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每年九月,在中山公园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报刊发行宣传,今年是我们杂志社第三次参加,根据前两年的经验,这次我不是很有信心.没想到,我刚摆好杂志,一些溜早的老先生、老太太们就凑上来了,这个问:"哟!这杂志什么时候办的呀,怎么早没看见呢?"那个说:"今年出到第几期了?我去年就来了."还有好多的人对杂志的创办表示肯定,说现在这样的杂志太少了,这方面的宣传也太少了,希望杂志越办越好.有一些老先生看到这个杂志后,想把以前的几期也买到,以后连续订.还有想多要几本的,要给亲戚、朋友带回去.有一对中年夫妇来到摊位前,拿起一本杂志后翻看了一下,男同志很感兴趣,想每一期都要一本,但是被他太太拦住了,因为手里有许多书报、杂志,拿不动了,于是只拿一本就走了.谁知等到下午,他们两个人又回来了.男同志说:"这杂志太好了,我多要几期,累点儿也值了!"很是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敬的张道长 :展信开颜 ,非常感激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回信 ,这无疑是给我在信仰上的莫大鼓舞。而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道教文化 ,随后并开始信道教 ,我想这也许是我与道有缘是神灵的安排吧 !正如您所说我已经阅读了一些道教知识的书 ,对道教有了初步的了解 ,并且自从上年我从事邮政工作以来订阅了《中国道教》杂志 ,从那上面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道教学者 ,将来能为道教文化研究以及振兴道教作贡献。而我现在不能专事这方面的研究及去访名师 ,作为一名邮政人员只能做到和光同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现在虽无缘皈…  相似文献   

3.
旅途闲话     
甲: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你在去年第二期《佛教文化》的《旅途闲话》中和一位作科技工作的读者谈到了对佛的信仰问题。乙:我当然记得,你对我的谈法有什么意见吗?甲:没什么意见,我只是想再和你谈谈“信”的问题。乙:嗅!你信佛吗?甲:我想和你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去年第三期《佛前独徘徊》中你和另一位居士谈这个问题。乙: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想说“信佛,但不是佛教徒”的问题。甲:不,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我是一个对佛学很有兴趣的人。通过学习研究后,对于佛教的许多教义我深信不疑,不过也有不少问题没有弄明白,我是不信的。我以…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2,(2):41-41
<正>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天风》电子杂志已经上线,并且得到不少教内外、海内外读者的欢迎。电子杂志《天风》将与纸质《天风》同步更新,电子杂志相比纸质杂志,色彩构图更赏心悦目。全年只需支付30元人民币即可在线阅读一整年的《天风》电子杂志。欢迎各位登录"中国基督教网站"(点击"电子天风"www.ccctspm.org),付款方式和阅读办法详见网上说明。  相似文献   

5.
终生受益     
编辑部:今2002年2月4日收到一本《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去年2001年收1——6期六本。我本人是村老人会成员,在会里,我大力宣传科学与无神论,大有进展。很多老年同志根据亲身体会、信仰无神论和相信科学,在这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6.
去年第五期《佛教文化》所刊的牟钟鉴先生一篇文章《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被国内外影响甚大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之后,对于宗教究竟“应持何种态度”似乎成了《佛教文化》期刊一个甚为微妙的“情结”。今年的几期卷首语,也多半是围绕这个“情结”来说的,承读者谬许。近日还有《读书》杂志的读者,拿来上面一篇我的文章《佛寺与宗教学系:相隔有多远》,与我探讨,探讨的还是这个“情结”之下的话题。坦率地说,对宗教究竟“持何种态度”固然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佛教文化》没有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提出任何新的发明见解。因为…  相似文献   

7.
我从1997年开始订阅《思维与智慧》杂志,先是被刊名所吸引,继而是被刊中的篇篇美文所陶醉,不断地欣赏,不断地回味。前年,我突发奇想:我的学生订了不少作文报刊,但多数都不怎么爱看,有时是做做样子给父母老师看,以示他们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于是,我向他们推荐,订一本《思维与智慧》吧,很好  相似文献   

8.
时间荏苒,转眼之间《中国穆斯林》已经创刊50周年了!50年前,我还是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的一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当时,南河沿大街菖蒲河东口有个邮电局,那里有好多种杂志都是我爱看的。有一次意外地见到一期刚刚出版的《中国穆斯林》,我知道,那是我们回回人自己的杂志,很高  相似文献   

9.
《思维与智慧》2014,(9):M0002-M0002
我是个喜欢读书看杂志的人,无论到哪儿,都注意看看有没有书或者杂志摆放,比如超市、饭馆、理发店。前几天我去原来我常去的理发店理发。一进门,发现桌上放了一摞新杂志,其中正好有《思维与智慧》。  相似文献   

10.
共有白云心     
台湾归来,一连数日仍拂不去对新朋旧友们的思念。“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自今春草深。”我颇想用纸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既了我思念之情.也可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在海峡那边还有那么可爱的一群中国人。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谈到。在此,说说几位印象至深的。高仰崇我这次访台,是三年中的第二次。邀请单位是台北的《南海菩萨》和《慈云》、《菩提常青》等三个杂志社。其中以《南海》为主,而高仰崇先生便是《南海》的主编。《南海》是家小杂志,小到不少台北人并不知道有这份杂志。在台湾,这倒也不奇怪,因为刊物太多…  相似文献   

11.
杨永纯 《天风》2018,(12):34-34
记得曾有一次与弟兄姊妹一起外出游玩,当晚用餐的地方刚好有卡拉OK,在众人的怂恿之下,我也"放肆"了一回,唱了一首中学时代学的劲歌金曲--李克勤的《红日》。虽是五音不全、声嘶力竭,可还是有不少人给了我同情的掌声。过后,却有人过来认真地对我说:"牧师,你也会唱流行歌啊?"由于不确定设问背后的含义,我只好打个哈哈。  相似文献   

12.
临床决策研究亟待加强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医学与哲学》杂志在2005年9月进行了重大改革,由月刊改为半月刊,隆重推出了“临床决策论坛版”。这在我国医学类学术期刊中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寄赠的几期杂志我已经陆续收到,感到办得很有特色,也很有新意。特别是韩启德、钟南山、吴咸中、汤钊猷等几位院士所发表的深刻而精彩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由于我校是《医学与哲学》杂志的协办单位之一,校内有一个热心的读者群体和一支敬业的作者队伍,也使我对这份杂志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在我的心目中,这次改版是经过反复论证和精心谋划的。今年暑期杂志社的负责同志还到…  相似文献   

13.
新年寄语     
正在辞旧迎新之际,我高兴地通过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杂志,向全国三大语系佛教四众弟子,向港澳台佛教界和世界各地的佛门弟子,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去年是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我们举办了隆重的纪念会和八届二次理事会,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标志着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去年,本会  相似文献   

14.
本刊去年第五期刊登了股述山同志的《‘安乐死’合乎道德》一文,引起了不少同志的兴趣。有赞同的意见,也有相悖的观点,双方各持一端争论不休。我个人认为,对“安乐死”进行道德评价,应当具体分析。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算合乎道德。我们知道,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因此凡是对他人、集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即能够给这三者带来利益的  相似文献   

15.
旅途小记     
陈巧凤 《天风》2004,(6):47-47
泰山站到了,火车停下来,我坐到刚下车的一位小姑娘的位子上。真舒服!我得意地闭上眼睛休息!随即听到又上来不少乘客,火车又开始启动了!我听到有不少人在议论着什么,好奇地睁开眼看看,原来车上来了"四个哑巴",一对好像是"夫妻"的,年龄有大约六七十岁,另外的两个人较年轻,年龄与我相仿!虽然火车不像公交车,很少有人会让座,但我仍旧站起来给这位老太太让座!况且,原本我就是"无座"!  相似文献   

16.
    
偶然的一个机会,孩子从老师那里借来一本《思维与智慧》杂志,我们全家眼前为之一亮,争相传阅。看到全家都喜爱看这本杂志,而且个个乐得称赞"她",我决定订阅一套。由于已是7月底了,我就打电话试试能否订到2008年全年的,哪知真的如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在《哲学研究》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彖传与老庄》等文章。去年冬天,又完成了《易传与楚学、齐学》一文(国内尚未发表,收于《老庄新论》书中,香港中华书局91年版)。今年暑假,由于要开“稷下道家”课程,又比较仔细地研读了《管子》、《黄帝四经》、《易传》、《尹文子》、《慎子》等作品,特别是作为齐文化代表作的《管子》。我认为它们是与《论语》、《孟子》不同的一类作品。产生于齐楚环境下的道家学说。与邹鲁的孔孟儒学,确实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的特色。本文专就《易传·系辞》之为稷下道家的作品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较为系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金微 《天风》2007,(16):22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你们好!我地有位老弟兄在一次证道时用希伯来书8章13节为题:"既说新约,就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并找了不少相关章节来佐证。大讲旧约无用、过时了;律法、十诫也已作废,旧约若能救人,主就不用钉在十字架了,等等。听后,有不少弟兄很是反感。马太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吴斌,适道·仁心医学与人文沙龙策划人):十分高兴"适道·仁心沙龙"来到大连,十分荣幸能与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合作。在中国哲学界的杂志中,连续六年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杂志就是《医学与哲学》。这是一本有思想深度的杂志,我们彼此合作的沙龙既有人文的温度也有理性思考的深度。"适道"对道的追寻和向往,一直是致力于当前医疗领域和其他行业之间跨界交流的文化平台。三年的时间得到了几十位  相似文献   

20.
近日才发现官杉先生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1年第5期发表的"关于气功的名与实--与齐延中先生商榷"一文."齐延中"一名,是编辑为避免一期杂志上同时有我两篇署名文章而替我编的名.现在,还是以我的真名实姓参加讨论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