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的瑰宝,它与雕塑在形体结构、空间和意境上有着微妙的联系与共通性。研究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和经验,对于中国现代雕塑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欣  王旖旎 《美与时代》2013,(11):79-79
雕塑处于公共环境之中,是人们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空间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中进行的,环境空间中任何物象都可能与之发生关系,这就注定了进入环境空间的陶瓷雕塑创作必然要符合其公共性。现代公共艺术多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其审美受众的定位是广大的市民阶层。创作者要在追求作品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满足公众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这是公共环境创造活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雕塑是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全新观念,生态雕塑可以分为永久性生态材料雕塑、临时性生态材料雕塑两种形态,其中临时性生态材料雕塑是最具有生态性的雕塑形态。对其材料运用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态雕塑材料的特性,进而在雕塑创作中更好地运用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雕塑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雕塑创作主体的地位显得非常突出。作者的修养、学识、审美取向对于其雕塑创作的发展至关重要。雕塑家应在创作中坚持正确的审美取向,推崇真善美、注重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使雕塑艺术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以作品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表达一个处在沉静中的运动和稳定的观念是雕塑作品效果生动的重要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软材料、现成品、声音元素、光、电子装置甚至网络技术都被吸纳入雕塑创作中来,雕塑艺术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光因其色彩斑斓,绚烂夺目,成为倍受欢迎的雕塑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后的中国,雕塑创作随着当代社会、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变革。在借鉴了类似城市雕塑热潮之类的市场经验教训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应该会越来越规范化,资金投入也将会越来越理性,只有向这趋势发展雕塑家们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在大众眼前。在这样的大潮流中,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在不断地"进化",可能会随着中国的发展走向一个本土创作理念越来越强的方向,也可能因为全球化程度地加深、文化与民族地融合,创作理念突破本土意识而深入到世界的各个方面去。  相似文献   

7.
写意雕塑是中国最纯正最本土的艺术。汉俑则是我国雕塑史上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汉俑中的件件作品更是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它们是那么朴素、自然,那么古拙稚气,那么雄浑率真,那么痛快淋漓,即使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罕见的。浪漫写意的汉俑艺术体现了华夏艺术最本质最迷人的浪漫写意传统,也是东方艺术的神韵所在,无疑对我国当代写意雕塑创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雕塑存在,虽然有彩绘装饰,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并不算是一门艺术。当代雕塑在色彩表现方面和古代彩塑有很大的不同,当代雕塑的色彩语言不断适应当下的观念进行着新的尝试,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是以再现形式出现的,并且色彩语言慢慢从辅助雕塑走向主导,甚至成为艺术家的标识性符号。因此,应当重视色彩在雕塑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亨利·摩尔是20世纪英国的著名雕塑家,他以独特的雕塑风格饮誉艺坛。亨利·摩尔的雕塑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以富有生命力的体量与神秘孔洞相结合的方式,给处于时代生活困境的人一种健康的启示。而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有着现代性的雕塑形态学风范,这与他对雕塑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包括对自古希腊以来传统雕塑的真知灼见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题材的雕塑在中国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打破,雕塑的审美样式逐渐呈多元化趋势。这种审美多样化的具体表现是:传统的现实主义雕塑在表现形式与主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现代实验雕塑开始风靡;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需求的城市雕塑大量兴起。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雕塑审美样式多样化的成因与具体表现,可以为当代中国雕塑发展提供思路和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是影响艺术创作的主要范畴之一。意象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运用,为中国雕塑家如何借鉴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继而在探索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问题上,开启了一条既具有世界性同时又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中国当代雕塑文化语义的道路。本文试图从古代传统文化本质的天人合一等方面来分析几件具有意象审美的优秀的当代雕塑作品,并进一步阐释它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往往忽略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就说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吧,目前已拥有110多个国家、270位雕塑大师的315件雕塑作品。游览过此园的人都说值得一看,说此园的雕塑作品风格各异,是一个融汇当代雕塑艺术、展示世界雕塑艺术流派的主题公园。在这里既可以欣赏到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可以领略到大师们鬼斧神工的技艺,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画创作中,技法对于艺术家的创作特色和成就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不论是传统技法还是现代技法,都有鲜明的优势,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思想的时候都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法。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油画创作在我国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其中技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地分析了油画创作中常用的技法,包括传统油画技法和现代油画技法,并且以影像图片技法为例介绍了运用现代油画技法进行创作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西方现代公共景观雕塑愈发注重对自身结构中虚空间的探索。雕塑家们发现虚空间的拓展可最大可能性地承载创作理念,传递更为民主的公共意志,主动营造出可供人们参与的内部空间与环境空间,让观众通过看、触、穿行、坐卧等多种观赏模式共享雕塑的空间魅力,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日新月异,文化艺术不断泛化。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文化生存环境的宽松,许多外来观念冲击并改变着艺术的传统面目和内涵;物质的丰富使艺术观念变得多元而且各异。以塑造三维物体形象的含义来判定现代雕塑已不再完整的今天,技艺已不是成就艺术的重要条件,语言、文字、概念、行为也能成为雕塑了。重新认识和评介这种在新的时代发展中的艺术趋势的继承性及分析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才不会迷失于浩瀚纷杂的艺术潮流中。  相似文献   

16.
雕塑作为立体李间造型艺术形式,从古至今新的造型语言层出不穷,但是在任何时期的雕塑创作及制作中泥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许多艺术家进行雕塑创作时所广为采用的最便捷创作方法之一。在泥塑中能给创作者更多的灵感空间,也能为雕塑的最终成型起到“辩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景观雕塑是现代综合公园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它能点缀空间、突出景观设计主题中的文化氛围。在运用实地考察法和调查问卷法对深圳人才公园的景观雕塑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互动性和标志性强的景观雕塑能够显著吸引游客,但是景观雕塑运用不当也会对环境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要根据场地的特性和周边环境处理好场地与景观雕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孙宝惠 《美与时代》2014,(11):118-118
雕塑符号化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叠加所产生的不明确性、暧昧性、多义性等多种特性,容易造成人们对雕塑的不理解。笔者试图探索雕塑创作的符号化过程,希望能够客观一点的理解上述的“劣势”,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符号化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以传达正面的社会观念,使这种符号意义过程起到积极的教化作用。雕塑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所用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无好坏之分,如何避免暧昧性产生的缺点,达到作者与受众两者更深一层交流的积极作用,将它转换成更有利于表达作者本身观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钧瓷艺术称得上是中国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当代钧瓷艺人对传统工艺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吸收了青铜器、玉器等技术之长,采用各种雕塑方法,使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材料是雕塑的造型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会直接影响雕塑的艺术效果,对雕塑家的创作活动意义极大。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和艺术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增加等等,都不可避免地使雕塑艺术风格产生多元共生、多样并存的状态。雕塑家们在形式上勇于创新,以探索的姿态不断地挖掘出材料的种种新的可能。雕塑创作中所使用的材料日益丰富,对材料的综合运用也就成了雕塑家们重要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