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加剧了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分化,五四后期中国生发出不同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国民性改造范式。合理评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厘清和前瞻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价值观重构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编者手记     
南斯拉夫实践派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术团体,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分化和演进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起陆续编译了实践派的部分代表著作,但到80年代末研究相对沉寂下来  相似文献   

3.
新马克思主义可以定义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新阶段,它是一场与马克思思想有关的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这里,我不可能对新马克思主义作全面介绍,甚至连粗略地勾画也不可能。我只想研究同萨特尔和哈贝马斯的改造尝试(指改造马克思主义的尝试——译者)有关的一些现象。我将说明,在他们那里,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里,我试图探讨一下这一新阶段的规定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我国的出版物中,日益频繁地出现这样一种越来越固执的看法:好象持续不断的科学分化也扩展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已经分裂和肢解成了许多彼此多少是孤立的哲学门类。除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外,人们经常提到的至少还有六个从这里分裂出来的学科: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哲学史、科学无神论、伦理学和美学。人们宣称,这六个学科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与辩证  相似文献   

5.
我是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这个提法的。大概在一九七九年或者一九八○年我就讲过这个看法。当时也听到一些不同的意见,认为如果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会不会使人以为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论断就统统过时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也就没有多大价值了。当时我就说,这祥的  相似文献   

6.
杜章智同志在今年第一期的《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同时发表《谈谈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可疑的概念》两篇文章,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和我商榷的意见。我觉得,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得到正确的研究,从而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引向深入的。但是,我觉得杜章智同志文章之所以值得重  相似文献   

7.
一居住地的分化与隔离及其非公正性后果空间问题曾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尤其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空间批判而对人的空间实践方式所进行的探究,为后来的新马克思主义对空间及空间正义理论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城乡对  相似文献   

8.
列宁曾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一些学者发展这一论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亦有其“中国学脉渊承”,中国传统哲学“也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思想资源和历史文化基础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此说和对此说进行商榷,对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是有意义的。我本人一直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文化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中国人民接受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除了中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     
一、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一向是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简单地回顾以下两点:第一,马克思主义者是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第二,非马克思主义者又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把道德看作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问题,认为道德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他们还特别强调,阶级社会中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分化。例如有人这样说:“在分化为各种敌对阶级的社会中,不可能存在对于所有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约束力、并使每个成员负有同等义务的统一道德。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一定具有阶级性,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们所主张的那种‘永恒的’道德原则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 ,笔者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这一国家课题的研究 ,设计了一份调查表 ,请国内若干著名的学者畅谈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的理解。令我高兴的是 ,我很快收到了包括黄楠森、肖前、高清海等在内的近 2 0位学者的“回信” (填写好的调查表 )。他们在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 ,不仅扼要地表明了自己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研究思路和风格 ,而且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作出了极具个性的回答。在此 ,我主要就后者予以综述 ,以飨读者。问题一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于2006年9月7日在《社会科学报》发表了《当前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文(下文简称“拙文”)。《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上发表了王锐生先生的一篇商榷文章,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结束了吗?》(下文简称“结束”)。我用心读了数遍后,深感获益极大,很多我原来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结束”一文都提出来了,并且做了正确解答。但我经反复研读后,又觉得“结束”一文并没有提出使我放弃原来观点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2.
<正>郑筱筠:进入21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出现了新的繁荣和发展。《世界宗教文化》曾于2010年第6期对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了更好地全面认识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问题,探讨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如何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  相似文献   

13.
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从80年代初至今已有十六、七年了。从时间上看,这不能再算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冷静地去面对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却实在不能说这是一块已被深耕过的土地。在许多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讨论会上,我都表达过这样一种自我反思:“我们是否具备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权?”这里,我真不是一种简单的他性指责,因为以往身处这一研究领域的我自己也同样不很高明。在我们过去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包括本人的一些论著中,其基本运思结构是先直接转述西方马克思主义著述家的观点,然后再进行一种有支援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徐素华先生文章把我提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他所说的“党的指导思想形态”,“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他所说的“学术研究形态”,这不符合我的本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确实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实践中学习、运用,在总结实践经验、发扬中国优秀哲学文化、升华人民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现代形态。它既是一个创新的哲学理论体系,又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应当结合实践的发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同时我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对比,这种对比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也非常必要。通过对比研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解。所以,我想就近年来我国哲学的若干热点问题作些回顾和分析,力求在和当前的一些思潮作对比中进一步研究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国外马克思主义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重思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奠基阶段;以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不同理解为核心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分化阶段; 1968年之后在各种新社会运动基础上出现的各种思潮。当代马克思主义要有效地介入现实并展现其理论价值,就必须在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加以扩展,不仅要考虑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权力等核心因素的作用,而且考虑现代性中生态关系、性别模式、族性模式、文化系统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二是不仅要看到经典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劳动和生产解放的核心意义,而且意识到性别平等、自然解放、社会团结、价值认同和个体独特性等新的社会要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期间,我国哲学界曾就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的问题开展过讨论。当时,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哲学体系问题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大家比较一致地肯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条件、时间、方法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分歧意见。下面我把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论情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因实践主题、时代特征和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这实际上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从哲学形态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历史发展的研究还仅仅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形态及各种存在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建构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机制和体制,是有好处的。陆剑杰教授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下面简称陆文),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也引起了我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不少同志提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挑战”,哲学应当回答科学的“挑战”。这种迫切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认为,更确切地应当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同时它也提  相似文献   

20.
贾春峰 《现代哲学》2005,(2):F003-F003
今年7月,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我的老师萧前教授的八十华诞,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研讨会暨萧前教授80华诞纪念会》,会前出版了《萧前文集》。这实在是我国哲学界、学术理论界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