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澤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这本著作中全面地总結了我国几年来的革命实践,又把“矛盾論”的哲学思想大大地發展了一步,对于今后的革命斗爭和建設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們研究这本著作,不但要研究著作本身,更需要根据著作發表后的各种革命实践,从各个方面来体会著作的精神实質。因它涉及的問題很多,现在只想从馬克思主义国家学說方面谈一談自己对这一著作关于两类矛盾学说的一点体会。馬克思主义国家学說問題是过渡时期的重要問題,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中心問題。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說,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闡明国家是阶級社会的历史产物,是阶級  相似文献   

2.
(一) 毛澤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發表已經一周年了。在这一伟大著作中,毛澤东同志概括了我国革命实践的经驗,全面地闡明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中的一系列的重大問題。毛澤东同志的著作,像指路明灯一样,照耀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一年以来,我国巳起了極其深刻的变化。目前,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澤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正以乘風破浪排山倒海的气概,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馬克思主义的唯物辯証法学说指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內部的矛盾,事物發展的根源就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茏诺亩粤⒚嬗纸y一,又斗爭,一切事物都在对立面的統一和斗爭中發展和变化。这个对立统一的辯証規律是表现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普遍規律。毛澤东同志在“矛盾論”中说:“按照唯物辯証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內部矛盾的發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級之間的矛盾,新旧之間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發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謝。”毛澤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論文中間闡明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区別,并从而进一步闡明了矛盾推动着社会發展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4.
廿世紀五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發展也达到了新的高峰,1967年11月莫斯科会議所通过的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議宣言是它的主要标志。在这个新的时期,毛澤东同志創造性地运用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并吸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經驗,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設的实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1957年6月所發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对于馬克思主义辯証法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献。我們知道:辯証法是馬克思主义的灵魂,而矛盾的規律——对立統一的規律,又是辯証法的核心。毛澤东同志指导中国革命,不論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論是革命时期和建設时期,自始至終都是把馬克思主义辯証法,作为規定党的綱領、路綫、方針、政策以至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灵魂。同时,毛澤东同志在运用辯証法时,又总是紧紧地抓住矛盾的規律——对立统一的規律这一核心。毛澤东同志經常提醒我們注意列宁关于辯証法的两段名言: “可以把辯証法簡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統一的学說。这样就会抓住辯証法的核  相似文献   

5.
毛澤东同志“論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紙老虎”这一文献的發表,特別是在这个时候發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現实意义上十分重要,在理論意义上也同样十分重要。去年的莫斯科会議宣言指出,“我們时代的主要內容是由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由資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战爭还是和平共处,已經成为世界政冶的根本問題”。目前东風压倒西風的客观形势是在大跃进,东風愈吹愈猛烈,西風愈吹愈衰微,对爭取和平、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革命斗爭是十分有利的,但在人們的主观上,思想認識上,敢不敢向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爭,敢不敢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取得胜利这一問題,敢不敢革命的問題,还不能說是已經完全解决了。毛澤东同志这一文献的發表,对这一問題的解决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联“哲学問題”杂志一九五五年第二期發表了斯捷潘年的“社会主义社会發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一文(譯文見“学習译丛”1955年第10期)。这篇文章發表后,苏联哲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內部矛盾的問题展开了討論,这一討論至今仍在繼續进行。这是一次具有丰富內容和巨大现实意义的学术討論,很值得我們重視。現将討論中的几个問题(不是全部問题)的主要論点(不是全部論点)簡要地介紹出来。以下分两部分介紹:第一部分是关于矛盾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發展的动力的問题;第二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問题的其他几点意見和看法。关于矛盾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發展的动力的問題,有四种意見:(一) 矛盾是發展的动力或泉  相似文献   

7.
周礼全先生的“論概念發展的两个主要的阶段”一文原發表于一九五六年的哲学研究第三,第四期上,現巳由科学出版社集印成書,大量發行了。作者在这洋洋六、七万言的著作里,企圖結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及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对于概念的理論来闡明概念的發展問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而事与願违,作者并沒有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如此,作者通过这一本書,竟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关于概念理論的唯物主义与合理內核的观点,而宣揚了他們的唯心主义观点,作者在該書中,甚至曲解了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关于  相似文献   

8.
一馬克思列寧主义理論的偉大的实踐力量,在毛澤东同志的“关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报告和党的六中全会关於农業合作化問題的决議發表以来的几个月中间,在全中國人民的实际生活里顯示出了一幅非常生动輝煌的景象。成千成万的幹部的眼晴空前明亮起來了,几万万人民中間潜伏着的創造積極性完全得到了解放。像不能遏止的无尽的洪流一样,像巨大的火山爆發一样,很短的时期里,全國各地的農村就進入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中。由去年七月到年底,全國加入合作社的農户由百分之十四急剧地增加到百分之六十。農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到來了r村的社会主义革命运  相似文献   

9.
一毛澤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巳發表一周年了。这一年来,全国人民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反右斗爭和整風运动,然后又以排山倒海、无限猛烈的声势,在各方面工作中掀起了一个大跃进的高潮,首先是生产大跃进的高潮,随着生产的大跃进,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巳开始了。社会变化之激烈,进步之迅速,真到了馬克思所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程度。六亿人民中蘊藏着的无限丰富的智慧和創造力,得到了普遍的解放,到处涌現出敢说、敢做、敢想,勇于革新的人物,人們充滿高度的希望和决心,相信在較短的时期內,經过辛勤劳动,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把我們的国家建設成为一个最先进的、具有高度現代化工业、农业和高度文化的国家。人民这样歌颂自己的光明前途:“几年辛苦,万年幸福!”  相似文献   

10.
K.馬克思的“資本諭”是一部对資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發生、發展和灭亡規律提供了深刻的經挤分析的天才著作。“資本論”同时又是一部馬克思最偉大的哲学著作。在“資本論”中,除了具体地分析資本主义經济規律的發展,並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的“邏車科学”——認識世界和社会發展的理論。B.И.列宁在表述“資本諭”的哲学意义时写道:“虽鴕馬克思没有遺留下‘邏輯’(大写字母的),但他遺留下‘資本諭’的邏輯,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邏輯來解决当前的問題,在‘資本論’中,邏輯、辯証法和唯  相似文献   

11.
論基础     
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論,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中心问題。对于这个問題的正确理解,不仅在理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社会历史的發展和革命运动、社会改造的实践来研究这个问題,是十分必要的。近来,在苏联和我国哲学界中,都曾就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問題进行了相当热烈的讨論,有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極为有价值的意見,也有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很值得进一步探討和深刻研究的問題,这对今后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这一問題都是很有帮助的。本文准备先就社会經济基础这一問題發表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关心这一问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編者按:这是一个值得討論的問題,本文只是作为一个嘗試,初步提出問题,希望能够引起討論。一前言“实踐論”是毛主席对於馬克思列寧主义哲学有關認識論問題的偉大著作钤斁《暾夭髁巳祟愓J識运動的普遍規律,它是一个偉大的理論武器。在学習过“实踐論”以後,作者拟結合自己業务,来試探着运用这一偉大理論武器,对物理学發展中的若干史实,加以分析和整理,由此找出物理学發展中認識运動的規律性,这就是本文的基本目的。  相似文献   

13.
苏联《哲学科学》杂志从1961年起組織了一次关于现代資产阶級哲学批判的方法論問題的討論,先后发表了六篇文章,它們是:A.波利卡罗夫(保加利亚)的《現代唯心主义的一般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針》(1961年第3期);斯克沃尔佐夫的《列宁的党性原則和現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問題》(1962年第6期);捷洛格拉馬吉克的《多元論的方法論与对現代資产阶級社会理論的批判》(1963年第2期);留布丁的《十九至二十世紀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則》(1963年第5期);阿謝耶夫的《現代唯心主义的若干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法論問題》(1963年第5期);別吉阿什维里的《是否需要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作內部的批判》(1963年第6期)。最后发表了这里譯出的这篇文章,作为这次討論的总結。在这次討論中,特別在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的所謂“內部批判”問題上发生了爭論。波利卡罗夫、別吉阿什维里等人提出要采用通过揭露有关观点的內在矛盾来使其自我駁斥的“內部批判”方法,幷认为这种方法是一个尖銳武器,因为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中充满着內在的矛盾。阿謝耶夫則认为所謂內部批判不是馬克思主义理論所特有的,更不可能是同現代資产阶级作斗爭的主要方針。在納尔斯基等人的这篇总結文章中,对这次討論作了評价,幷着重对“內部批判”問題发表了他們的意見。他們认为首先应当拋棄“內部批判”这个不确切的术語,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对被批判的学說采取“內部批判”的方法,而是要揭露这些学說的內在的根据不足。而且,这种批判方法还要以社会經济分析、阶级分析、共产主义党性原則等等作为自己的前提、必要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文献里有相当多專門研究青年馬克思哲学思想發展的著作。只要援引一下列宁关于梅林和普列汉諾夫著作的指示就够了,这种指示虽为数不多,却極其宝貴。仅仅在最近几年里就出現了一系列关于这个問題的研究。像陶里亞蒂,O.考尔紐,門德,布拉塔諾夫,奧依則尔曼,O.M.巴庫拉澤,K.T.庫茲(氵白工)佐夫等人都有过这样的著述。这些作品都对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各种問題作了解釋。但是,大多数作  相似文献   

15.
毛澤东同志“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和中國共產党七届六中全会(擴大)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决議,是我國社会主义革命時期極其重要的文件。这兩个文件不僅是指導当前農業合作化运動的綱領,而且对於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切方面的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义鈨筛鑫募陌l表,給了全党和全國人民一个犀利的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幹部和全國人民,使全党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四年人民出版社出了张如心的两本小册子,一本叫“毛澤东同志对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论的貢献”,另一本叫“毛澤东同志对馬克思列宁主义辯証法的貢献”。闡明毛澤东同志对唯物辯証法的貢献的确是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課題,哲学界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还是太少。論理,有人写出这个課題的著作来是应当受到欢迎的。然而张如心的著作却不值得贊揚。张如心也許不服气,四年来这两本小册子一共印行了将近二十万册,难道还不能証明受到讀者欢迎嗎?印数多的書不一定都是好書湃缧牡恼饬奖臼槟芑竦谜庋嗟淖x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所选的課題是成千上万讀者所迫切关心的。  相似文献   

17.
一辯証唯物主义認为客观世界是充滿着內在矛盾的,不认识事物的內在矛盾运动,就不可能認識它的运动規律,因为規律是反映事物的內在矛盾的?杂诮浖靡幝傻难芯?也完全应該是这样说。經济規律反映經济过程中的內在矛盾,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經济規律呢?这种矛盾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还是在發展途中才产生的呢?毛主席在“矛盾論”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解答这一問題的鑰匙。毛主席把矛盾的普遍性概括为两方面;(一)矛盾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邏輯学界随着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学习的普遍深入,对于邏輯重要问题的討論也一步一步地展开。如果說去年邏輯問題研究和討論的重点是集中在形式邏辑的作用范围及其与辯証邏輯的关系問題上,那末今年的研究和討論則开始向着研究辯証邏辑的具体問题以期建立辯証邏輯体系的方向轉移。伹是,形式逻辑方面仍然还有很多問題没有搞清楚,因此在“新建設”杂志展开了以周谷城先生的论文“形式邏輯与辯証法”为中心的討論。这个討論的参加者有逸之、沈秉元、馬佩等同志。在这个問題上,周谷城先生的主要論点是:辯証法是事物自身存在、發展、变化的法則;形式逻辑的法则只是規定推論过程的,对  相似文献   

19.
毛澤东同志的不断革命思想在人們中的广泛传播,它之日益深入人心,它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和运用,是当前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不論在实践上,或理論上,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在加速社会主义建設并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方面,有不可估量的特殊意义。大家知道,“不断革命”一向是无产阶級的战斗口号。我們共产党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是不断革命論者。不断革命的思想,在馬克思那里,是在很早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一道提出的,“这个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停頓革命”。这个口号,用来和各色各样的資产阶級和小資产阶級的革命家(他們企圖把革命限制在民主革命的范围內)作斗爭,坚持使民主革命不停頓地發展到社会主义革  相似文献   

20.
“毛澤东同志論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紙老虎”,这一文献对当前人民革命斗爭具有現实意义和理論意义。它充滿了生命力和战斗性。它使人們清楚看到正确地运用辯証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实际斗爭的的极端重要性。哲学是人人必須学習的,也可以学習的。从研究哲学的角度来說,把它看作是模范的哲学論文,也是完全应当的。它沒有那种长久不見天日的書生霉气,也不是那种咬文嚼字的繁瑣哲学。它是几十年人民革命实践的总結。严格的邏輯性,沒有迷信的革命的辯証方法,洞察历史發展規律,对人民群众的信心,对反动派的蔑視与警惕都活跃在紙上。这样的哲学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必然变成无比的力量。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哲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