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ERPs技术考察谐音线索和前、后语节呈现时间间隔(ISI)对谐音型歇后语理解的影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谐音线索影响语料的通达过程。在短ISI条件下,谐音线索同时作用于反应时和错误率,易化对歇后语的加工;在长ISI条件下,谐音线索仅提高正确率。ERPs结果表明,长ISI诱发更大波幅的N170成分和P200成分,不出现谐音线索将诱发更大波幅的P300成分,同时,短ISI诱发更大波幅的N400成分。实验结果推测,谐音型歇后语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注意、语义识别和初级整合过程;(2)谐音线索加工过程;(3)通过语义映射中介,消除差异,获得同一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 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 在高熟悉度条件下, 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 加工较为快速; 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 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 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 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 语料加工时间较长, 反应准确率较低, 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 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 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 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 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 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相似文献   

3.
清朝乾隆皇帝有两个宠臣,一个是才思敏捷、胸襟坦荡的才子纪晓岚,一个是弄权枉法、心术不正的和王申。两人虽然同朝为官,但性格品德大不相同,经常唇枪舌剑,明争暗斗。乾隆47年,纪晓岚任内阁学士兼兵部侍郎,和王申为礼部尚书。一天,两人应邀赴宴,不想冤家路窄,竟同坐一席。上菜时,下人不慎脚下打滑,身子一歪,将盘中的火腿掉在地上,这时从花丛中窜出一条大黄狗,叼起火腿跑了。平时,和王申总是千方百计地贬低纪晓岚,见此良机,忙语带双关问道:“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学识渊博,早听出了弦外之音,便微微一笑,立即答…  相似文献   

4.
语有“双关语”,诗有“双关诗”。“双关诗”,顾名思义,就是意思双关的诗,它字面是一种意义,字里行间却隐含着另一种意义。这种诗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为了特殊的交际目的,写给特定读者的。这些作者在交际中有些话必须跟对方说,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便明言或难...  相似文献   

5.
廖国锋  沈政 《心理学报》1993,26(3):49-54
用线条描绘的图形作为刺激材料,A为老鼠,C为老头,B为双关图(ambi-guous figure)。图形按两种顺序:A→B→C(Ⅰ)和C←B→A(Ⅱ)向被试呈现,每次呈现时间100ms。被试按刺激呈现方式分成两组,每组20人。被试接受图形的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B图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观察内容。对主观报告考验,发现双关图在Ⅰ呈现方式中作为非面孔刺激(老鼠)被认知,在Ⅱ呈现方式中作为面孔刺激(老头)被认知。ERPs分析表明,双关图作为面孔刺激被识别时,T_3、Pz的P_2波潜伏期比双关图作为非面孔刺激被识别时分别延长6.09ms和7.39ms,波幅没有显著差异;双关图作为面孔刺激时T_3、T_4、Pz和Oz的P_3波的潜伏期比双关图作为非面孔刺激时延长约15ms;波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单渭祥 《天风》2007,(19):24-25
"幽默"一词是个舶来品,属于美学名词,是英文humor的译音,意思大抵是通过影射、讽喻、夸张、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去揭露生活中乖谬和错谬。  相似文献   

7.
王哲  葛列众 《心理科学》2008,31(2):363-366
面孔认知的反转效应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本研究使用结构信息改变的面孔、汉字和双关图作为实验材料.被试在经过面孔或者汉字的启动任务之后,可以将双关图知觉为面孔或者汉字.结果显示:在对面孔的相对辨认情景中,被试对反转面孔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正立面孔,存在反转效应.在对汉字的相对辨认情景中,正立和反转汉字的反应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反转效应不仅和结构信息有关,面孔专家化系统自上而下的激活对面孔反转效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何谓药名对?常有人将药名对误认为是那些把药名直接引入联中的对联。如:马屁菌,鸡屎藤。其实不然。所谓药名对,是指那些采取双关的修辞方式,把药名暗含在联中的对联。药名对,如果写得好,可以妙趣横生,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如,前几年在北京某药店有过这样一副药名对: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此联既风雅别致、诙谐有趣,又符合药店本身身份,对招徕顾客实有好处,不能不说它是一副颇见功力的意义双关对——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在联中是一语双关的。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彼此之间和谐融洽、坦诚豁达,然而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当你面临某些不能明说、不便直言的特定环境,出现进退两难的难题,遇到令人尴尬难堪的窘境时,随机应变地使用双关语言则会使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0.
释方城石猴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城小石猴,造型别致,刀法简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高约三至五厘米,分素色和彩色两种,小巧玲珑,独具神韵.方城小石猴在中原民俗中是"吉祥纳福"之物,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三月三,人们争相购买、赠送"好时候"(时候与石猴谐音),企盼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单猴",寓意是"祖师封侯"; "母猴驮小猴",寓意便是"辈辈封侯".由于它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谐音,使它能够誉满中原,长久不衰.  相似文献   

11.
双关图形给我们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和奇特的审美享受.作者构思巧妙,在点线面的设计以及彩色画面的用色上煞费苦心.要把创造的视线放到人和物的广阔天地中去,可能偶然得之,偶然识之,偶然悟到某个画面与某人或某物相似,同时必须精心设计,灵活变化.  相似文献   

12.
让我们从谐音文字、忠于原文、语文的变迁等角度,进深认识《和合本修订版》如何使阅读圣经更有趣味。  相似文献   

13.
蝙蝠在中国汉字中谐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纳吉之意,因而在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蝙蝠装饰纹样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蝙蝠纹样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古代权贵的住宅建筑中应用极广,恭王府就是蝙蝠纹样在建筑装饰中应用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各式各样蝙蝠纹样的灵活应用,将恭王府打造成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福之地"。  相似文献   

14.
幽默是英文humour的音译。意指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它一般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轻松、善意的微笑中,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谬误,从而使人们在欢娱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获得启迪和智慧。而许多幽默小品所揭示的,是属于违反逻辑思维规律所产生的矛盾和谬误,可使人们从中受到形象的逻辑思维规律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学会区分正确思维和错误思维,学会识别并驳斥谬误与诡辩。由于在各种幽默作品中体现的逻辑思维规律不是如逻辑教科书中那样直接正面  相似文献   

15.
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就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几年后,终于盼来全国解放,但是凌解放却让父亲和老  相似文献   

16.
夏新穗 《天风》2009,(10):68-69
豫东某教堂所在的村叫李庄,全村居民以李姓人家为主,李姓人在村里人多势众,说话算数.2008年,村中一户李姓人家有一人在外打工时遭遇横祸,不幸客死他乡,死者家属十分的迷信,专门请来了"风水先生"为其看风水.这位"风水先生"煞有其事地在村子里转了一圈,然后指着教堂说: "礼拜--李败(谐音),教堂不除,李姓必败!"  相似文献   

17.
身体美学与乌托邦式身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鸟托邦”一词的双关含义入手,结合东西方哲学文本,阐述了乌托邦的历史传统、身体的哲学概念、身体和方位的关系等,说明身体构成我们主观体验的中心,并确立我们在世界中的空间坐标。同时,作者结合自己在日本研习禅宗的经历,描述了成功的坐禅体验,此时的身体在最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并把自身隐没到更广泛的行动中去。总之,乌托邦式身体(the utopian body)是一个不存在的美好之地,这也是作者身体美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邵晨霞 《美与时代》2015,(1):108-110
浙江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双钱结"编藤残片,说明古人早就将"结"编于日常生活中。"结"与"吉"谐音,代表了吉祥如意。编结纹样传达了吉祥与福瑞观念,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求,对子孙繁衍的希冀,对婚姻美满的向往,对丰足富裕的期望,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妙用“曲解”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曲解”,就是说话人出于某种表达需要,利用谐音、一词多义或语言结构等语言条件,对某些词句有意进行的一种歪曲的解释。它是一种高度的思维机智,一种高超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20.
印度大乘佛教中流行的"法身"概念,在早期部派佛教文献中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般若文献不同版本的考察发现,"法身"是由见佛语境下的"法"或"法性"发展而来的,而在早期部派佛教中,"见法即见佛"的观念即已十分流行——这里的"法",指的是佛陀所宣说的"缘起"。"法身"概念的最初成立,是借助kāya一词的双关含义:既有"身"的涵义,也意指"集合"。这样,若称"法的集合",内涵上与"见法即见佛"中的"法"并无差异,但若同时指称"法身",则引入了实指的身体之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