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赵铁山是清末民初崛起于华北的一代书家,其篆书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另有面貌,康有为赞叹其为:"大江南北,无出其右。"遂有"南吴北赵"之称。赵昌燮曾专研《说文》,在篆法上有良好的基础。赵铁山对篆书临写范围甚广,师法广泛,呈现出诸多的面貌,但整体呈现出刚健、阳刚的风格。本文对其篆书做了归纳并从风格特征、成因和地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客观评价、认知赵铁山书法的独特价值和历史意义。一、赵铁山生平与篆书风格特征赵铁山,名昌燮,字铁山,号汉痴。山西太谷人。赵铁山出生于一个传统礼教森严的儒商世家。  相似文献   

2.
赵汸的<春秋>学以承继孟子自许,以综合<春秋三传>为特点.认为属辞比事为治<春秋>的法门,并据以归纳<春秋>笔削之义为八.<春秋>虽为孔子所作,但本鲁史而成,辞从主人,存策书之大体,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春秋>虽本鲁史,但又有孔子书与不书、变文、特笔等笔法,以阐圣人之义,其义丘窃取之.  相似文献   

3.
<正>1595年,利玛窦首次尝试进入北京未果而南返,在南昌住了三年,受到建安王朱多(?)和乐安王朱多嫉的热情接待,经常设宴款待。席间,谈起交友之道,建安王说:"凡有德行之君子,辱临吾地,未尝不请而友且敬之。西邦为道义之邦,愿闻其论友道如何。"当时正在练习  相似文献   

4.
正清初大儒顾炎武中年北游之后,曾给好友张尔岐等人写过一封《与友人论学书》,书中拈出两句话作为学者士大夫的准则。其一论为学,曰:"博学于文";其一论为人,曰:"行己有耻"。顾炎武对于"有耻"一端极为重视,在《与友人论学书》一文中,他反复说道:"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而在其大著《日知录》"廉耻"条中,顾炎武更是直接说明:"(礼义  相似文献   

5.
韩铀  宋群豹 《管子学刊》2008,(1):115-117
在东夷文化沃土上发展起来的齐文化,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齐地文人术士众多。到清代则出现了三位著名的文坛巨人,一位是“一代诗宗”王渔洋,一位是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另一位就是现实主义才子诗人赵执信。赵执信的人品、诗品、书品都极具特色,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荀子·性恶》所引三处"孟子曰",应出自《孟子》外书,反映的是孟子后学"性善修习论"、"性善完成论"的思想,与孟子的"性善扩充论"有一定的差别。《性恶》乃针对《孟子》外书之《性善》篇而发,荀子批判性善论,一是认为其"无辨合符验";二是指责其否定了礼义、圣王;三是批评其对人性的态度过于乐观。其批判的理论根据,则是"性伪之分"。  相似文献   

7.
粥品如人品     
正生活中,常听人说,酒品如人品,茶品如人品,棋品如人品,当然还有粥品如人品。套用一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粥至清则无味,数杯清水数把米,半碗糊涂半碗仙,斯文慢火,羽扇经纶,煮沸着整个江湖。"古往今来,名人雅士对粥情有独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对粥很有研究,曾编有《粥品》一书。曹雪芹在家境衰落以后,阅尽人  相似文献   

8.
千古名篇《后赤壁赋》中写道 :时将夜半 ,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 ,玄裳皓衣 ,嘎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 ,羽衣翩跹 ,过临阜亭下 ,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 ,莞而不答。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畴昔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 ?道士笑而不答 ,予亦惊悟。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鹤 ,因其生命力之旺盛 ,而作为长寿的吉祥鸟 ;而且它高飞云天 ,天拘无束 ,是自由的象征。很久以来 ,道教就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寓于其中 ;汉时 ,还有得道之士丁令威化鹤飞天的美丽传说。据道书《历世真仙体道…  相似文献   

9.
原文:   或问:死者无知,世言人死为鬼,鬼死为聻,何也?曰:张读宣室志云:“裴渐隐居伊上,有道士李君曰:‘当今除鬼,无过渐耳.‘时朝士皆书‘聻‘于门上.“按裴渐人品端方,道士所谓除鬼者,乃隐语耳.鬼者,佞幸、壬人之谓,非鬼神之鬼也.朝士书“聻“于门,重裴之人品,法裴之德行,岂欲驱鬼崇乎?后世讹传,谓书此字于门傍,则百鬼远离,遂谓聻为辟邪之符,又从而益之以人死为鬼、鬼死为聻之说,其妄孰甚焉!……  相似文献   

10.
"知人论世"在运用的时候,分为"知人"和"论世"。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作品与人品不符合、过度解读,刻板使用等情况,这是值得注意的。只有科学地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诗歌的批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一、十二董狐、齐太史 董狐、齐太史,春秋时期晋国和齐国的史官。文天祥《正气歌》中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歌颂他们秉笔直书、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公元前607年晋国正卿赵盾的弟弟赵穿杀了晋灵公。国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公”。赵盾称冤。董狐说:“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弑,反(应赵穿之招而返)不讨贼,则志同(与赵穿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见《谷梁传宣公二年》)公元前  相似文献   

12.
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是中国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它起源于《易传·系辞》,自兹以降,历代对其多有论述,但大多说得含糊或者武断。而且,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化,"人品"和"画品"的概念也发生了迁移。虽然,"人品即画品"观念的确立受到儒家重视道德修养观念的主导,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情境的影响。长久以来,"人品即画品"观念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孟子之学在先秦属儒家八派之一,秦火之后,其徒被灭。西汉时司马迁始为孟子作传,至东汉列《孟子》为传记博士,不及五经博士。有赵岐其人推崇孟子,始得"亚圣"之称。唐代韩愈为抗衡佛教而矢志接续儒家道统,提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孟子之学才发扬光大。至宋代朱熹"始著",继承了孟子的心性之学和王道仁政思想,并将其纳入理学的逻辑框架,从而真正奠定了孟子在儒家道统上的历史地位。清代是"古学复兴"的时代,戴震致力于解蔽被朱熹理学化了的《孟子》一书,试图恢复原始儒学的本真面貌。但戴震的研究也并没有真正回到孟子的始点,而是完成了对孟子原典的"否定之否定"历程。  相似文献   

14.
<正>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向被称为"帝王之学"。真德秀在《大学衍义序》中说:"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君而不知《大学》,无以清出治之源;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其实,历史上被称为"帝王之学"的,不只是《大学衍义》,如唐太宗所撰的《帝范》、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范祖禹所撰的《帝学》等也属于"帝王之学"。《大学衍义》一书同其它讲"帝王之学"的书,究竟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15.
桐城姚别峰,工吟咏,书仿赵吴兴,神骨逼肖。尝摹吴兴体作伪迹,薰暗其纸,赏鉴家弗能辩也。与先外祖雪峰张公交相善,往来恒住其家,动淹旬月。后闻其观潮没于水,外祖甚悼惜之……尝延之作书,居于宅西小园中。一夕月明,见窗上有女子影,出视则无。四望园内,似有翠裙红袖,隐隐树石花竹间。东就之,则在西;南就之,则在北。环走半夜不能得一睹。倦而憩息,闻窗外语:君为书  相似文献   

16.
(七)如何持不偷盗戒  偷盗不仅有伤良民,而且国家也不会太平,正如韩非子所说:"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1]管子亦云:"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2]如何才能制止盗贼的横行呢?自古以来,方法很多。据说春秋战国时,晋国的国君专门培养"特殊人才"来发现盗贼,结果盗贼并未因此而绝迹,这些"特殊人才"反而有了生命之忧。"晋国苦盗,有郤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  相似文献   

17.
尊道贵德     
正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理性的态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确定自己的方向道路,选择正确的态度步骤,脚踏实地地躬行实践。什么是"道"?《老子》书里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韩非子·解老》中说,"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简单地说,"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的客观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  相似文献   

18.
董其昌是美术史上充满争议的书画家、其在绘画和书法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是不可磨灭的,然其品德却让人不敢恭维,生活十分糜烂。虽然董其昌在人品道德方面颇惹非议,但我们不应因此而否定其艺术成就,而应客观辩证地探讨其画品与人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书法与道德     
古人评价书品,往往兼及其人品。苏东坡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的确,人格的高低,气质的雅俗,为人的正邪,人品的优劣,对于书法家来说,决不是无关轻重的,它简直决定了书法家的成就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共同体的建构《老子》一书五千言,看似往而不返,实则有着明确的逻辑理路。开宗明义所言之"道"非"常道",其所言之"名"亦非"常名",并以有无之和合而为"道"玄妙之所在;继而以"遮诠"的方式对"道"进行描述而非定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