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视业也同社会其他行业一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电视文化的商业化进程中,如何把握电视发展规律,以符合电视当前发展态势的关注视角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促进电视节目良性运作也成了当前中国电视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电视业的节目现状深入探讨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问题,并初步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必将在电视屏幕上活跃一大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知识类型、不同主持风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找出主持人素质的共性要求,正确认识,对于发展电视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我”“无我”问题是佛教研究的核心问题.近三十年,随着佛教相关学科建设的逐渐完善,中国大陆地区佛学研究和佛教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不但在佛教教理的研究上有所深入,在与印度哲学、西方哲学的参照研究上也有新的探索.多元视角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佛教这一核心问题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时代的迫切性,值得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责任意识,不仅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关注的社会性主题,也是一个可以从多个视角审视、多种认知逻辑考量的复杂性问题.心理学对责任意识有着特殊的关注,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责任归因、儿童责任意识发展、责任与情感关系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责任意识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也有研究者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卉  王福兴  范颖平  周宗奎 《心理科学》2012,35(5):1113-1118
随着电视、网络、DVD视频等媒体设备的普及,媒体对婴儿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父母和研究者的关注。电视等媒体与婴儿注意、语言和学习的相关研究是婴儿媒体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婴儿期对电视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婴儿的语言发展依赖于他们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及自身特征;当将视频学习和现实中等价学习进行比较时,非常年幼的儿童从视频中学习得更少。媒体对婴儿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缺少一个权威性的答案。鉴于这一点,本文从关注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新的研究视角、以及国内研究现状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时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学界流行病学或医学掌握艾滋病问题研究的主流话语权,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正从伦理学视角向社会学视角转变.出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学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应用性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薄弱.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并以这样的形式与方法在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成果.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深悟其精义",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方法启示,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哲学问题的角度去关注、总结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妒忌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回顾了妒忌的相关理论及已有的实证研究,并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建议今后的妒忌研究应该关注无意识理论视角,侧重间接测量方法,并进一步加强整合取向.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民主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慧敏  陈凡 《哲学动态》2004,(12):22-26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日益复杂,在当代西方学术界,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主技术研究既是这种关注的重要方面,也是这种关注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本文旨在对当代西方民主技术研究的兴起背景、中心话语、研究视角和当前趋势做一综述,以期展现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整体态势.  相似文献   

10.
彭坚  杨红玲 《心理科学》2018,(6):1464-1469
随着社会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责任型领导这个研究主题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探讨。观其发展历史, 责任型领导的概念界定主要历经了关系视角、过程视角和行为视角的变迁, 实证研究主要涉及道德认同、情境强度、社会交换、社会学习、社会信息加工、情感事件和资本理论等视角。在中国情境下, 未来研究既可以遵循本位研究思路, 从差序格局特征、集体主义取向类型等视角进行探索, 也可采用客位研究思路, 对以往西方研究视角进行检验或升级, 如整合、对比或探讨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和开发日益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策略.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机会识别和开发策略等两种不同的视角.本研究以建构主义视角为新思路,提出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模型,用以探究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形成与开发策略,认为个体从创业环境中建构并发展了机会识别、选择和开发策略的释义,从而使得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过程成为关键的机制.机会识别、选择和开发等过程交互影响,共同建构了创业专业人才的开发模型.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创业机会的建构机制,探索机会的过程整合和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建设法治社会的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主题和长期任务,这既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进行探索的问题,但鲜有系统专精的研究专著.张博颖研究员的<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国家伦理与市民社会伦理的视角>(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则是全面系统研究我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部力作,提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见解,是该领域研究的重大理论刨新,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将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中,适应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心理健康研究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是社会适应性良好,因此,在心理健康研究中,适应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以认知理论为依据的心理治疗实践看。适应性与社会图式的关系也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社会图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要素.并在认知心理咨询方法中得到验证。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新生进行有关大学的社会图式构成的调查,通过调查比较其入校前后大学图式的构成变化,这种图式构成的变化程度是否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以及他们后来使用的应对方式在图式构成变化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责任型领导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观其发展历史,主要历经了关系视角、过程视角和行为视角的变迁,实证研究主要涉及道德认同、情境强度、社会交换、社会学习、社会认知、情感事件和资本理论等视角。未来研究既可从集体主义取向类型等视角进行本土探索,也可对以往西方研究视角进行检验或升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如何促进和持续创新的问题引起了学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发现好奇和灵感是创新的重要阶段, 灵感具有独立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过程, 又受到意识情绪的影响.研究拟从灵感产生的认知和情绪的双加工视角出发, 深入揭示灵感产生现象的本质特点和规律, 阐明好奇影响灵感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创新的理论发展提供崭新视角,也可为企业员工和创业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讲政治宣传,电视就失去灵魂;不讲自身事业的发展,电视就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如何发挥宣传对电视事业的能动作用,巩固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把电视做强做大,这是电视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讲政治宣传,电视就失去灵魂;不讲自身事业的发展,电视就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如何发挥宣传对电视事业的能动作用,巩固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把电视做强做大,这是电视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卢睿卷 《现代哲学》2011,(4):122-126
朱子学跨出国门之后,日韩独领风骚,欧洲也吸引了一定的关注,惟独在中国学研究日益兴盛的美国倍受冷落,这和美国中国学发展的战略政策不无关系。百年来,中西学者共同努力,朱子学研究逐步进入美国学术视野并赢得一席之地。朱子学研究在美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再现了美国中国思想史研究发展的社会、思想和学术背景,及其研究视角与进路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9.
徐梦瑶 《学海》2006,(2):205-206
在西方,女权主义作为文化研究的铁三角之一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而国内对这一问题,特别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的新发展的研究,还急待深化。在当今中国历史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潮流中,这种研究视角的缺乏就不能不令人扼腕。正如钱乘旦先生所言,我们缺少的是“一种解读社会的视角,一个判断社会的立场”。(序第2页)在此背景下,吴庆宏博士的专著《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于2005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作者以伍尔夫为研究对象,精辟地论述了其女权思想特别是其新女权主义的思想,这部著作就成…  相似文献   

20.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二三十年来,心理弹性(resilience)发展现象受到研究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研究,这动摇了研究界长期笃信的压力/逆境对人的发展的功能影响的传统认识,促使人们从多重结果的角度审视压力/逆境之于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压力/逆境中人的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resilience的中文译法,接下来对心理弹性研究的缘起、沿革、成果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回顾,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当前面离临的重要问题,尝试对心理弹性研究何去何从予以前瞻性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