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岳霖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本,融合西方哲学的发展,运用严密分析和逻辑论证方法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的,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为完整的、严密的哲学体系。他认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称之为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所以,他是我国最早把逻辑分析和论证方法运用于哲学研究,从而建立了自己独立而又完整的哲学体系,因而逻辑及其方法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对于逻辑学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2.
宁莉娜 《哲学分析》2023,(6):3-11+190
金岳霖是现代逻辑在中国得以研究并传播的奠基者,他将现代逻辑方法引入中国哲学体系的反思与重建之中,开辟了一条创新性的学术发展路径。从金岳霖逻辑思想的展开方式看,无论是关于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自然科学、逻辑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阐述,还是承载逻辑教育使命的现代逻辑知识体系的呈现,都表现出其逻辑思想具有鲜明的融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这也使得充满现代逻辑意识的中国逻辑学研究成为世界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中国的体系化哲学中,金岳霖的哲学最具体系性。在这一方面,他是能够让西方哲学的体系化特征在中国哲学中充分表现出来的真正代表性人物。①金岳霖通过现代逻辑分析方法层层抽绎哲学概念和问题,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很严密。他的三部书——《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分别代表了他在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 (1 895— 1 985) ,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早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获得了政治学硕士学位 ,后来又到英国教学 ,期间接触到分析哲学 ,被这一学术形态深深吸引。金岳霖回国后到清华大学教书 ,亲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任逻辑学和现代认识论教授 ,并兼任系主任等职。解放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现代逻辑学家 ,我国现代逻辑的开山人 ,中国现代逻辑学的许多专家和学者 ,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不仅如此 ,金岳霖还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他在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论道》和《知…  相似文献   

5.
1995年欣逢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诞辰一百周年。8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金岳霖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出席的海内外各界人士有180多位。在纪念大会上发言者高度评价了金岳霖对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的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金先生是最早把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之一,是使逻辑和认识论意识在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人。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这不但在旧中国哲学界是凤毛城角,而且在国际哲学界也有一定影响。对金先生的哲学体系,我们要认真研究,吸取其中的一切合理因素,这对于发展马克…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1895——1984)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国际知名学者。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到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留学和游历。1925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该所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逻辑学会会长。他从  相似文献   

7.
金岳霖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哲学家,而且又是一位出色的逻辑学家。作为逻辑教育家他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逻辑学人才,今天,在大陆,在台湾,在美国都有他的学生作为一流学者活跃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他所著的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逻辑》一书,不仅第一次系统地将西方的数理逻辑介绍到中国,使得中国早期从事数理逻辑研究的学者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本书的影响,而且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带有创见性的思想,这些思想对逻辑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方法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是中国现代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哲学现代化的核 心内容之一就是哲学方法论的现代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现代哲学家如胡适、贺麟、冯友 兰、金岳霖等人都很重视对哲学方法论的研究。胡适可以说是首先在国内介绍实验主义方法论的 学者,贺麟则提出了将直觉方法和辩证法相结合的方法论系统。在中国现代哲学中讨论哲学方法 论最多的是冯友兰,他提出了关于“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相结合的哲学方法论系统。在中国现 代哲学界中真正对于现代逻辑有了解,并把它首先介绍到中国的是金岳霖,他对逻辑分析方法有 着独到深入的了解,是逻辑分析方法的积极提倡者。通过上述哲学家的努力,中国现代哲学已经 有了系统的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1995年8月25、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聚集在北京市密云县举行金岳霖百年诞辰学术讨论会。讨论分3个小组进行,两个组以哲学为主题,一个组以逻辑学为主题。以下是逻辑组讨论的大致情况。一、对全岳霖先生逻辑思想的评述金先生对归纳法非常注意,从本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他花了不少精力,写了不少文章和著作,专门讨论归纳法及休漠问题。他认为,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不但逻辑讲不下去,哲学系统也建立不起来。金先生的归纳思想是他的哲学的一个中心内容。香港公开进修学院的周柏乔先生全面介绍了金先生在归纳原则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世界哲学》2005,1(1):66-74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形而上学的开拓者,他的逻辑为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工具和眼界,一直促进和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因此,理解亚里士多德逻辑,不仅有助于理解他本人的逻辑观和哲学思想,也有助于理解西方人的逻辑观念和哲学.对照亚里士多德逻辑和现代逻辑,则有助于深入地理解逻辑的本质,有助于清楚地认识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同异,有助于揭示为什么说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分析的,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方逻辑传播对冯友兰哲学的影响 ,主要涉及哲学观和哲学方法两个方面。就哲学观而言 ,他既指出哲学与逻辑的差异性 ,又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其中 ,后者更为冯友兰所关注。就哲学方法而言 ,他把逻辑方法即“正底方法”作为其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 :基本概念含义清楚、明确 ,观念的提出讲求逻辑推导 ,利用类知识阐述哲学思想等。逻辑理性在冯友兰哲学中的自觉融入 ,对其“新理学”体系之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民族哲学的世界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一代宗师金岳霖诞生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学习他,推进现代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将于今年8月隆重举行金岳需百年诞辰纪念活动。金岳霖192O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解放初全国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一级研究员。他一生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他应用逻辑分析方法于哲学研究,出版了《…  相似文献   

13.
金岳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系统地表述在《论道》和《知识论》这两部著作之中。综观他的哲学思想体系,我们可以说共相和殊相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他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之一。《知识论》主要是论述共相和殊相的关系问题,认为知识论的对象是“知识底理”,而所谓“知识底理”即是“共相底关联”。对于什么是共相或共相的关联,《知识论》虽有所论列,但对之并未作充分而系统的阐述,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殊相中求“知识底理”或“共相底关联”;而且它所涉及的共相也仅限于“有观的共相”,即整部《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评现代新儒家的“中体西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现代新儒家的“中体西用”论李翔海在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中,现代新儒家采取的“中体西用”的思想纲领,典型地代表了现代新儒家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品格。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评析。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危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作为社会之主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已经僵滞、萎缩,内在的文化生命力呈严重衰竭之势。另一方面,在发展出了以自由、民主、科学为代表的价值系统之后,西方文化已经具备了现代文化的形态。而随着以坚船利炮为依凭的西学东渐,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没落…  相似文献   

15.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从哲学的逻辑演进看,实证主义的理论先导可以上溯到近代西方的经验主义,而其更广的历史背景则包括近代科学的发展。经验论传统的制约,使实证主义将哲学的领域主要限制在现象界,拒绝论证可经验的现象之外的问题;近代科学的凯歌行进,则使实证主义极为注重实验科学及与之相关的逻辑与方法论,并力图实现科学的统一及哲学的科学化。实证主义的如上趋向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中国哲学走向近代的历史需要。自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东渐的西学从声,光、电、化扩及哲学观念,实证主义便被系统地引入了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哲学冲撞、交融,成为近现代中国引人瞩目的哲学思潮。西方近代的实证主义在其衍化过程中,历经数代,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种变迁、演化在中国近代也几乎——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16.
《论道》是金岳霖的主要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逻辑与中国哲学相结合这一特点。很多人觉得《论道》不容易读懂,原因在于里面包含很多逻辑的背景知识。在《论道》一书的"序"中,金岳霖这样写道:"近来经奥人维特根斯坦与英人袁梦西分析才知道逻辑命题都是穷尽可能的必然命题。"[1]这里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有些论者简单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归结于黑格尔主义以及西方形式主义本体论哲学美学,因此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思想渊源.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根源:一是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批判精神,尤其是德国近现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精神,形成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理论及他对商品拜物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非人道性的深刻批判,奠定了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三是该学派批判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形式本体论哲学美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了其审美形式理论的现代美学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文艺形式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马一浮与文化判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宁 《中国哲学史》2004,(4):116-120
本文认为马一浮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境遇、理论凭借、兴趣机缘,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哲学.他认为西学冲击下的中国学术正处于末世,从心性本原疏解中西文化的紧张与对立.本文着重分析他在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判教诸层面的致思趋向和理论特点,由此强调中国哲学的内在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9.
走出形上学的迷失而进行形上学的重建,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哲思的主题.自上一个世纪的上半叶,冯友兰先生就率先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的逻辑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纯形式的形上学体系--新理学,超越了中国传统哲学没有形式化系统的形上学的局限,提高了中国传统形上学的空灵性、抽象性、范畴化、概念化和系统化的程度.但是他的这种新理学也存在着内在的紧张、脱节与失序;因此如何克服和超越这些历史限制,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历史课题.他的新理学之"由正入负"的方法论取向,确为中国现代形上学的新开展开辟了新方向,因此我们可以由"照着讲",而"接着讲",进而在现代逻辑、现代哲学和生活世界的三项互动的场域及其变动中,实现中国现代形上学的名与象、智与仁、思与诗、形式与内容、德性与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使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之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20.
怀念金岳霖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金岳霖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哲学研究》1985年第19期发表了他的《中国哲学》一文,也是出于纪念的意思吧。在这篇文章里,金先生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四个特点。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