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思术是道教最为常用的一种道术与思维方法,其中内视存神术尤为重要.内视存神术先道教而产生,并且其存思对象也曾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内视存神术贯穿并影响了整个道教史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它与作为道教最重要学理基础的道家学说,尤其养生理论,以及整个道教的大宗旨最为相契.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道教"真一"思想考李小光在《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中撰文认为,历史地看,道教"真一"思想有三条线索可寻:其一是从葛洪、陶弘景的思想及相关经典中,可知"真一"与当时的"存思"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有形有像的"真一"成为"存想"术里最重要的体内神。其二是《升玄内教经》与《本际经》中所言之"真一",作为"真一妙智",成为重玄学的终极修持境界。  相似文献   

3.
道教养生文化对女性美持关注、肯定和推崇的态度,这可以说是道教养生文化独特的现象之一。基于对女性美的肯定和追求,在道教养生方术中,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养形术,如服食调养、导引按摩、五行之道等等。现代商业社会欲望奔涌,身处其中的女性要承受巨大压力,通过借鉴古代道教养生文化中的合理内容,进行适当的服食调养、导引按摩,并坚持阅读典籍,增加智慧,相信一定会达到缓解压力、平衡内心、转化气质、养颜美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服食术是道教养生术的重要类型,它涉及饮食、服药、服气、服符、辟谷等五方面的内容,经历了由一般饮食到辟谷、由服动植药到服金石丹药、由服外气到服内气、由服灵符到服医药符之演进过程。道教服食术演进的主要动因在于道教服食技术目的与技术功效的矛盾运动,道教服食技术继承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促动;社会需求变迁以及科技整体进步对道教服食术也有推进作用。探究道教服食术演进历程及其动因,便于从中理会道教养生术乃至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蕴含的思维方式,这是我国技术认识论研究的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5.
道教音乐养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音乐蕴涵丰富的道文化.道教音乐的神是虚静柔和的韵,形是五音六律;神通于心,故韵可修心养性;形合于阴阳五行,故五音六律能调养五脏六腑而炼形养命.道教的性命双修,从传统医学而言是形神共养,从现代医学而言是心身并调.本文从道教的性命双修、传统医学的形神观及现代心身医学等多重角度探讨了道教音乐的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道经中常见"抟颊"一词,意义难解。虽有学者做过解释,但结论不能令人信服。抟颊即"用手按摩脸颊"。道教存思法中,常有"叩齿多少过,以手摩面目多少过"的说法,"以手摩面目"即抟颊。抟颊是早期道教的一种礼拜仪式,体现了道教长生久视的思想。"抟颊"常误作"搏颊",以讹传讹,被误认为是涂炭斋中的一种自虐行为。  相似文献   

7.
《黄庭经》是道教主要经典之一,是一部谈养生修真之术的道教经书。现传世的《黄庭经》有三种:《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但《黄庭中景经》系后人所作,因而《道藏》仅收录内、外二经,《黄庭经》即指该二经的合称。《黄庭经》养生教育思想围绕长生久视、强身健体之目的,立足于哲学与医学两大基础,以存思内视、漱咽津液、吐纳行气、服气积精为主干,兼容恬淡虚无、心专意精、守一养神、脏腑调养等原则与方法,形成了融养生、医学、哲学与宗教于一体的名垂道教教育思想史的养生教育方法导论。笔者不揣浅陋,欲作初…  相似文献   

8.
道教崇尚素食为主之饮食方式。道教饮食尚素有坚实的义理基础;行之有效的道教戒律是道门饮食尚素之制度保障;扬善止恶的长生成仙信仰为道教饮食尚素提供精神动力;形式多样的道教斋仪,则是道教饮食尚素之重要体现。饮食是生命之基石,道教饮食尚素思想及践行是其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9.
阳明心学的成就离不开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与融合,王阳明早年对道家道教更是甚为痴迷,然而王阳明后来却对道家道教明确采取了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而这种巨大的思想转向与王阳明多年习练养生术的切身体会关系密切.自身的需要促使王阳明早年长期热衷于养生术的修炼,可得到的却是彻底的失望,遂而领会长生之虚妄.打破迷悟的王阳明进而转向对德性自我的真己的养护,养生必得有益于养心,这种对德性之心的修持也成为阳明心学形成的关键.从养生到养德的态度转变,也是了解道家道教思想对阳明心学形成所起影响不可缺少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0.
存想简论——道教思维神秘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想,又名存思,常简称为“存”,若存想专精,则称为“精思”,是道教最常用,最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炼中,在其法术中。斋醮科仪中,广泛地运用着“存想”的方法,而且往往成为全部法术、科仪的关键。论道教思维方法,不能不讨论存想。甚至可以说,存想是道教思维方法的实质所在,是其宗教思维神秘性的集中体现。 一、沟通人神的精神通道 存思的方法,几乎是道教创始时就运用了的。《太平经》中就载有早期的存思之法。《太平经》被当时人评为“多巫觋杂语”、其源盖为汉代及以前的巫术,故存思之法,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