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雪鸿 《佛教文化》1996,(6):18-19
人与神,情与爱,觉悟与欲望,灵知与痴迷,构成神奇的尘世。诗人啊,将你的诗献给佛略,那永恒的圣人,用你的诗歌供养佛陀,象点燃一柱檀香,象供上一支白莲,象你曾用诗歌赞美你心灵的情人。哦,我想起。心灵的情人,从童年的梦里,她就像一个影子,带着好的故事,无声无息,走进我的心,在贫穷和饥饿中我忘记忧伤。永恒的心灵情人啊,你是一种形象,从童年开始,至暮年而终。我希望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生生世世,我愿为您献上诗的花环,象我如今用诗歌供养佛陀。你象诗神,我永远为你歌唱自然,生命.爱情,像我顶礼佛陀,用诗来赞美具…  相似文献   

2.
让爱播种     
人间需要爱,在爱的海洋里,爱,就象一滴滴水,汇聚成碧波的大海。爱象一棵棵小草,点缀着宇宙的美丽。 有很多人都说这个世界变的越来越冷漠,人人都想得到温情和帮助,那么清回想一下,你曾有过多少个笑脸,而又付出过多少爱意呢? 我记得有一位远道而来的教友,在上山朝拜圣母回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要回城里去,却迷了方向,向一位经过这里的教友问路,这位教友微笑着说:“你跟我走吧”她把那个迷了方向的人带到公交车前让他上了车,并交上了一元钱,对司机说:“他迷了路要到城里去,请你帮助他。”这仅仅是一元钱,一个微笑,就解决了一个人的困难,改变了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3.
和别人一样,我也遭遇过许多烦恼。不过,这些烦恼不能滞留在我的心中,因为我有一棵能涤净心灵尘埃的宝树——菩提树。  相似文献   

4.
曾经我「们是一叶浮萍在急流中随波飘荡主啊你敞开博大的胸怀让我们扎根在你的心房曾经我,们是一株蔓藤生活在只有黑暗的地方主啊你却甘作嶙峋的篱笆支撑着我们去感受阳光曾经我们是失巢的孤雁展着稚翼在海空徘徊主啊你让我们成了归鸿恩典漫及弯苍曾经我们是小小的莹火虫无法照亮前行的方向主啊你用柔和的声音为我们导航让我们进入那属我心灵净地的教堂曾经我们的心灵流失在荒野无法适从那份冷清和凄凉主啊踏着你殷红的足迹许多迷失的羊儿回到这片菌茵草场曾经我们在传福音的路上困难重重··一曾经我们在十字架前潜然泪下……就这样我们从…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高中生,刚刚过了18岁生日,所有对未成年人的约束,似乎在一夜之间都被解禁了,我无限畅快,我有一个心仪已久的女同学,叫卢花,她也对我颇有好感,她和我是同岁,和我前后脚过的生日,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互致问候,后来我们相约游玩,累了就象大情人那样躺倒在草丛中,  相似文献   

6.
人这一生     
我们过去无论穷也罢,富也罢,哪个人少年时代没有过色彩斑谰的梦?曾经梦想着振翅高飞,曾经梦想着独自远行,曾经梦想着无所不能……可以和鱼儿对话,  相似文献   

7.
我和“心理”有意识地交往了近20年。其间它给予我人生的诸般滋味,甜酸苦辣都有。我想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为了心理问题,有的人郁闷、苦恼而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装腔作势,努力地压抑着;有的人完全放纵以求心灵的解脱;有的人畏缩“躲”着过生活;更有甚者有的人含恨而去……怎么了?心理问题到底怎么了——让人如此  相似文献   

8.
春之恋     
象情人的发梢轻轻掠过鼻尖,象少女的红纱悄悄消逝的天边,春天,悠悠远去了!拣一些落地的花瓣,捕捉残留的香味,伴着泥土的芬芳,虽只有一丝一缕,也沁人心脾,让人久久留恋。亲爱的朋友,你是否透过她们的哭泣,领略到了她们当初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佚名 《天风》2009,(9):39-39
某天,三个朋友一起去钓鱼. 朋友一说:"难得只有我们三个,不如我们都说说自己有过的失败,也好彼此劝勉安慰一下?"朋友二说:"我曾经……"朋友一说:"我也曾经……"朋友三站起来说:"把别人的秘密告诉所有人,是我最大的冲动,或说是我最大的失败,但我真的连一分钟都不能等了!"  相似文献   

10.
春访甲茶     
造访甲茶,竟与春风春雨同行。那天,春风徐徐地吹着,吹来沁人心脾的气息,春雨缕缕如丝从天际飞来,扑到人的脸上即化为一抹清凉。我们不用雨具,就象摇曳着身姿伸展着嫩叶的一棵棵翠竹,舒坦地接受着这天赐的甘露。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段相对漫长的日子,总会有一些什么,已经面目全非了,或者说,不存在了。可是,一回头一转身,它却清清楚楚地还站在那里,是最初遇见的姿势。比如,一棵树。是一棵梨树。爷爷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棵梨树和他的年纪差不多。算来,现在它已经80多岁了,是棵老树了。  相似文献   

12.
天父更爱你     
高洁 《天风》2002,(8):48-49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希望有一天能飞黄腾达,事业有成。我作为一个22岁的传道人,也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但那个理想并不是传福音,而是要赚50万,要过富足的生活。我也曾经为我的理想去追求,期望美梦成真也曾经为我的理想去吃苦,期望苦尽甘来,  相似文献   

13.
最珍贵的     
空闲时,我曾经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在小区里,我遇见一位退休的老妇人。她这样写道:"我的人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所有美好的东西,如容貌、健康,都已渐渐失去。再回首,最珍贵的便是逝去的青春年华了。"她颤巍巍地写完后,整个人都沉浸在回忆里,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惋惜与伤感,让  相似文献   

14.
用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去形容我的母亲,是最适合不过的。母亲是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这样想着,我的情感、我的眼睛就如沐了早春气息的泥土,润泽起来。幼时,与小小的我相比,母亲自然是我眼中一棵高大的树,我需要仰着头看,也需要躲在她的枝叶下避风避雨,躲避炙热的日光与被风扬起的灰尘。母亲并非饱读诗书之人,也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的小姐,但是聪慧、美丽、坚强,这些美德与品质,格外恩赐地聚拢在母亲的身上。  相似文献   

15.
知道郑杰,源于学校为教师订阅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了,便喜欢上了,还有这本书的作者郑杰。“精神虐待猛于棍棒、为当教师寻找充足的理由、教师要有赤子之心”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建议我早已拜读过,他的文字,总会让我抱着强烈的渴望去寻觅心灵的甘泉。我敬佩他能以极大的勇气抛弃那些万无一失却毫无思想创新的“常规”,独自去寻觅一条更具智慧的路。他,是一名思者,因此也是一名智者。  相似文献   

16.
人生随感     
人生是一个太值得深思、发挥和研究的题目。我们基督徒的人生是信仰的一生,每时每刻我们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人性与灵性的选择。 回想过去,我奋斗过,成功过,也失败过;爱过,也恨过;自豪过,也颓废过……。不敢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但却有那么一点点感悟。思绪在飘荡,点点滴滴的,将近六年的修院生活却是如此不堪回首。 还记得九六年初进修院时的纯真与理想,在崭新的生活起点我给自己发了一张洁白的履历表,这也是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当时,我是如何兴奋地暇想着在秋天、在冬天、在春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怎样去填写…  相似文献   

17.
我将永远记住并感谢那个宁静而神奇的清晨。那个清晨,我们聆听着葛印卡老师在十日内观净心课程中最后一次开示,结尾处,他轻柔地说:原谅、原谅一切伤害过我的人,不管他是有意、无意,知道还是不知道,他的行为、语言、意识给我带来的伤害,我都给以原谅;同时,我也请求一切被我伤害过的人原谅我……愿我去除所有的贪爱、执着、敌意和仇恨,心灵变得安详、和谐;将我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安详、和谐、快乐、解脱……十天来,在自己内心深处翻滚出的一次次风暴终于平息,曾经撕开的伤口开始感到愈合的清凉,泪水,…  相似文献   

18.
死亡的意义     
在英国有一个叫布朗的牧师,一生不知曾听到过多少人临终忏悔,许多人在生命鲜活的时候,常常郁积于胸、心烦意乱;感叹春风不度、天不遂愿;抱怨生不逢时、志不得展;直到生命将到了终点,才恍然大悟。本来应该将自己心灵的种子撒向广阔的原野,去拥抱阳光,痛饮雨露,享受繁花盛开的浪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田平 《世界哲学》2001,(2):77-78
first person authority是心灵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在字面上,这一术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中文泽法:(1)译为“第一人称权威”;(2)译为“第一人权威”。我认为,第一种译法清晰地表达了first person authority的含义,准确地把握了心灵哲学家们使用这一术语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第二种译法则含义模糊。下面,我首先对心灵哲学中first person authority这个术语的含义作简要介绍,然后讨论将这个术语译为“第一人称权威”的理由所在。  相似文献   

20.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