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荀子·乐论》是集中体现荀子音乐思想特别是其音乐伦理思想的专论.荀子的音乐伦理思想深刻体现了儒家乐教思想,并以其完备的系统性构建起儒家乐教的音乐伦理思想体系架构,其主要包括"乐者乐也"的音乐本质论、"乐尚和正"的音乐审美观、"礼乐统管"的社会综治说、"移风易俗"的音乐教化论、"以道制欲"的艺术修养观.《荀子·乐论》是对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特别是音乐伦理思想的集大成,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伦理思想的主基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逆性与顺性的内在紧张 )来讨论荀子的人性论。逆性的思想主要表现于《性恶》一篇。但是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不仅表现于此篇中 ,而且还表现于其他篇 (如《礼论》、《王霸》等 )。本文认为 ,在《性恶》以外的诸篇中 ,荀子有明显的顺性思想 ,从而意味着性不恶。针对一般论者只局限于《性恶》一篇来考察荀子的人性论 ,本文强调他篇的意义。本文还试图从几种路子来解释荀子人性论逆性与顺性的紧张 ,并把他的性恶论与韩非以及西方的性恶论略作比较。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天生人成观点,与其说强调某种天地创造或纯粹意义的宇宙秩序,倒不如说更强调第二次的世界创造问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的世界创造问题,意味着文化上的组织体或群体的创造。从荀子的立场来看,自然形成的原始的群居形式只是停留于天生状态的阶段而已,即根据人的本性自然建构的原始群居组织,由于人的利欲心的泛滥和冲突,导致社会陷入混乱。荀子认为社会动乱之根源在于群而无分。他根据辨、分、义的理智精神来节制、改造人的自然欲求以建立群体的统一的秩序,此亦为天生人成精神所发挥的。荀子从尊群体的礼义之统中显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智精神和天生人成的文化精神。从整个哲学内涵看,荀子哲学的最高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正理平治、至平大隆的社会与国家。 相似文献
5.
6.
《美与时代》2017,(8)
就油画作品中的"意境美"这一概念而言可以追溯到"写意油画"、油画的"民族化"等阶段,这是在油画引入中国后一种独特的、自觉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创作实践和思想融合。传统油画作为当今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表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经过近代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当代写意油画。"意境美"风格的艺术作品是写意油画发展过程中艺术家最为关心和重视的一个因素。每一幅油画作品都有自己的属性,通过线条、色彩的表达过程让审美者理解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作者的主观情感是贯穿画面重要内容,也是"意境美"体现的最好方式。一幅好的油画作品的灵魂就是意境,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或对自然界的情感表达,像喜怒哀乐一样,不需要语言的叙述,可以让观者很直接地了解画家想表达什么。即使绘画者会用不同的形式技法来充实油画作品,但其中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境。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一幅画没有一种"意境美",那会是很枯燥无味的一幅作品。 相似文献
7.
试论荀子对告子人性论的继承与扬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孟子人性论中的道德属性与自然属性均一体性地来源于天命 ,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包容关系 ,其中的两个连接纽带“情”与“理”也一体性地处于道德属性与自然属性之中。告子在与孟子的争论中则打破了这种一体性 ,他以情为纽带衔接人的道德属性与自然属性 ,这使告子陷入了两难境地。荀子则发展了告子的“生之谓性”的含义 ,并以“知”“虑”为关键点连接起人的道德属性与自然属性 ,从而消除了告子的困境。这样 ,荀子关于仁义内外的思想既继承了告子的思想又扬弃了告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公案”及其“参公案”是禅宗的特色内容之一。究竟什么是“公案”以及如何“参公案”,这是人们所感兴趣的,也是人们所迷惑而急于想知道其底细的,但是,历来的禅宗研究基本上没有满足这种需要。本文对“公案”的形式、“公案”的来历、“公案”的名称以及“参公案”的目的、过程和作用作了适当的梳理和论析,以期对人们了解禅宗的“公案”和“参公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曾强调指出,一切问题都只有置入时间境域之中加以透视,才有可能透过表象找到认识歧异的根源所在,从而真正把握问题的精髓与实质。(参见海德格尔,1987年,第24页;下引海德格尔文献略人名)这一方法对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哲学中的人性论,特别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差异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海德格尔时间观念的借鉴意义1.当前性、现成在场性与人的非本真性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将时间区分为两类:存在论意义上的时间性与由亚里士多德所奠基和代表的日常状态、科学意义上的时间性。与柏…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今学界出现了一股走出现代新儒家囿于心性之偏颇、旨在弘扬荀学外王路线、进而迈向务实理性的新法家的理论思潮。李泽厚在历史本体论基础上提出的儒学四期说、成中英在本体诠释学基础上形成的新新儒家说以及韩东育在徂徕学派经世思想基础上构建的 相似文献
12.
蕅益智旭继承并发展天台宗的“一念心”思想以开演净土教理,完善了净土宗的心性观,并以其融摄佛教诸宗而归于净土念佛法门。智旭发挥天台智顗的“一念三千”论,充实了净土宗的理论内涵;进而以天台的“一心三观”为基础,在“信仰式”念佛与“心性式”念佛之间开展出自他俱念、理事圆融的“中道圆修式”念佛之法。智旭的“一念心”净土思想,实现了唯心净土与佛国净土、自力与他力、智慧与信仰、精英化与大众化的深度融合,并具有统摄佛教各宗派、辐射生命各领域的理论深度与广度,此种理性与包容的精神对净土宗和中国佛教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近二十年来学界关于荀子性朴还是性恶的讨论,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学术争论。笔者并不赞同荀子性朴说,但认为性朴论者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荀子在《礼论》中提出性是本始材朴,是对何谓性的定义,而非对人性善恶的评判,故与性恶并非同一层面的问题。荀子非常自觉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的文质论传统,并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讨论人性与礼制。他在《性恶》等篇中将作为质的人性理解为恶,但在《礼论》等篇中又非常肯定情与质,这展现了文质论的理论张力。相对而言,孟子对文质论没有像荀子那样讨论得那么深刻,但性善论更符合文质论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管子学刊》2021,(2)
从秩序确立的角度看待荀子思想,伦理层面的"圣人"与政治层面的"王道"无疑是最终指向。但从秩序确立的最终依据来说,无论是荀子的"性恶论"还是"礼"思想都无法作为上述二者的普遍化价值根据。也正因此,相关研究在努力为"圣人"与"王道"寻找稳固价值根基的同时,还要试图证明荀子思想成就"圣人"与"王道"的方式如何与先秦儒家基本理路保持一致,亦即通过个人道德自化来实现良性政治。事实上,这种尝试不仅直接关涉荀子思想在"道统"脉络中的重新定位,而且还可以从政治实操性的角度重新理解汉代荀子思想传承脉络与"经学"最终确立的相互关系。故而,为荀子伦理及政治思想寻求统一的价值根基,并进而证明荀子德性伦理政治秩序的内在理路,就成为关键环节。事实上,荀子思想中的人间秩序既不来源于现实时间线索上的先王法度,也不植根于抽象逻辑链条中的某一先天概念,而是通过对三代以来"宇宙论"秩序模式的翻转而来。在以"六经"所构筑的秩序模式下,只有人世间的统治者才能从天地之间获得"圣人"与"王道"的相互统一。但在荀子思想的秩序模式下,每一个"涂人"都可以从天地之间获得接近"圣人"的资格,继而通过自身实践活动获得人世间差等秩序架构中的具体位置,并最终成就"王道"政治。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不仅荀子思想中"性""礼""心""群"等概念得到还原与建构,证明了德性伦理政治的理论贯通;而且荀子还以这种诸子式的理论创构完成其对"六经"的重新解读,并进而体现出最初"经子关系"的实质涵义。 相似文献
16.
人能有何种实现?在荀子看来,首先表现为对本真之"欲"的合理满足,这是人在生理上维系其存在的需要。基于理想生存秩序的营建,荀子提出自觉"礼义""师法"对人而言是一种必须。通过"礼义""师法"的导引,不仅使"欲"的满足有了相应保障,还使人在生存向度上避免了因"逐欲"而导致的没落。在生存筹划方面,人可以通过自我立法结成强大的伦序共同体,使其作为类的胜出成为可能。人"最为天下贵",这意味着人不可沉沦于普通之物,而是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实现。在"学以成圣"的面向,荀子坚信人生而平等,所有人只要坚持"修为",最终必将达至完美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磨砺出了治理中国社会的诸多理论思想及价值观念,然而,这种思想观念如果不能化作人们普遍的行为方式,就不能真正地影响现实并指导社会运行。战国后期的儒学大师荀子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在社会血缘政治关系行将解体和社会秩序亟待重建的历史关头,深刻论证了传统礼义对于社会生成的作用,从理论上说明了礼义思想化作社会制度、行为规范的意义和方式,从而塑定了传统中国的规范文化。1.规范造就社会 相似文献
18.
《原道》2017,(2)
"天尊地卑"的天地秩序有重大理由。本文即尝试依据"面对实事本身"的现象学原则进行解读,将相关文本中的论述还原到直接的现象层面上,找到看似抽象概念的直观源头,对这一问题给出一些初步的解答。笔者认为,天一地一之一间的生存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存在着深邃的指引关系,必须在天地的变化中,尤其是作为时机和运动本源的天象变化之下,确定和践履自己的天命,达到和谐,才能达成久远之道。"天尊地卑"就其现象学的含义来看,描述了人的生活世界作为天一地一之一间的基本结构以及人生存活动的方向性。天之尊是三重的,最表面来看在于高下之势,更深一层则是作为变化和时机的源头,但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在于它构成人自身的本性,并赋予生命运动以方向和意义。另一方面,来自地的德性以其谦卑承载了这些意义,也成为人类朝向天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管子学刊》2021,(2)
荀子所处时代,乃是雅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开始了精神突破,并以此为轴心时代奠基,而突破的核心是从以帝王为中介的宇宙论帝国秩序向以圣贤为担纲者的精神秩序的结构性转变。在具体秩序内容上,这一转变意味着从治出于一(治教的浑沦未分)到治出于二(治与教的分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荀子提出了圣与王在新秩序结构中的不同分工。同时,先秦诸子的这种理论创构也推动了经史子的这种中国古代知识谱系的生成。方达的新著同样是在上述背景下,围绕着荀子务于治的问题意识,经由经与子、圣与王、礼与治、教与政等多重视域,对荀子思想展开了系统阐释,解决了现有研究中的部分难点,对推动荀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先秦传统天命观统摄着祭天、祭祖基础上的人道———宗法礼制。荀子以天人相分的新命题,使传统天命观中的天裂变为统摄自然规律的天道和统摄社会规律的人道———礼、法,最终在更广阔的宇宙论层次上使天道与人道统摄于道之下。他把人与自然关系建立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从而否定了天命,肯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然而在荀子所谓的人道中并没确立社会个体的主体价值的平等性,而是被束缚于那个时代的宗法等级之下。由于荀子的儒家立场和圣人本位,致使他在为学的态度和旨归上把道最终统摄于人道———礼、法之下。荀子道的超越性与人道的保守性纠缠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