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6月21日晚22时左右,突然接到香港城市大学范瑞平教授发来消息,恩格尔哈特先生几小时前因病在美国逝世。我随即先于瑞平教授将这一噩讯转告给东南大学的孙慕义教授。因为当时我想到的是,范、孙两位教授都是将恩格尔哈特先生的著作翻译成汉语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学者。一定程度上说,恩格尔哈特教授的生命伦理学理论和思想在中国大陆学界的传播和影响,发端于2006年范教授翻译的恩格尔哈特所著《生命伦理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在大陆的出版发行,很  相似文献   

2.
应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邀请,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当代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博士(H.Engelhardt)由范瑞平博士陪同,于1999年5月30日至6月3日访问上海,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恩格尔哈特就生命伦理学术文化、生命伦理学的进展、高技...  相似文献   

3.
正与恩格尔哈特先生相识,得益于范瑞平、罗秉祥及其香港同仁于2011年在香港浸会大学组织的"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暨中美生命伦理学暑期研讨班"。恩格尔哈特先生的学者气质和学术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折服。期间,我作为军队学者做了《军事生命伦理探析》的发言,提出建构适合中国本土实际的军事医学伦理学的设想。对此,恩格尔哈特表示极为赞同。会后,我们彼此又进行了深入交流,感觉学术理念和学术观点颇为相近,都倡导应当基于文化差异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恩格尔哈特在生命伦理学转向的理论成因,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以恩氏为代表的当代基督教生命伦理学的学术状况。在将"门槛时代"概念介绍到生命伦理学领域之后,恩格尔哈特指出基督教神学—哲学史中存在的推论式理性是造成今日世俗化生命伦理学的原因,为了克服推论式理性并在一个后基督教世界恪守建构基督教生命伦理学,他转向具有礼仪、默想、思索性知识传统并强调与上帝神秘联合的东正教。  相似文献   

5.
本次研讨会于2011年12月9日~11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医学与哲学》杂志(大连)、《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西安)、《中外医学哲学》杂志(香港)、《医学与哲学杂志》(美国)和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承办.恩格尔哈特(H.T.Engelhardt,Jr.)、李义庭、陈晓阳、赵明杰、王明旭及笔者六位教授组成会议学术委员会,曹永福博士担任会议秘书长.笔者认真聆听和参与了两天的会议发言和讨论,做了会议总结.受到会议发言和讨论的启发,这里有一些感想和评论,借助《医学与哲学》提供的机会与读者们交流一下,作为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道德的多元化———就《生命伦理学基础》与恩格尔哈特的对话李一平在1996年的美国哲学联合会隆重的东部年会(亚特兰大,12月27-30日)中,有一个专题讨论会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这就是由美国社会哲学研究学会组织的针对恩格尔哈特(H.Tristram...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方针和政策,2008年12月27~ 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东北林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德性伦理与个人品德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6月21日将近凌晨,范瑞平教授发来微信,告诉我,恩格尔哈特教授几小时前仙逝。虽然我已知恩格尔哈特教授患病多年,并一直关注着他的病情,不时地打听着,但听到瑞平教授传此噩耗,一是感到有些突然,二是感到悲痛和不舍。很早就知道恩格尔哈特教授的大名。1995年春,我到长沙,时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的王一方教授送给我该出版社刚出版的恩格尔哈特教授著作《生命伦理学基础》(范瑞平译),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恩格尔哈特教授,并  相似文献   

9.
敬悼吾友     
正今天最难过的是听到老朋友恩格尔哈特(H.Tristram Engelhardt,Jr.)昨天(2018年6月21日)在美国逝世的消息……Tris是生命伦理学界的最重要建构者,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8年他来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为生命伦理学国际会议担任主题演讲嘉宾的时候。在见面前早已拜读他的大作,他的《生命伦理学基础》(tion of Bioethics)一书是很有哲学深度和广度的著作,是我最推崇的生命伦理学巨著,也是我常在课堂上用的一本基本著作。我的学生不但都听到过他的观点,也常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27~2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及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于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两岸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大家围绕"中国传统伦理与家庭道德"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16日至18日,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浙江财经学院与浙江省伦理学会承办.来自中直机关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思想宣传部门的170多名伦理学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员大会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常务理事、会长、秘书长、副会长等并围绕"中国伦理学三十年"这一主题展开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拟于2016年6月22日~24日在香港举办第十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22日报到)。会议学术委员会由罗秉祥、陈强立、张颖和范瑞平组成。本次会议的重点课题是:(1)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如,何为"中国生命伦理学"?何为"建构"?如何"建构"?);(2)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特殊理论问题(如中西方伦理理论关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27日至29日,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之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尔哈特开创性地提出了程序性的俗世生命伦理学。他是一位自治论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者、共同体主义者与绝对主义者,但提供给世人最小的伦理学。他与当代诸多学者既在学术上背道而驰,但有时又有相通之处。他的思想对我国本土化生命伦理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27~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莱顿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牛津大学的查理斯(D.Charles)教授、莱顿大学的德哈斯(F.A.J.de Haas)教授、乌德勒支大学的泰勒曼(T.Tieleman)教授、北京大学的吴天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玮副教授、山东大学的谢文郁教授、希腊学者柏内塔杜(M.Benetatou)教授(因病未能赴会,由浙江大学的陈玮博士代为宣读论文并作相关评论)、北京师范大学的廖申白教授等八位学者先后作了报告及相应评论。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东南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医学伦理学专委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协办的"中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科研伦理素质、医学伦理学教学能力第二期培训班",将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南京举办,现将会议相关事宜通报如下,并诚挚邀请您积极参会。1.此项合作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国际中心资助的匹兹堡大学中国科研伦理项目联合主任Michael J.Zigmond博士及Beth A.Fischer博士与中国南京东南大学孙慕义教授共同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恩格尔哈特教授的相识,缘于1997年范瑞平教授提供的一次机会。是年5月初,我因帮助女儿在美国伯明翰安家,在经过几天忙碌稍有眉目后,应瑞平教授之约,到休斯敦商谈办一本以沟通中国与世界医学伦理学研究成果的杂志。正是这次机会,我认识了恩先生(我习惯这样称呼他)。5月6日上午到达休斯敦稍做安置后,瑞平下午就领我至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所属的医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拟于2018年5月16日~18日在山西省晋中市万豪大酒店举办第十二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16日报到)。研讨会由《医学与哲学》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协办。会议学术委员会由罗秉祥、陈强立、赵明杰、王明旭、范瑞平、张颖、王洪奇和邓蕊组成。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3日~7日在印度尼西亚日惹苏南卡加大学酒店举行的第九次亚洲生命伦理学大会:"亚洲生命伦理学:自然和谐的健康美好生活",由亚洲生命伦理学委员会(www.eu-bios.info/ABA.htm)、印度尼西亚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印度尼西亚科学研究所以及苏南卡加州属伊斯兰宗教团体共同举办.本次会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伦理学第三次生命伦理学圆桌会议.现将大会论文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市伦理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伦理学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探讨了伦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历史背景及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伦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热点问题,推进伦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具体方法和可行方案.现将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