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正在目睹一个经济全球化 ?当然。一个政治考虑的全球化 ?毫无疑问。而政治意识的普世化———当然没有。”米歇尔·福柯 ,“关于一种不适伦理学” (1979) [1 ]9月 11日侵入我们家中的死亡、毁灭与勇气的图像令我们确信 ,这些不可思议的情景属于与我们相迥异的道德世界 ,来自恰同我们人类本性相悖的人所实施的行为。[2 ] 然而CNN(美国有线新闻网 )却做了一种冷静的叙述。当头条新闻连篇累牍地为炼狱般的场景所充斥时 ,屏幕下方的滚动新闻在对勇敢者与遇难者的清点中夹杂着好莱坞电影的名单———那些曾多次讲述类似故事的和新的、尚…  相似文献   

2.
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醒民 《哲学动态》2006,10(1):13-18
普特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怀疑物理宇宙在一些方面是“机器”,它不是“关心的”(虽然把它描述为“不关心的”多了一些误导)。但是,正如康德看到的,物理宇宙忽略的东西正好是使那个宇宙对我们来说是可能的事物,或者是使我们有可能从我们的“感官刺激”———意图的、价值的和指称的“综合”工作———构成那个宇宙的事物。一句话,没有价值,我们就没有世界。虽然工具论否认这一点,但是工具论本身也是一个价值系统,尽管是一个病态的价值系统[。1]不管你同意还是反对这段话中的某些提法,但是其主旨恐怕大家都会接受。这就是对人类而言,价值是…  相似文献   

3.
在复数的“我们”与被排斥的“他人”之间——美洲的土著与诸人种群体阿马里尔·钱纳迪美洲人种的混杂性在《我们与他人——法国人关于人类多样性的思考》一文中,茨维坦·托多罗夫提出了下述问题:“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对待不属于我们同一群体的人?”[1]对于研究能促...  相似文献   

4.
"生命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研讨会”于 2 0 0 1年 4月 2— 4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杭州市政府及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共同资助。出席会议的代表近 1 70人 ,其中外国代表约 2 0人 ,大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伦理委员会委员。国内代表来自遗传学、伦理、法律、宗教、新闻媒体、国家部委等有关方面。会议围绕以下六个议题展开 :保护人类基因组———关于人类基因组与人类权力的全球宣言 ;人类基因组研究与全球和睦 ;人类基因与基因专利 ;人类基因组研究与人类尊严 ;“基因恐慌症”和“基因祸害” ;基因与我们———生命伦…  相似文献   

5.
萌萌 《现代哲学》2006,(3):92-99
该文关注“曾经”与“承诺”—“复仇”与“拯救”如何相关特别是如何转换的“记忆的政治”。问题的背景是苦难:作为存在论或现象着的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它是人类唯一可以普遍面对神、面对政治的“救赎地”,而不是“弥撒”中可以流逝的将来时,或在“复仇”中永远走不出的过去时。这里重要的是记忆形式的时间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曾经”不是无生命力的过去压力(如尼采所批判的和本雅明所清理的);也不是简单转化为复仇的有生命力的权力意志即强权政治(如尼采所一厢情愿的);而是走出复仇的拯救———即走出过去时的———“记忆”中的“曾经”的“承诺”。但事实上,它已不能由西方文化的特质独立承担了。  相似文献   

6.
沈湘平 《哲学动态》2023,(1):13-24+126
在现代化过程中,关于“作为方法的亚洲”和“作为方法的中国”的讨论实质上是强调从“世界作为方法”到“世界作为目的”的转变,凸显了“非西方”世界的主体性及其建构。然而,无论是“以世界为方法”还是“以世界为目的”,在根本处都是存在无忧的。“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实质是“人类何去何从”,人类面临整体性生存危机,亟需我们转向“人类”的叙事。当今时代,个体与类一定程度上已互为本体,“人类”必须同时作为“目的”和“方法”。“以人类为目的”意在凸显群体、个体的主体地位,它与那些不“以人类为目的”而只是本能地“以自己为目的”的狭隘个人主义、民族主义、地域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当今时代人们更需要自觉地“以人类为方法”。作为方法的人类,意味着一种人类整体的视野和情怀、人类共同主体的自觉、人类原则高度的规范。中国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主张,都贯穿着“人类”逻辑,是“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为天下”的智慧结晶,是既“以人类为目的”又“以人类为方法”的行动方案。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增强民族性及其对人类性的贡献,而是要自觉地加强基于人类性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主体性视角,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沙文主义”的区别。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受着两种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从而形成人的主体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否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主体地位,而一概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反对的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自然采取狭隘实践态度的“人类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8.
什切潘斯基(Jan Szczepański)博士,是波兰科学院副院长。在本文里,他试图总结一种所谓关于“他人”的通俗哲学,从而提出一些关于人、人性的新看法。他认为,他人是我存在的条件,离他则无我。反之亦然。在我与他之间有一种“中间”关系,即他称之为“奇怪的空间”。人之善恶并不是天然就在我或他之内,而是在于这个地处我与他当中的“奇怪的空间”之中。作者进而提出三个世界论:外在的物质世界、内在的精神世界以及在这二者之间的“中间”世界;后者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而是“社会性的”,因此又称为社会世界。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都来源于此。三个世界——人类存在的三个方面涉及人的生活的全部范围。一个完人是善于处理这三方面关系的人。作者又认为,人需要全面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否则,就不能全面理解自己的人性。可是,人的内在世界(对他人)是密封着的,看不透的;所以,作者得出结论:人从来就不能够采取完全人性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什切潘斯基的“中间”世界论,使人想起马赫和詹姆士的非心非物的“中间东西”。两者似不无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圣诞节祝词     
圣诞节年年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喜乐,因为在这个节日上我们纪念“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住在我们当中”。(若一,14)“他充满恩宠和真理”。(同上) “他为了我们人类,并为了我们的得救,从天降下,他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体,而成为人。”(信经) 自有生命的神,成了血肉的人。创造世界的主成了拯救世界的主。“这是上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是一件奇事!”(窦廿一,42) “请看,你的救主来了!”(依六十二,11。) “到那一天有人要说:这是我们所期待的拯救我们的天主;这是我们所依赖的上主,我们要因着他的救援而欢欣鼓舞。”(依廿五,9)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2,(11)
一、他人幸福则己幸福“先为他人着想”是我们立正佼成会全体会员的共同信念。从人之常情来说,一般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争取自己的幸福的人无可非议”,而“先为他人着想”恰恰是与此相反的一大信条。它是我们所依据的《法华经》的精髓。《法华经·法师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n examination of a clinical case in which severe demands on the analyst were made to bear silence and trauma unprocessable by the analysand. This discussion draws on the work of Coltart and Ferenczi to consider the demands of such work on the analyst.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s of trauma are also considered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case.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We measured human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s for eleven angular frequency filters using a forced-choice procedure in a supra-threshold summation paradigm. Each of the eleven functions of 17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as measured 4-9 times among 12 observers.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arbitrarily selected filter phases, maximum summation effect occurred at test frequency for all filters. These result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narrow-band angular frequency filters operating in human visual system mostly through summation surrounded by inhibition at the specific test frequency ranges. Our previous suggestion (Simas and Santos, 2002), arguing that summation for the higher angular frequency filters should occur if background angular frequency contrast were set to a maximum of 5 times the test frequency threshold, was supported.  相似文献   

17.
18.
19.
Contrast, induction, facilitation, suppression, and conservation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Ten rats received all of their water in daily 1-hr sessions. Following a baseline phase in which lever and water spout were freely available throughout each session, subjects were trained to press the lever for water on mixed schedules composed of two alternating components. Each component gave access to water for a fixed cumulation of drinking time every time the rat cumulated a fixed amount of lever-pressing time. Changes in one component produced contrast and induction effect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with respect to both lever pressing and drinking in the unchanged component. All schedules facilitated lever pressing relative to baseline. All schedules suppressed drinking relative to baseline, even though contingency sessions allowed ample time to perform the baseline amount of drinking. The entire pattern of results was predicted in quantitative detail by assuming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a dimension apportioned to lever pressing and drinking is conserved between baseline and contingency sessions. Conservation theory was shown to predict several effects produced by simple fixed-ratio schedules, and was compared favorably with probability-differential (Premack, 1971) and response-deprivation (Timberlake and Allison, 1974) theor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