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的的创作离不开写生,故写生一向为历代画家所重视.当代山水画写生画派的开创者李可染先生提倡山水画写生要"走进"自然,而不是"走近"自然.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李可染先生所说的"走进"自然,就是要求画家要得山水之神气,传自然之韵致,要具备把握"造化",创造"造化"之境界并将其升华为艺术创造力.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山水画家的创意思维素质,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意思维素质是山水画写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敬安,1946年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山水画艺术委员会顾问、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主席、荆浩书画院院长。当代全国百杰画家之一。其作品曾入编《国画家》、《收藏家》、《美术》、《中南海书画收藏集》、《中央党校书画收藏集》、《中央电视台书画收藏集》、《中国画百家》、《当代山水名家画稿》、《当代花鸟画名家》、《首届中国美协会员精  相似文献   

3.
张弘之别署伯闻、无言堂主。祖籍河北灵寿,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石家庄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2005年作品《砚边》参加河北学术交流展(河北);2006年作品参加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六周年名家邀请展;2007年参加河北省当代中国画扇面展、河北国画名家邀请展;2008年《水墨经纬》参加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2009年《多远水墨》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山东);2009年《文心墨印》入选名家邀请展(安徽),入选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山东);2010年参加走进太行写生展(江苏)。  相似文献   

4.
李皓 《美与时代》2023,(2):51-53
山水画家张宏的作品带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精神,他遵从自己主观上的感受,真实地去描绘山川景致,但也没有丢失山水画的传统。此种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可以说为晚明的山水画创作带来一缕新鲜的空气。现从晚明的时代背景、张宏的山水画作品等方面去论述其独具风格的写真山水画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吴门画派"的领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在文氏的山水作品中,以园林为题材的创作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堪称精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山水画有着不可或缺的艺术地位。而蓝瑛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有突出成就的山水画家,和以他为代表的"武林派"在中国山水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文章将从蓝瑛的山水画作品为出发点,浅析蓝瑛山水画的艺术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蕴含了多种情感因素,为更加贴切地表达山水画的审美意象,需要将写生与创作深度融合起来,进而提升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感和意蕴美。基于此,就中国山水画写生对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山水写生的重要性和山水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合二为一的有效路径,旨在更好理解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陆俨少先生与桂林山水的缘起谈及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写生情怀。从中国山水绘画写生发展的脉络入手,探讨在山水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在写生演进中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形式的演变。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中国山水画如何发展,直至50年代左右,写生热潮的簇拥下,其写生的缘由以及发展的历史背景需要,从而衍生出陆俨少先生绘画生涯中这一阶段对于他在山水画写生方面的突破、探讨与同时代的画家相较有何异同,有何发展与更新。对于陆俨少先生在自我绘画修养和作品带给山水画坛的新意流方向、对他整个流淌着的艺术思源的启发,以及对后来的绘画者的影响以及对桂林山水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家黄宾虹的作品为我国的山水画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其所创作的山水画具有"返虚入浑""墨沈翻腾"的雄浑气象。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表面看似乎是杂乱无章,然而却可以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当中看出其人生体悟的表达,这不但使其绘画的观点得以陈述,也使其老庄哲学的精髓得以讲解。他为何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主要是由于其山水画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对黄宾虹山水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之后具体对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从中领悟到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绘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中国景观》系列为摄影师姚璐创作的摄影作品,其作品借用中国宋代山水画的形式,以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可见的绿色或黑色防尘布所遮盖的城市景观为素材,通过摄影后期技术,从而生成一个具有当代特点的青山绿水画面。摄影师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挪用",构成了新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对传统山水绘画进行解构的同时,运用中国当下社会产生的"新景观"对影像进行重组,与传统艺术产生一定的联系并尝试进行一种对话,进而将作品引向新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着手,从山水油画的发展探究山水情结对当代山水画家的重要影响,并探究出中国油画风景中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油画风景作品。  相似文献   

12.
张岚 《美与时代》2023,(2):48-50
郭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政治。现以郭熙的山水画《早春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春图》中各图像元素所表现出的“远”的意境,通过解读《早春图》的内涵和山水观,揭示郭熙山水画中图像和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不只是一味地学习古人笔墨形式,更不是如西方素描对现实景象的照搬照抄,而是画者将客观物象加以主观思想提炼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有赖于画者身处的历史背景及个人修养,借以画面传达出的一种文化精神,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北地区,山多地少、岩溶广布,有着错综复杂的丘陵。丰富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各地的画家为之挥毫泼墨,造就了许多风格鲜明的山水画家。以桂北地区的山水为题材,知微见深,深入发掘桂北地区山水所蕴含的自然属性及人文内涵,通过对众多画家描绘的桂北山水画作品笔墨语言分析、研究,探求中国山水画的本质特征及创作规律。通过艺术家们对桂北山水形态审美意趣的笔墨表现,来探讨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传承态度。  相似文献   

14.
白晓军作为21世纪中国山水画坛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中国山水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他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及其作品的表现都有着独特的见解。而独秀峰对白晓军的中国画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笔下的山水树石、亭台楼阁都表现出苍茫、野逸、幽深的境地。白晓军每个不同时期的独秀峰系列山水作品可以概括为他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为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相似文献   

15.
冯冰楠 《美与时代》2023,(9):118-120
山水画写生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用以锤炼自身的表现形式,培养艺术感受力。山水画是画家将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归纳、整理后,提炼出能够成为绘画语言的表达符号与创作素材。其不仅是每个学习山水画者的必经之路,也是山水画创作的前提。从近代画家吴一峰的川西行作品中分析川西独特的自然景观,探寻川西的自然风光对他艺术风格的影响,同时论述对景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窦宪敏是一位国内知名的太行山水画家,他的太行山水画独树一帜,带有浓重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故乡情结是研究其山水画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窦宪敏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形象塑造的精神内涵及笔墨语言分析,探索与解析太行文化精神。利用荣格分析心理学阐释窦宪敏故乡情结的成因、故乡情结在其山水画中的具体表现,来分析与梳理其故乡情结的发展脉络和作品价值。通过研究窦宪敏的太行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让更多的山水艺术爱好者了解窦宪敏,感受其艺术风格及价值,同时也在美术理论与创作上为山水画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昕,河南省洛阳人。现任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安阳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安阳市委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美协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委员,安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河南省及中国美展,并获得省一、二等奖多次。曾在《美术观察》、《艺术探索》、《书画艺术》、《美与时代》、《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及美术作品,曾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多次,并出版《李昕中国画作品集》。  相似文献   

18.
王威,1930年生,河南省杞县人。中学时拜吕佛庭先生为师,学画工笔人物、山水画。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先后为河南大众报社、河南画报社、奔流杂志社美术编辑。1959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曾在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后为河南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版画、国画创作,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或被选送国外展出。1962年、1978年、1996年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其中有13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风格稳健严谨、朴实自然,生活气息浓郁。1996年6月获中国鲁迅版画奖殊荣。2004年5月被评为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出版有《王威素描集》、《王威版画》、《王威山水画选》、《王威扇画选》等。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荣誉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顾问、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省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郑州商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画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但是并未脱离人物。直到隋唐时期,山水画才成为独立的画科,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是五代宋初,且统治者还建立了书画机构——画院。其山水画追求以"真"为美的美学理念,将艺术主体的情感表达寄托于山水,感悟山水的精神内涵,从而将自然美上升为艺术美,展现宋代山水以"真"为美的审美意趣。北宋山水画以"真"为美的体现需从以下三方面论述:一是从古代哲学与山水画理论的发展来论述"真"的定义;二是从理学与画家作画的态度探讨北宋山水画追求"真"的成因;三是以"真"为美对后世的影响与对当代画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明,1976年生于黑龙江省,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陕西中国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福建中国书画院特聘画家,同泽书画研究院书画家。作品曾获5.23全国美展"优秀奖"、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收藏奖"、黑龙江省十届美展银奖并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大展"优秀奖",入选"2008全国造型艺术新人展"、"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精品展"、"全国首届小幅工笔重彩展"、"和谐家园全国工笔重彩画大展";获第十一届黑龙江省美展金奖、建国60周年黑龙江省发展成就大型美术作品展金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黑龙江省中青年书画作品展金奖,入选"2009中国金陵百家"。部分作品在《美术》、《中国书画》、《国画家》等多家刊物上发表,并有部分作品被美术馆收藏。入编《当代花鸟画库》等大型画册30余部。出版专集《21世纪画家个案研究—王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