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文艺美学以审美经验论作为其基本信条,即把艺术之美当作鉴赏活动所产生的纯粹主观体验,失落了艺术的原初本质,导致了审美享乐主义,使艺术被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彻底吸收。康德坚决拒斥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享乐主义,把鉴赏力规定为对美的普遍有效的合目的的形式作出判断的能力,因而鉴赏是对艺术的认识问题,而不是感觉问题。艺术的原初本质是"可见之美对不可见之美的象征",先验的不可见之美是高踞于现实之上的应然性和无限性的世界,它不可能止步于外观之美和形式之美,因为它不是经验现实中直接存在的东西,而是知识的对象和先验理解力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在丹托美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艺术多元化的阶段。传统的美被摒弃,有思想、意义、知性的艺术被冠以美的标签,美被泛化。这种泛化的美,意外地与怪诞美接轨。以丹托《美的滥用》为背景,列举降格的艺术、戏仿的艺术、诙谐的艺术,力图讨论这种被滥用的美是一种怪诞风格的怪诞美。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是一种怪诞艺术的复兴。  相似文献   

3.
在物质和精神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前卫,越来越与时俱进,越来越重视对美的要求,不论是现代主义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保守还是开放,都会被广大人们所接受,装置雕塑由此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流行元素被加入进来,使得雕塑艺术得到全面飞速的发展。它作为一个立体抽象的艺术,能够直观地表达出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感,给人以心灵和视觉上的冲击震撼,更加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将装置艺术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使得雕塑不仅仅局限于静态上的表达,更是运用多重效果把实实在在的雕塑从某个角度上展现出它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4.
臻美理念来自人们的臻美需求,是一种发现美、追求美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从创造学和思维科学角度看,它能够有效地激发科学和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导致科学和艺术创造的成功。以文艺创作的艺术创造为例,阐明臻美理念的来源和原则,以及它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表明臻美理念和臻美法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游廊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它融汇了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之一,它起到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丰富空间美感、创造艺术意境的作用。文章主要探析游廊的功能与发展、功能与意义,以及其装饰的构成形式和游廊装饰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物化过程,它把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凝结在人造的环境中,成为文明的外化。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技术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统一,而技术美在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中,更直接地关系到美的本质。 技术美学研究物质生产和文化生活中的美,它把美学的研究从以艺术为中心,转向了现实生活,探求“人——环境”之间更为普遍的审美关系。它不仅从艺术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关系中寻求美的规律,而且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物质产品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是个具有抽象性的现代概念,设计活动也被称为艺术创作活动。从表面上看,设计师的活动和艺术家的活动很相似,他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在设计活动和艺术作品中表达着思想和情感,甚至在专业基础训练上,设计师和艺术家也有着相同的经历。然而设计美是一种功能美,一种实用美,设计美是功能与美的结合。设计美扭转了自康德以来的艺术活动方式,重新诠释了艺术和生活的相互关系,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和艺术观看形式,使艺术活动更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对音乐美的评价关乎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关于音乐美评价观念的转变可开启一个全新的音乐创作和欣赏时代,不合时宜的音乐美评价观念则必然会阻碍音乐的进步. 一、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 评价音乐美与不美,以及美在何处,因何而美,首先必须要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是人创造的,渗透着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可以在与其他艺术样式的比较中体现出来.它不同于造型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等空间艺术,将美诉诸人的视觉;音乐是流动性的时间艺术,欣赏音乐主要依靠人的听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并随之带来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和环境审美意识的提高。环境艺术是融合多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在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及人的行为需求,具有一定空间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它追求的是整体之美,绿色生态之美,特色之美。  相似文献   

10.
民艺之美     
王娟 《美与时代》2015,(4):38-39
民间艺术是相对于正统文化和文人雅士的艺术而言的,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它的美是平凡而走心的,它不用富丽堂皇的形式,没有华丽的"衣衫",它美得接地气,美得让人向往。民间艺术拥有最美的信念,继承了原始艺术的理念,永远将大众的审美理想,种族人群的生存状态和地域发展的趋势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并显现着"生命繁荣"的记忆。它的形式美是张扬而不张狂,大胆夸张,造型优美,意境崇高。民艺之美在于实用之美,创造者在制作之初多以实用为目的,从实用过程中体现它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姚洁 《美与时代》2005,(11):93-94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一项融音乐美、舞蹈美、服装美、风度美、体态美于一体的竞技运动,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参与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1).体育舞蹈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竞赛项目,分摩登舞、拉丁舞.其中摩登舞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的舞曲、舞步及风格.它们都是根据本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体育舞蹈在运动中所呈现出的肢体语言与表达思想的最完美的统一,是其它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它综合了形体艺术、造型艺术、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技巧融合,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姿和变幻万千的美妙画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2.
对希波克拉底警句的深层解读--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图透过医学与艺术的联系,深入到医学与美学关系的层面,进而发掘希波克拉底关于"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指出希波克拉底警句蕴涵着:医学是美的职业,它具有崇高地位和独特的重要性;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既然医学是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务工作者就应该重视美学修养,并让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自己的医学实践之中.换句话说,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相似文献   

13.
艺术是创造美的形态,借助于美的形式来传递美的要素,它是具体的符号文化.艺术是人脑思维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体,它不单单以实物的形态呈现,随着艺术活动的进行在人的大脑思维中会产生各种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近代文艺美学主要是一种接受美学,忽略了艺术的创作问题。政治美学则试图重建艺术之创作问题和认识问题的双重维度。本文提出的"对艺术创作的存在论理解"认为:美是存在的完美性,这种完美的存在必须在精神的意义上被创造出来;艺术是对这种精神创造的象征性重演,表现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如何将艺术的创作与存在之创造的反思性概念联结在一起,是创作美学的基本问题。当艺术的创作不是以艺术品的感性存在、而是以更伟大的精神事物为目标,它就从"个人性和无目的性的创作"转变成"匿名性和实用性的创作";同时艺术品亦不再是纯粹鉴赏的对象,而是作为生活世界之美的形式通达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15.
岳雅典 《美与时代》2014,(12):104-104
衍纸艺术是将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转换在纸上,以纸为元素表达思想和观念,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展现衍纸的无穷魅力。但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落后于其他艺术形式,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和表现方式,衍纸艺术形式一直被视为是艺术中的边缘艺术。衍纸艺术注重视觉语言的表达,并挖掘触觉的质感美。纸材的种类多样,可塑性强,其特殊的质感和视觉魅力具有其它视觉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优势,视觉与触觉二者完美结合,虽是小小的纸卷但散发出的魅力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巴尼特·纽曼在一句名言中疾呼:"美学之于艺术家如同鸟类学之于鸟儿"。这个断言自从1952年左右被说出以来已经在无数个场合被重复。它的原初受话人是苏珊·朗格,其意图是要诋毁将符号学和语言学引入艺术批评和美学的企图。虽然这句话最经常地被解释为对美学本身的批评,但它还经常地被解释为纽曼对美的批评和对崇高的信奉。  相似文献   

17.
苏州古桥的装饰艺术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艺术之美和民俗文化之美。而其桥身大量的装饰纹样在艺术美之外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民俗文化的物化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历史的积淀下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法则。民俗文化影响下的苏州古桥装饰艺术反映的是民众独特的民俗意识和集体人生观,体现的是地域环境中特殊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观念。正是这一类散存于民间的艺术符号,让我们窥见了这一艺术的本源及其民俗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存在的理由,也就是有它存在的特殊性。动画艺术虽然历史不长,却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和特殊的美而活跃于现代大众的生活中,是人们娱乐生活的主流艺术之一。通过对动画艺术相关因素的主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和分析,试图达到对动画艺术特殊性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推动动画艺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完整与连续之美,也有断裂与残缺之美。从本质上看,残缺之美是完整之美的反动,断裂之美也是连续之美的反动。断裂与残缺是人生不幸命运与痛苦遭遇的象征。断裂残缺之美是这样一种特别的美:它是人人都想拒绝的美,却又是人人都无法摆脱的美;是人人都敬而远之的美,也是人人都最终受益的美。它与人最亲近同时也最疏远,当你领略了它的美,就会马上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断裂残缺之美最不可思议的品质,就是美在"绝处逢生"——于现实世界之绝处获得艺术与美的新生及补偿。美与艺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给了我们在这个本来残缺不全的世界上生活的信心与乐趣。  相似文献   

20.
室内设计是门艺术,但是它所呈现的美不同于单纯注重精神享受及视觉感官的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等)之美,也不同于未经雕饰的自然美,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室内设计艺术必须是建立在实用功能基础之上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的特定需要(使用功能,审美品味,能够与承受的造价范围)而创造的,所以它的美是有目的性的。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创造新价值,提高人们的综合生存品质。设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与物,主观与客观,功能与形式内在关系的协调性。所以说,好的室内设计不仅仅是指形态美,更是功能与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