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佛教文化》2010,(3):108-115
<正>~~  相似文献   

2.
佛像被盗     
《法音》1991,(12)
从前有一个穷汉子喜好偷窃,并将偷得的东西换成金子。有一天晚上竟潜入寺庙,来到金黄色的阿弥陀佛像前,心想:“不妨拿到镇上旧家具店,若问是哪个寺里的佛像,就说不知道。”他用包裹将佛像包好,背在背上就往山上走。不知怎么总疑心村民们会追来,因而一个劲地往上跑,一直到了山顶才坐下来,长舒一口气: “这下可以放心了,谁也没发现就逃出  相似文献   

3.
宝海 《法音》2004,(3):26-28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其固有的经典、教义、仪式、图像、语汇、建筑……早就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这融合的历史过于久远漫长,我们有时会对自己身边的那些佛教因素浑然不觉。巡礼名山伽蓝,徜徉庙会闹市,我们接触到的佛教造像、绘画、刻石,可以说难以计数。  相似文献   

4.
《佛教文化》2012,(5):61-62
有朋友跟我谈起美国,说这个国家如今的情形与我们的大唐王朝差不多吧?我听了一笑,回说:“有些历史现象不是简单的类比可以清晰表述的。如果从国民生产与生活享用的绝对值去算,美国早就超越了唐代了。如果论到‘鸡剔皮’(GDP),可能它还差着老大一截儿。如果从文明特征上讲,我认为很不一样:美国是‘惊人’的,而中国的唐代是‘迷人’的。说美国惊人,一是它有钱,二是它有炸弹,这两样东西在世上晃来晃去,很显眼;说大唐‘迷人’,除了它也有钱,二是它拥有诗歌和宗教的昌明,像彩霞一样绚丽灿烂,同样也是光耀寰宇,垂照千古的。”  相似文献   

5.
这儿所说的佛像,是泛指一切佛教造像。当我们走进佛教寺院,常常会被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千姿百态而又维妙维肖的各种佛教造像所吸引。这些造像,除了佛像之外,还有各种菩萨、天王、罗汉等像,所有这些佛、菩萨的像,统称为佛教造像。佛教造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其...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有"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山东、河北等地有几处规模较大,而且多数是佛像残件。从造像纪年和碑刻记载分析,这种集中埋藏造像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北宋时期。这种行为是当时寺院普遍流行的一种活动,并不仅仅局限在山东,还遍及河南、河北、陕西、四川等省份。这种行为不是"三武灭佛"时所为,而是一种护法之举,残损不齐的佛像被等同为舍利集中埋葬。从当时舍利瘗埋葬具的变化中我们就能发现这种方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游龙 《佛教文化》1995,(4):28-29
北魏晚期的熙平、神龟、正光(均为明帝元诩年号,516—525年)这前后不足十年中,铜佛像版出现了一些造型奇诡,制作精美之作。特别是正光(520—525)时期,有一种以释迦或弥勒为主尊,配以菩萨,力士、供养人、飞天、伎子、天宫佛塔等的附件组合而成一铺的铜佛像,成为正光期的典型样式,现有数尊大型代表作己流入日本和美国。 京都藤井有邻馆藏正光三年(522)青铜释迦立像(立像高26厘米,台座后补未计算)释迦佛螺发,褒衣博带式大衣,双手作施无畏印,衣纹为直平阶梯式。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2009,(4):1-1
  相似文献   

9.
佛像与铜镜     
佛像与铜镜,初看起来似乎并不相关,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佛像却出现在铜镜这种日用器皿兼工艺美术品上。铜镜在中国出现得很早,齐家文化的出土器物中已有铜镜,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铜镜背面出现了美丽的纹饰并在演变过程中纷呈多彩的面貌。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中就有当时的贵族妇女使用铜镜梳妆的场景。而佛像铜镜则出现在三国中期到西晋之时。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汉末年已出现最早的佛教遗迹。特别在四川发现了铜摇钱树枝干和陶座佛像以及崖墓石刻佛像等。而佛像铜镜出现以前已有画纹带神兽镜和四叶  相似文献   

10.
我画佛像     
看过我作品的许多朋友,都曾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是信佛的吧?!”“你是不是佛教徒?”“你肯定因为是佛教徒,才画这么多的观音像?!”我觉得,这些年来我画佛、画观音,不是因为“信”或“不信”才去画的,而是一种“随缘”——这也正是我与佛、与观音、与佛教文化自然磨合和缘份的结晶。十多年前,我就已开始在研习画观音、画佛像了。那时,我画得并不在意,无心的,甚至多半都是在描摹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佛像的深入刻划一偷私等怫村寸仆们年她来越近了。同时,我买了许多有关佛教文化及宗教常识方面的书,包括有王志远先生…  相似文献   

11.
雍和宫的带款佛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和宫从公元1744年改庙至今,已经有258年的历史了。寺院内佛像众多,内容丰富,居各类藏品之首位。  相似文献   

12.
这里有一张照片,摄自河北磁县东艾口石窟。窟大1.2米见方,内设倒凹字形基坛,坛上正壁有一坐佛、二立菩萨像。主佛头光两侧各有一身小坐佛,侧壁坛上也各有一坐佛,时代约在北齐未至隋初。窟内原造像头部已无,现被村民们重新涂漆加塑了头部,使主佛成了头戴明式候头,留须,穿交领红衣的赵公明豫!面对这尊被改头换面的“佛像”,令人震惊,发人深省,引入深思!我国是一个雕塑大国,在难以计数的塑像中佛教造像无疑占据绝对主要的地位。敦煌、云岗、龙门、大足、麦积山、须弥山、南北响堂……的佛教塑像是世界的瑰宝,人类共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金申 《佛教文化》1995,(4):27-28
佛像是古代信奉佛教的人们供养及作功德的法物,除了自己供奉外,还应施舍钱财、建寺塔、作佛像。因此,佛经中还有《造立形像福报经》,在《造像量度经》中还专有《造像福》一章,论及造作佛像的功德。  相似文献   

14.
王源 《佛教文化》2016,(6):76-83
白瓷制的释迦牟尼佛结跏跌坐于干净的木台子上,垂下的衣摆线条流畅清晰.如流水瀑布,如朵朵祥云,释迦牟尼佛眉眼低垂,面态安详,形态间透出一股沉淀已久的宁静。这尊“瀑布佛”,是90后雕塑家蒋晟的作品,正如他所说:“看佛像,能够看出佛像雕刻者的心态是怎样的。”蒋晟的作品,似乎总带了一丝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静与内敛。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四年二月《日中文化交流》第359期刊登日本名古屋森下圭二先生撰写的《明代佛像回归故里》一文,记述他把一九六六年在我国购得的三尊明代木雕像送还的经过。文章介绍说,这三尊雕像为乘着象、狮子和麒麟的普贤、文殊、观音三菩萨的座像。神兽为木雕,身长七十五厘米;菩萨高约四十五厘米,整座雕像高度九十厘米左右,非常庄严。据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佐佐木隆美先生鉴定,这三尊雕像是明初的作品,原为彩漆,颜色极为鲜艳;现呈黑旧状,油漆脱落。是珍贵的佛教文物。当时,东京的古董店出一亿日元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6,(5)
本刊讯湖南南岳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福严寺已修复一新,于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法会。来自本省及广东、广西等地的四众教友共六百余人参加了开光仪式。福严寺为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慧思和尚创建,当时名叫般若禅林,又名般若寺。唐朝先天三年(713),怀让禅师来南岳,曾驻锡于此。到  相似文献   

17.
缂丝,是丝织工艺的一种,以生丝为经,各种熟丝为纬,用小梭子纺织。纬线只在有图案处与经线交结,即所谓的“通经断纬”,最终形成了图案与素地、色与色之间有小孔和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缂)丝”。 缂丝佛像就是利用这种丝织工艺制作的佛教内容的作品,属于佛教供养像,为丝织佛像中的上品。从工艺史的角度看,“缂”工艺一开始就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人而出现,它是古代西域绰毛工艺在内地发达的丝织工艺基础上的变种。 考古发现最早的一件“缂”工艺品,是1959年在新疆巴楚西南脱库孜来古城,在这个相当于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09,(3):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9.
离执 《法音》1994,(12)
本刊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二桥之畔的开福寺,为三湘名刹,从1984年起到1994年历时十年,修茸一新,于11月2日药师诞辰,隆重举行佛像开光典礼。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法师、副会长宝昙、惟j巳、戒圆。明禅、慈荣及该寺都监梵纯等主持了开光仪式。信众云集,嘉宾满座,约有12个县市佛教徒代表及省市统战、宗教。作部门领导前来祝贺和观礼,参与者约八千人。《长沙晚报》、湖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均报导了开光盛况。长沙开福寺佛像开光@离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