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与安全是当今学术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安全始终是有序的人类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全球化则被经常用来说明当今世界上正在加速推进的一些趋势。全球化这一概念涉及许多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变化,已经有很多专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作了这样那样的概括。作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全球化发端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中各个独立的实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日益深化和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的过程。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但迄今…  相似文献   

2.
浅议批判继承传统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待传统的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必须面对和不断解决的问题。因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家什么民族的人民,他们所由以成长的思想意识氛围或者说精神文化环境,都是在他们生前就已经由前代人创立并形成了的,这就是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也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都要受到这种氛围或环境的浸染,在这种浸染中发育成长。正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赖以生存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一样,他们同样不能自由选择自己所由以发育成长的思想意识氛围和精神文化环境。当然,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又不可能完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些交流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的领域,同样,全世界不同的文化也在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渗透。在这一过程中,非文字性的符号图案,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之间无障碍沟通的桥梁。城市标识导向系统中的符号形象,作为传承城市文化和城市意象的重要战略部分,通过与城市特色产生共鸣,赋予一个城市独树一帜的个性,让停留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受到独特的城市文化底蕴。以景德镇为例,研究城市文化符号与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之间的丝丝联系以及标识符号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冰雪文化是辅以现代工业先进的技术、审美艺术的提高和日渐完善的文化体系三方面共同打造的,不管是人们对艺术欣赏的极致追求、沉浸式艺术模式的体验快感,还是人们自觉意识到冰雪文化精神的内涵,这些都跟现代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而动漫元素的加入给了黑龙江冰雪文化一个吸纳和创新的机会,为带有黑龙江冰雪文化的作品创作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当今无疑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从人类历史上看,最早、最成功的全球化应该是宗教的全球化,而不是经济的全球化.然而,过去却很少提及宗教的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无一不经历了全球化的历程,跨越了地区、种族与文化的界限,最终形成了具有普世性的世界宗教.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宗教全球化的历程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早期的全球化是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政治扩张,近代以来更是依靠殖民全球的霸权势力,才使基督教从欧美传播到更广泛的亚非拉地区.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基督教在全球的发展又有哪些最深刻的变化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历史与宗教学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在2002年出版的新著<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到来>(The Next Chris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解说.  相似文献   

6.
赵跃 《孔子研究》2015,(2):153-158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流使儒学置于一种跨文化语境中。我们要以更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儒学,从文化传承维度、文化对话维度和文化渗透维度推动儒学研究与传播。文化传承维度主要从文化的纵向发展出发,挖掘文化主体的内部驱动力;文化对话维度主要从文化的横向发展出发,分析文化主体的外部环境;文化渗透维度主要从文化的立体层面出发,探讨文化对不同层次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不再评判社会何谓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否依然存在,抑或他们如今正消失于体现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混合的一个广泛的“文化中产阶级”之中,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理解从来并非易事。然而,在年代上毋需追溯到很远的过去,知识分子肯定是存在的。不管他们是否认同为权力服务的倾向,也不管他们有否(甚至是英勇地)实现自己的特殊品德的历史使命感(从苏格拉底到焦尔达诺·布鲁诺,以及兰波、维特根斯坦或者奥韦尔,不乏各种不同模式),知识分子无不确立了某些特殊形态的不稳定行为:得到承认的愿望,权力意志,自命不凡,自我惩罚式的苦行主义。如果说他们…  相似文献   

8.
张光鸿 《现代哲学》2000,(1):97-101
文化全球化是历古而常新的话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历时性上看,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其实现方式主要是传承和创新;从共时性上看,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冲突和融合。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文化全球化是过程和趋势的统一,是文化整合和文化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文化创新的三重权力价值认同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化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共生和不同文化间的双赢,同时在文化共生的力量博弈中获得尽可能多的集体认同,其核心是文化中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即解决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通过自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扩散,把我变成我们,确认我们的共同身份;同时,又通过自我的文化价值体系,把我们同他们相区别。因此,  相似文献   

10.
医疗保障制度全球化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 ,也是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 ,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 ,全球性投资规范化 ,跨国公司日益强大 ,经济贸易频繁往来使得经济全球化。随着人类文化行为和文化创造超越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分歧 ,打破时空、种族、地域限制 ,排斥文化霸权主义同时 ,唾弃偏居一隅、抱残守缺观念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揭示文化共性 ,走向文化全球化[1~ 4 ] 。经济与文化全球化不但影响世界的历史进程 ,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1 世界经济、农业劳动力比例与医疗保障制度三者之间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移民、技术、资本等都在迅速流动,世界各地的文化得到极大程度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不仅没有形成趋同性,没有形成一个同质的世界,反而使地方性越来越突出,形成了一种本地文化兼具其他文化特性的"杂交性"文化。同样川菜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其兼容并蓄的特点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它吸收了各地不同的烹饪方法与食用方式,采用不同地区的食材、调味,不断地创造出适合其他地区人们的口味,形成了具有"杂交性"的新派川菜,成为了世界美食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近年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就中国总的情况而言 ,人们对于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研讨甚多 ,同时也对其与国际政治关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是 ,对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的关系的探讨 ,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 ,都相当不够。而这个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们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中 ,既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 ,又保持并发展民族文化的特质 ,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 ,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一一般说来 ,经济全球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 ,以发达国家为…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过程,而且是文化活动全球化的过程。他们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必然带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时代的今天,重新审视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老调重弹而又值得旧话重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理论,特别是儒学在东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起不同作用的梳理、厘定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儒学与现代化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通的一面。儒学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大体是随着东亚现代化的启动、发展而由现代化的阻碍力量发展成积极的推动力量。既使在东亚现代化之初,儒学传统也不曾完全地退出历史舞台,儒学在东亚国家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之间广泛的互动交往、交流、对话,儒学将在面对更多挑战的同时,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而,儒学在东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进程中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东亚社会转型、文化现代转换中积极创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文化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隽鸿飞  郭艳君 《学海》2001,(4):123-126
一“全球化”这一概念所指涉的是全球各地域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赖的态势。人们在谈论全球化的过程中 ,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在人类文明产生之时 ,不同的人类共同体是散居于世界的各个地区。而且由于生产的落后和地理的隔绝 ,不同的人类的共同体的生活基本上是封闭的 ,交往仅限于相临的共同体之间 ,而且其目的往往是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因此 ,马克思称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但随着生产的发展 ,人类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 ,交往的方式亦发生了变化 ,战争逐渐让位于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变化是具有决…  相似文献   

16.
施媛媛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7):1108-1117
全球化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 开阔了人们视野的同时, 也造成了认知负担, 进而可能引发对外文化群体的抵触情绪和排斥行为。多元文化经验的普遍性和两面性突显了对其进行合理管理和灵活应用的重要性。然而, 现有的文化能力的理论大多在全球化研究早期提出, 已经无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化。在文化会聚主义理论框架下, 将文化视为动态发展的系统, 建构以元知识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能力模型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化问题。新模型的效用检验计划从文化知识管理和群际接触应对两方面检验多元文化能力在跨文化合作情境中的效用与机制, 以期为全球化环境中个人与组织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传统的固有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激烈的冲击,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愈加激烈,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艺术,在这种多种文化相互交织又相互融合的复杂环境下,必然要面临着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传播的文化适应问题。要适应的不仅是某种单一的文化,而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形势、新要求,是对时代的综合把握能力。只有将国际形势、时尚发展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建构中国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才是设计真正的"文化适应",我们的设计才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削弱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使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植根民族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追溯江南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历史,调研江南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研究其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精神全息论     
“生物全息律”①和“宇宙全息律”②的提出为我们解开精神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什么我们能相互理解、产生共鸣?为什么考古学家根据古代的一块陶片就可以发现当时的文化形态、精神面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精神也存在着同样的全息律。简单说,精神全息律是说精神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包含着相同波段的信息,故谓“全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部分已包含着整体,二者是等价的;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产生共振效应,相互识认。从思维的结构来看,人们都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式。不管那个时代、那个认识层次上的人都遵循着大致相同的思维程序:简单→复杂、个别→一般、现象→本质。不管他们所认识的对象有什么不同,他们所运用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却是一样的,即:运用概念、判判、推理所进行的归纳、分析、演绎或直觉等,即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相同的。简言之,一切个体包含着相同的思维结构信息,这可  相似文献   

20.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既有在目标任务一致、范围对象一致、策略方法一致等共同点,也有结构性质不同、功能不同、操作方式不同的区别。它们的关系表现为;在某些方面直接同一,二者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结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从一个新的角度扩展了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域,是对统战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同时,毫无疑义地对统一战线工作给予有益的促进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