伦·凯  相似文献   

11.
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铺满鲜花的坦途,有一帆风顺,也有艰难险阻。人生之路,像一次远航,难免碰到险风恶浪、暗礁浅滩;像一次攀登,难免遇上绝壁险峰、荆棘沟坎。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和磨难,都会有顺境和逆境。有的人面对逆境,靠智慧和勇气奋力跋涉,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人则陷入万丈泥坑,难以自拔,最终成了逆境的俘虏,使生命从此变得黯淡无光,悄无声息。诚然,厄运对人的打击是很大的,常常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心灵上的创伤。使人产生忧郁、恐惧、苦闷、彷徨等等心态,乃至一蹶不振。是的,当人遭遇到厄运、大祸临头时,其才智和胆魄…  相似文献   

12.
闲自心生     
正闲,是一份清静之境,是一种不受世俗物欲干扰的人生状态。乌尤寺有对联云:"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意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只要人不以功利为目的对待,便都会呈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姿态。做到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是拥有心品之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保持悠闲之心,相反,则终日浮躁难安,无法清静。我们来到世上,都得品味生活的苦难与艰辛,快乐与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际遇是变幻莫测的,事实上,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有心  相似文献   

13.
豁达     
豁达,乃宽宏大量、肚大能容,体现的是一种情操、一种境界、一种心胸。我钦佩豁达,欣赏豁达,更恪守豁达。人在旅途,有平坦也有坎坷,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得意也有失宠。学会豁达,你会宁静淡泊,正视人生。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  相似文献   

14.
担当     
敢于担当的人,是值得人们敬重的;勇于担当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担当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担当可以让人具有诚信、宽容、博爱的优秀人格,使他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能受到人家的欢迎,进而被人敬仰。敢于担当的人,他一定会有着一个好的人缘,他会给人以安全感和  相似文献   

15.
淡定     
正"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读着这样的诗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淡定的心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淡定"作为一个网络词语,悄然流行开来。许多人把淡定当作一种时尚,视作一种腔调。从词义上看,淡定就是淡然镇定,一般是指沉着从容,淡泊名利,甚至淡泊一切是是非非。一个人能遇事淡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没有极深的定力,没有深厚的涵养,是很难做到的。淡定之人,  相似文献   

16.
教堂幽默     
<正>它名字叫"群"一青年信徒找到牧师,要求牧师为他"赶鬼"。牧师问他有何症状?他说:"我每天花在微信朋友圈上的时间太多,无法自拔。而最近读经时突然发现,原来魔鬼的名字就叫'群'(参可5:9)!"[提醒]此"群"是人,那"群"是鬼。此群非那群呀!看房价再定有一个信徒向一些生意人传福音,说完之后问他们:"你们死后愿去天堂还是地狱呢?"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去天堂。但最后一个生意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慢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中国高校目前有30%的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障碍。一般而言,心理素质缺陷是不良成长环境条件下的产物,心理问题和偏差,在顺境下反应不太明显;而在逆境和迎战困难的时候则会显现出来。而今就职竞争激  相似文献   

18.
<正>牛头禅是唐代禅宗的一个重要派别。在牛头禅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很特殊的润州僧团现象,“这一僧群,基本上由润州人组成,可以称为润州僧群……他们的恋土观念异常浓厚,在一般僧侣群体中,十分扎眼。”通过《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书中载录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从出生地来看,牛头六祖中无一例外都是润州人。旁出的法系分布稍广,但籍贯仍以润州及周边地区为主;从个人行迹来看,  相似文献   

19.
交友散议     
1.和人相处,要善于识别人。识别人既要看平时,也要看非平时。平时和非平时,都能显示出一个人的风格、气质、才能。识别人既要看大事,也要看小事。大事和小事,都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境界、品行、志趣。 我们崇尚果敢的风格,肃静的气质,超众的才能,无私的境界,良善的品行和奋斗的志趣。虽然,我们不尽能做到这些。但如有人为其  相似文献   

20.
重建道德中国,推动移风易俗,必须造就大批新时代的君子去参与去带领。君子文化曾长期被冷落,而今又逐渐升温,其顽强生命力来源于:一是合情合理,二是文明需要。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滋养着君子群体。君子与小人的主要差别,一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二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而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又是动态的可以转化的。梁启超有《论君子》之作。今日新的君子之论把君子道德人格概括为"六有":有仁义,立人之基;有涵养,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扩人之胸;有坦诚,存人之真;有担当,尽人之责。我们要突破"君子不器"的局限,改曰"君子能器",呼唤各行各业都有大批君子出来肩负重任。全国道德模范的不断涌现,山东威海倡导"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成绩,都增强了我们重建礼义之邦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