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8月27日上午以色列拉比阿丁·施坦泽兹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了题为“犹太哲学与中国哲学——知行观与圣人观的比较”的学术报告。 拉比阿丁‘施坦泽兹是中以建交以来第一位应邀来华介绍犹太教文化的拉比,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本世纪最主要的学者兼拉比。他创建了以色列塔木德出版社,并已出版58部有关塔木德、犹太教神秘主义、宗教思想、历史人物传记、社会学和哲学著作,这些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发行。他最卓著的成就是对《巴比伦塔木德》的翻译、注解和诠  相似文献   

2.
教堂幽默     
《天风》2020,(6)
正何时黎明有一位圣徒问他的门徒:"我们怎样知道黑夜已过,黎明将至?"一门徒答:"当我在远处看到一棵树,看得出是榆树还是杜松,那就是天亮了。"另一门徒答:"当我看到一动物,分得清它是狐狸还是狼,那就是黎明了。"圣徒说:"都不对!只有当你看到其他的人,知道他是你的弟兄时,黎明才到了。不然,无论在何时,我们都仍在黑暗之中。"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一进门,他的头不小心被狠狠地撞到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停地用手揉搓自己的脑袋,一边有些恨恨地看了看那扇比他身高略要低矮的门。没想到,出来迎接他的老人恰好看到这一情景,老人看到他这副有些滑稽的模样,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人生哲学。"正如富兰克林后来他自己所说的,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功绩卓绝的一代伟人,跟他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诲当作他人生…  相似文献   

4.
责人与恕己     
正唐宣宗李忱聪察强记,是个非常睿智的人,司马光评价他"明察沈断,从谏如流",有"小太宗"之称。因为这种天赋,很少有人能够糊弄得了他。有一次,财政部门给唐宣宗的奏文中有"渍污帛"一句,"渍"字被误写为"清"字,枢密承旨孙隐中看到后,以为唐宣宗不一定看到了这个错字,即将其改正,然后转交到了中书门下。奏文经宰  相似文献   

5.
"存在"(实存)与"本质"是形而上学的一对重要概念。阿维森纳综合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阿尔法拉比的存在学说以及伊斯兰神学教理,首次明晰而且系统地区分并界定了两者。《治疗论》尤其体现了他对存在和本质的独特理解。这种划分紧密结合了他的形而上学和神学理论。由此,他确立的存在—本质模式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存在论哲学。  相似文献   

6.
陈丰盛 《天风》2016,(4):34-35
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我们与天父的关系里。曾有一位弟兄说:"我从小就在基督徒家庭中成长,我心目中的父亲形象,直接影响着我与上帝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我总是要在他严肃的目光中寻找答案;母亲总是拿父亲来治我们,经常吓我们说:‘你再这样,晚上我告诉你爸爸!'若是能够看到爸爸的笑脸,  相似文献   

7.
前言:你希望父爱是一种深沉如山、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还是希望父爱能够外在地表现出来,像海浪一样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呢?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位爸爸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基本上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有一次回家稍微早一点,看到5岁的孩子站在门口等他。孩子:"爸爸,你能告诉我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吗?"爸爸:"儿子,这你不需要知道。"孩子:"可是我想知道,爸爸。"爸爸:"好吧,我一小时赚20元。"  相似文献   

8.
希伯来先知是"轴心时代"图景中以色列宗教的代表,其言行和经典对于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犹太传统对待先知的态度和阐释方式不同于基督教,明显地呈现出一种从重视到冷落的转变。先知在早期犹太传统中居于"显耀"地位,然而,经过后世犹太教拉比的刻意处理,最终导致先知在犹太传统中几近消失。犹太传统中长期占据主流的"律法中心主义"是拉比有意采取措施对主张伦理改革的先知进行颠覆和解构的决定性原因。  相似文献   

9.
该著主要收录了伊斯兰哲学家阿尔法拉比一些篇幅相对较小的逻辑学著作,主要内容是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精深细致的解读。阿尔法拉比被他的同胞称为“第二导师”,而“第一导师”在阿拉伯人那里就是亚里士多德。作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解读看似漫无边际,但在枯燥和繁琐论证中所关联与指引到的核心思想对理解他的注疏及目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花甲老人,挑着飘着墨香的担子,行走在青石斑驳的村道上。一路走过,村民们都会尊敬地和他打招呼,更有一些村民会笑着用方言唱起温州鼓词:"夺席谈经叙当源,有一位王超辉先生将花甲,木刻活字祖业传。"老人就是村民唱腔中的祖  相似文献   

11.
正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两位音乐家的不同心态和命运。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7年的草料,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的音乐节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则不堪忍受折磨选择自杀,用死亡来抗争。"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风暴来袭之时,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就看你如何去面对。文章中那位老音乐家微笑面对,而另一位却选择自杀了却一生。其实,再多的苦难折磨也抵不过一颗坚毅的心。面对苦难,我们不如改变一种态度,以笑  相似文献   

12.
正"快"已经成为一种情绪和追求。许多人认为,只有比别人更快,才能获得更多、占有更多。但"快"是要付出成本的,忙忙碌碌中,很容易把自己的"初心"丢了,把生活的意义变得面目可憎。在"知乎"上,有位网友说,他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看到他的同学、发小一个个地找  相似文献   

13.
刘墉 《思维与智慧》2012,(12):58-59
幽默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多看多读幽默文章对增进幽默功力大有裨益。有人说中国人是最缺乏幽默感的民族。这一点,我不同意,因为我从小就发现,中国人处处都在表现幽默感。我上大学时,老师们都是"书画名家",却不乏幽默。记得有位教授,接到一个朋友送来的古画,请他鉴定。画明明是假的,他居然也盖鉴定的印章,一边盖,一边说:"唉,如果是行家看到,一定了解我是因为人情,不得不这么做;如果是外行人看到,反正他外行,没什么关系。"他这文人的  相似文献   

14.
饶本忠 《学海》2007,32(1):103-109
拉比犹太教是一个阶段性宗教,这一课题在国内鲜有人问津。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它起源于何时,何时终结,至今在学术界争论不断。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意在对拉比犹太教的源头进行详细探讨,同时对拉比犹太教的内涵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5.
自牧(十一)     
(二十七)金色年华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数学家,名叫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他的一位高足,教团成员之一,因贫病交加,被一位善士收留,但无起色.临终前将一幅五角星图留给主人,并说: "请将这囹挂在门外,必有人报答你."后来,他的同学路过此地发现此图,乃厚报家主.他的同学看到了他所发现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或称"内外比".不相邻两个顶点之问连成的一条直线,必与其间另一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线相交.设若不相邻两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则任一顶点至交点的距离必为0.618或0.382(1-0.61 8).化学试验、药剂调配、抽样检查等,每每从0.618开始,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我在《吕氏春秋·上农》中看到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向一位酿酒师傅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对他说:"一斗米、一两酿酒专用的发酵剂、二斗水,三样东西相互搀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相似文献   

17.
正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生活中的梁漱溟行事低调本分做人,他常常以身作则教导子孙,更是将"不贪"的理念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有一回,梁漱溟的孙子梁钦东得到一本向往已久的书,便如饥似渴通宵达旦地看了起来。其他人看到了,都夸赞梁钦东聪明懂事喜欢学习。这件事很快传到梁漱溟的耳朵里,他于  相似文献   

18.
据"腾讯网"报道:近日在深圳地铁站内,有一位老人西装革履,穿着黑色皮鞋,座位上还放着一个公文包,俨然一副很有教养、很有文化的样子.但和他打扮完全不符的是,老人悠闲地捏着香烟,在地铁站内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完全不顾其他乘客的感受.有两位站内工作人员看到后上前劝阻,老人不仅不听劝,反而怒斥两位工作人员,甚至说:"你去问问我...  相似文献   

19.
一位农夫总是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只要看到别人比他强,就羡慕不已,希望自己能跟别人交换命运。一天,天使来拜访他,表示愿意帮他实现交换命运的愿望。天使说:"你把你的‘麻烦’全部装在一个布袋里,然后带到郊外去,那里有一袋袋堆积如山的‘麻烦’,你可以随意换一袋你喜欢的。"于是,这位农夫来到郊外,兴  相似文献   

20.
据"腾讯网"报道:近日在深圳地铁站内,有一位老人西装革履,穿着黑色皮鞋,座位上还放着一个公文包,俨然一副很有教养、很有文化的样子。但和他打扮完全不符的是,老人悠闲地捏着香烟,在地铁站内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完全不顾其他乘客的感受。有两位站内工作人员看到后上前劝阻,老人不仅不听劝,反而怒斥两位工作人员,甚至说:"你去问问我是谁?"态度十分强硬,气势凌人。最后,两位工作人员不得不悻悻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