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天、地、日、月等八种自然物的祭祀活动在太公封齐之前即已在齐地分散存在。随着原本相互独立的八种祭祀活动在战国后期被整合入同一个祭祀体系之中,八神祭祀开始以整体面貌出现,并实现了由东夷祭祀之俗向齐国祭祀之礼的地位跃升。由于八神祭祀与关中雍地诸畤祭祀分属不同的宗教祭祀系统,所以在后者成为国家最高郊祀礼的秦代及西汉初年,八神祭祀复由齐国祭祀之礼蜕变为统一帝国内部的地方之俗。在西汉武帝朝变更秦制、更立汉制的时代背景下,八神祭祀所具有的崇拜自然神祇、重视“神圣空间”等祭祀理念,藉由齐地方士传入关中,并通过与国家祭祀之“礼”的深层次互动与交融,直接促成了武帝朝汉家郊祀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非周公之言钟秀有几篇论文谈到《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评论伯禽报政的话,"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认为是周公所言。其实应是齐太公之言。先看《史记》原文: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  相似文献   

3.
从“齐”得名看古代齐地纺织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齐”得名看古代齐地纺织业陈昌远齐国何以得名,近年来史学界讨论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五说:一,齐得名于临淄附近的天齐渊。(赵超:《"齐"这个地名产生于何时》,《地名知识》,1983年第3期)二,根据《说文》释"齐"。认为"齐"之得名与种植小麦有关(朱活:...  相似文献   

4.
泰山之阴齐币论朱活《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鲁,泰山之阴则齐。"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琅邪,北被于北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相似文献   

5.
天齐渊     
天齐渊,俗称温泉,与临淄八景之一的牛山同被誉为临淄的一处游览观光胜地。天齐渊,在临淄齐国故城南8公里,今齐陵镇刘家终村西,淄河之东山坡下。关于天齐渊与齐国名称的关系,史书多有记述,说法不尽相同。《史记·封禅书》载:天齐是东方八神之一的天主神,“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  相似文献   

6.
再释“齐”     
古文字的"齐"字多写作"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的训释均未探寻到"齐"字的本源。本文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以及文献资料,探求和证明"齐"字的本源和本义。齐地"五泉并出,有异于常",泉眼中间高四周低写作矢镞之形,"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实为多个上部平齐泉眼的象形,故"齐"字的本义为平齐、整齐。"齐"字象泉水之形,故可以看作"泉"字的异构字。  相似文献   

7.
陈志华 《天风》2018,(2):19-20
马丁·路德曾说:"在基督教崇拜中,应让亲爱之主自己通过其圣言与我们说话,以及让我们在祷告与歌颂赞美之中与他说话,舍此之外别无其他。"  相似文献   

8.
谷玉梅  王瑞芳 《管子学刊》2009,(4):44-48,116
齐国自周初建国直至战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先秦齐人天性劲勇、喜战、乐斗,齐国君民既是尚"悍"特性的继承者,又是尚"悍"民俗的提倡者、培植者和典型的示范者。齐国民俗尚"悍",有其政治、军事、时代之背景及其特殊表现,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中都可以窥见齐地民俗之"悍"所呈现出的勇敢和智慧之精神。  相似文献   

9.
跟从与舍弃     
陈志华 《天风》2014,(11):55-55
在耶稣短暂的传道生涯中,其周围一直不乏跟从者,为求吃饼得饱的人有之,为观看神迹奇事的人亦有之,然而真正明白做门徒代价的人却寥若晨星。有一次,一位文士信誓旦旦地对主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但听罢主耶稣"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的回答后,便再也不见其踪影。或许,另一位跟随者在以上的对话中略微明白了跟随主耶稣的代价和牺牲之大,便对主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9):53-53
还要赞美一青年见一男孩手捧圣经欢乐高喊:"赞美主!赞美主!"问其故。男孩说:"《出埃及记》中上帝叫红海分开,使以色列人安然过去,上帝真是太奇妙了!"青年故意说:"你不知道,那时红海的水只有十英寸深,以色列人是涉水过去的。"男孩愣住。青年得意地走开。未走几步,只听见男孩又高声说:"赞美主!赞美主!"青年返回问:"怎么还要赞美?"男孩答:"我发现上帝比我所想象的还要伟大,他只用十英寸深的水就把埃及法老军队给淹死了!"青年一时语塞。[感悟]既然信仰超越之神,就当相信超然之神迹!  相似文献   

11.
一代贤相万古流芳──齐相晏婴评传景以恩春秋时代,齐国值得大书特书的政治家莫过于管仲、晏婴。从建勋立业讲,晏子不如管子,从节操人品讲,晏子似又胜过管子。太史公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可见其人格力量感人之深。研究晏子一生处世为人,对...  相似文献   

12.
吕茂东 《管子学刊》2011,(4):110-118
高青陈庄西周遗址是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铜器铭文所载的"豐",是殷末东扩建立的子姓"豐国","文祖甲齐公"是周初僭号称王的"豐王",城址、祭坛是其天坛。豐王被周公征伐,从而臣服于齐,称为"齐公"。卜骨的数字符号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艮》和《噬嗑》,是"豐"归齐所遵的天意。两座甲子形的大墓,是齐国公族的墓葬。引簋铭文中的"幽公"名"庮",食采于薄姑,是乙公得之子,胡公静之父,作器者引之祖父,哀公不辰之叔父。周夷王"烹哀立胡"是"夺位"之争,与纪侯的策动和豐族的"天坛"有关。引簋与史密簋可谓是"姊妹篇",记载的都是周夷王"烹哀立胡"、平齐内乱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张岱年战国时代,齐国建立了稷下学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又《孟荀列传》说:"自邹衍...  相似文献   

14.
汤若望神父在崇祯12年(1639)11月呈皇帝疏中有:“天主者,天地真主;主天亦主地,主神主人亦主百物。”是“天主”译名较早文献之一。它明确界定了天主教所指“天主”的实质内涵,并阐明它完全区别于《史记·封禅书》中的八神之首的天主,亦  相似文献   

15.
“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李慎典稷下学宫,据徐干《论中》云:"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稷下学宫始于齐桓公田午之时,历经威、宣、襄四王,到齐王建时由于齐政治、经济的衰败,才逐渐衰息。前后经历一百几十年,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了光辉夺...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六书(续八)达浦生著卷三伊斯兰教中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谓之"中"。思虑之总官,意识之现象,精神之状态,谓之"心"。精神义理主于中而应于外,谓之"中心"。穆圣云:"凡物有一中心"。但几天地间所有者,无论有形与无形者,皆谓之物,物各有个中心,况...  相似文献   

17.
康熙十字歌     
康熙十字歌刘庆云清朝康熙皇帝曾写过一首基督受难即景诗,俗称康熙十字歌。这首诗揭示了康熙曾熟读"四福音",了解耶稣被钉前夕受审经过;承认十架空血是"百丈恩流",特别注意耶稣基督在十架上说的话,故有"七言一毕万灵啼"的记述。康熙精通古诗韵律,用"八齐"写...  相似文献   

18.
齐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及其继任者在渔业治理领域有着超前的管理策略,主要措施有:立"海王之国"为基本国策,发展齐国的海洋经济;行"官海"之制,谋"渔盐之利",设"三虞"、"祈望"之职管理陆海渔业;渔业生产"取物顺时,以时禁发";资源索取"网罟必有正"、"地利不可竭";重视经济调节,"相地而衰征",渔业税制机动灵活;运筹轻重,繁荣渔业外贸;海陆兼顾,发展淡水养殖。管仲等诸先贤的渔业治理策略循道而为,令顺民心,最终促成了齐国富民强国的霸主之业。其中,有关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调节的法律思想,直至今天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玉顺 《管子学刊》2009,(4):117-120
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怎样实现"贞观之治",史学家早有详尽论证。本文所要论及的是唐太宗及其辅臣在贞观之治中,对齐文化的借鉴和运用。本文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君身自正,善始慎终"、"探讨兵法强军安边"等四个方面来探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认识齐文化的历史影响及作用,而且有利于使其更好地为当代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哲 《管子学刊》2009,(4):10-13
《管子》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又推崇"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的德教思想,而且二者相互为用,共同服务于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统治,表现出了齐法家学派独特的治国经民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