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2,(6):44-44
教宗于10月16日颁布《玫瑰童贞圣母》,为传统的玫瑰经十五端增辟[光明五端],使之成为二十端的经文.并宣布今年10月至明年10月为[玫瑰经年]。  相似文献   

2.
玫瑰经年之圣母玫瑰圣月首日昧爽,恭填是阕。玫瑰廿端经为香,恭颂贺母皇,道成肉身救世人,全赖尔助襄。四份经,常存想,莫疏忘。奉主戒命,敌胜三仇,随登天堂。  相似文献   

3.
圣母升天     
各位教友,今天是圣母蒙召升天的庆节。虽然圣经没有明确记载圣母的死亡。圣母的升天,但教会内教父们和神学家们依然肯定圣经是圣母蒙召升天这端信理的最后根据。教会是在反省基督信徒与基督救恩的关系上,以及圣母与基督间圆满关系后,确定了这端信德道理,并于1950年11月 1日,教宗庇护十二世以隆重的礼仪宣布了圣母身灵同升大国为教会当信的道理。 圣母玛利亚身灵同升天国,可以说始于她是无染原罪、天主之母、卒世童贞的恩宠上,而成就于她所选择的是天主的意旨,并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地寻求且实行天主的旨意。我们知道:升天始于…  相似文献   

4.
“全能者在身上行了大事”———天主赐予圣母玛丽亚的特恩李永生在普世人类中,圣母玛利亚可谓天主的杰作。天主以奇妙的方式造就了她,赐给她天主之母、无染原罪、终身童贞、蒙召升天等特恩。圣教会把圣母生命中这些特殊事迹宣布为信理,使我们在圣母身上赞美天主的上智...  相似文献   

5.
圣母升天节就要到了,每年的这一天,我们怀着感谢和喜悦的心情庆祝众生之母的升天。圣母玛利亚,在没有天地之先,天主就选定她为众人的母亲,她满被圣宠,远超过众天神圣人。一九五○年十一月一日教宗庇护第十二世宣布并钦定:天主始孕无玷的母亲,卒世童贞玛利亚,结束了她的地上生活,身体和灵魂都升了天,享受天国的光荣,是天主启示的信德的道理。 但直至今天,人类缺乏对圣母应有的认识,因为圣经上有一句话说:“看!你的母亲同你的兄弟,站在外边,想同你说话。”(玛12:47)就以为所谓的兄弟跟耶稣有直接的血缘,而否认圣母…  相似文献   

6.
1988年10月2日,上海浦东玫瑰圣母堂千名教友以鲜花和祈祷,迎来了本堂瞻礼暨复堂5周年。继本堂露德圣母山建成之后,今年9月底,玻璃钢的洁白的耶稣圣心像和大圣若瑟像又宣告落成并祝圣,构成了一组完整的“三圣像”。在底座上分别写着:“耶稣圣心,我依恃尔!”“大圣若瑟,为我等祈!”表达了信众的心声。清晨五时半,举行了首台弥撒;六时,二台弥撒,公诵“早课”;六时半,三台弥撒,做瞻礼,公诵《玫瑰经》;七时半,主教进堂,举行大礼弥撒,金鲁贤主教“以  相似文献   

7.
海外信息     
孟国教会圣体年活动强调加强平信徒参与(天亚社讯)在今年圣体年,孟加拉教会透过讲道、研讨会和明供圣体等活动,希望加强教友的参与。孟加拉天主教主教团助理秘书长德罗萨里奥神父对天亚社说:国内六个教区均推出特别活动,让教友以正确的方式认识圣体年的重大意义。他表示,教会鼓励教友今年到指定的明供圣体小堂和到教区或堂区的朝圣地祈祷。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布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为圣体年。主教团秘书长戈梅斯辅理主教1月24日向天亚社介绍了今年部分特别活动。  相似文献   

8.
今年八月二十日至九月三日,笔者作为中国宗教代表团的成员,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席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四届大会。往返十五天,行程二万多公里,经泰国、印度、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五个国家。去时由于航程的耽误,在香港停留两天。这是一次有六十个国家、六百名代表出  相似文献   

9.
上次讲到了洗手仪式。主祭人洗过手並用酒水布擦干,同时将洗手经念完。念到最后两句时,要面向祭台中央的十字架点头致敬。随即走到祭台中央,先抬头仰望十字架,然后低下头来,躬身俯首,双手合拢置于台上,念下列经文道: “望圣三收纳我们的祭献,以纪念那稣基督我等主的苦难、复活与升天,为光荣终身童贞圣母玛利亚、圣若翰保弟斯大、圣伯多禄与圣保禄宗徒、此处的以及诸位圣人:但愿此祭能使他们获得荣耀,能有助于我们的得救,我们在人世纪念他们,他们在天上为我们代祷。因基督我等主。亚孟”。这里一段奉献经,它总括了以上奉献饼和酒时的经文意义。经文表明,弥撒作为至  相似文献   

10.
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天主造人,原为使人在世经受考验,功德圆满后,进入天国,永享天主的福乐,故人可能不死。即死,死亡也不是痛苦的诀别,而是幸福的门户,导向永生永福的通道。可是,一经元祖逆命犯罪,死亡便成为原罪可怕的惩罚,是一个风险三岔口,引善人升天堂,驱恶人下地狱。由于结局的迥异,死有善恶之分。圣母得天独厚,始孕无玷,不受原罪之累,可免一死,但为肖似耶稣,甘愿接受死亡的常律,当然她的死是由于爱,无病无痛的,真正安眠于主。另外圣母是天主之母,怀孕哺乳过耶稣,天主不能让圣母长眠地下,尤其她的肉体曾为主耶稣作出极大的贡献。当主忍受过“致命者母后”的剧苦,按情理,天主要论功定赏,提前让她的肉身复活,与灵魂重新结合后,升  相似文献   

11.
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广东新会人,居白沙村,故称“白沙先生”。在传统中国哲学史上,对他的学宗“自然”、倡言“自得”、“静养端倪”等哲学思想的认同,确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称:“毁誉参半”,但对其开创性、独特性和深刻性的认同却几成公论。王畿曾指出:“愚谓我朝理学,开端还是白沙,至先师而大明。”[1]黄宗羲也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作圣之功,至先生而始明。”[2]刘宗周说:“先生学宗自然,而要归于自得。自得故资深逢源,与鸢鱼同一活泼,而还以握造化之枢机,可谓独开门户,超然不凡。”[3]这都是对陈献章哲学的学…  相似文献   

12.
普济寺橹联选[联语]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注解]联语正山门前,丁丑(1997)年香港陈守仁等敬献,郭仲选书。(1)五朝恩赐:五朝,指唐、宋、元、明、清五朝。但查史应指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为妥。盖因为普陀山始建于唐咸通四年(863),日僧慧锷留像于洞侧。山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称该像为“不肯去观音”。至后梁贞明二年(916),建“不肯去观音院”,遂为普陀山寺院之始。兹列五朝“恩赐”之史实  相似文献   

13.
慈仁 《法音》2000,(1):58-58
万福寺位于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联华村内的黄檗山主峰绎节岭之麓。黄檗山古时以盛产黄檗木而得名。山方圆30里,峰峦层叠,怪石林立,以五岭、七石、十五峰构成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唐贞元五年(789),莆田人正从六祖慧能处学禅得法后回闽,路经黄檗山,爱其山川灵秀,想起师父“遇苦即止”的赠语,因悟“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初名“般若堂”。贞元八年(79),又于堂之东向增辟院落,禅寺粗具规模,朝廷赐名为“建福禅寺”,俗称“黄檗寺”。大中二年(848),希运来此出家。他后至江西百丈山参拜怀海,得传心印后又…  相似文献   

14.
王卡 《中国道教》1990,(4):28-30
敦煌唐乌本《老子西升化胡经》卷一,有两件抄本,编号为S1587、P2004。两件卷首均载有“魏明帝”所撰之《老子化胡经序》。可惜因抄本残损,文字缺伕颇多,难以通读。今考《正统道藏》所收,宋人谢守灏编撰《混元圣纪》卷一、卷五及《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都摘录有“魏明帝御制”的《老君化胡经赞》,或题作《老君赞》。以之与上述敦煌抄本相校,可知《化胡经赞》实即《化胡经序》并且《赞》文恰好可以补足《序》文的残缺。兹以敦煌S1587号残卷为底本,参校《道藏》引文及P2004号残卷,录存《老子化胡经序》全文如下: 老子化胡经序魏[明帝御制] 浑元未始,老君唯先,长[于太初,冥昧之前。]无师无祖,诞生自然。合真[散朴,乃微乃玄。仰而]举之,耀乎霄乾;俯而循[之,深乎渊源。敷二仪]以布化,烛三光以列天。  相似文献   

15.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各位乡老多斯提们:我们既然是穆斯林,就应该学习教门知识,认真遵行天经和圣训的教诲,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清廉敬畏的穆斯林。伊斯兰教的五项根基是:念、礼、斋、课、朝。此外,真主在天经中还提到的五种美德,我们也要切实做到。《古兰经》第三章第十七节谕示:“他  相似文献   

16.
宽容:现代政治的伦理内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楹 《哲学动态》2005,(11):3-7
[编者按]现代多元异质社会自身蕴涵着分化与整合的逻辑,如何整合并使之协调有序地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宽容作为一种价值观、文化观,乃至世界观,具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巨大的现实张力.对之进行深刻的学理分析与理论反思,一方面对于甄别不同语境中的宽容思维与宽容理念,超越传统、建构当代宽容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当下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真切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华侨大学五位学者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宽容"进行了剖析,表达了他们对宽容的解读,以及他们建构当代宽容观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7.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四三八)。豫章雷次宗好学,隐居庐山。尝征为散骑侍郎,不就。是岁,以处士征至建康,为开馆于鸡笼山, 使聚徒教授。帝雅好艺文,使丹杨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并次宗儒学为四学。(《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宋纪五》)臣光日:《易》日:“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然则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余事;至于老庄虚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86,(1)
大品经游意一卷(《续藏经》本)唐释吉藏撰。《大品经》者,即《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也。自曹魏高贵乡公廿露五年,朱士行既从昙柯迦罗集梵僧羯磨受戒,于洛阳讲《道行般若》,叹为大乘之要。以译理不尽,西求大本于于阗。得正本九十章,遣弟子送归。至晋元康元年,竺叔兰、无罗叉译为晋文,名曰《放光般若》。于是义学之侣,莫不志归般若,宗申本无。支孝龙讲之,帛法祚注之,安惠则写之,康僧渊诵之。哀帝请竺道潜、于法开、支道林先后出京讲《放光经》。道安居襄阳十五年,每岁再讲《放光经》。罗什入秦,重译《道行》,名曰《小品般若》;重译《放光》,名曰《摩诃般若》。世称此二为“大、小品经”焉。又译龙树造《摩诃般若经释论》,名曰《大智度  相似文献   

19.
山西五台山“山名”颇多,但“五台山”之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名称源于“五座台顶”之地理景观,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五台”和佛教义理名相彼此融合,相得益彰,这离不开历代祖师的诠释。从北魏至唐代,祖师有多种解释,其中,澄观通过对“五”的诠释将这一地理景观赋予佛教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宋元时期,延一和八思巴进一步引入密教经典和思想,予以重释和新证;明清时期,以镇澄和三世章嘉为代表的祖师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历代祖师们将五台山的五座台顶和五方、五部、五佛、五智、五蕴等一一对应,赋予其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将“五台”认定为五方佛的幻化之地和文殊菩萨的智慧圣地,使自然意义上的台顶成为佛教义理和名相的地理表征。祖师们的论证,一方面受到了佛教文化中以“五”组织名相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数字“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发挥道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道教界对教义思想作出符合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的阐释,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恢复道教学经、讲经的良好传统,深化去年成功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的成效,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指导,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青岛崂山论道组委会承办,拟于今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崂山太清宫举办2008中国崂山论道暨首届玄门讲经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