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何谓道德?从“异乡人”的视角看,该问题除了指向“我们”世界的“伦理内核”外,还指向“我们”世界的“我”之道德自立的“道德内核”.“伦理”一词的古希腊语义及拉丁译读表明,伦理与人之居息的“本土本乡”及其共同生活紧密相关,道德更多地关涉“异乡人”的视阈.何谓道德的问题涉及伦理与道德相互化约的两个视角.“本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伦理统一道德的路线.“异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道德化约伦理的路线.然而,“何谓道德”之问在“异乡人”的视角上凸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明了区分伦理与道德对道德哲学的重要性.在文明史上,道德之问以两种方式敞开“异乡人”的视角并使伦理不再是一种直接的经验性习俗:其一,与灵魂放逐的“神话”有关;其二,与宗教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有关.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由此分为“传统”与“现代性”两种类型,它们涉及道德范畴的问题层次和语境分殊.透过“异乡人”的目光,一种思想的警醒和心灵的自由导向如下设“问”:在道德问题的时空坐标中,到底什么紧要?对于“我们”的世界遭遇的现代性道德危机而言,两大难题的应对最为紧要:一是道德自由问题;二是伦理认同问题.两者的解释循环将使道德之“问”引领人们走向更为健全的道德自信.  相似文献   

2.
杨国荣 《哲学动态》2023,(2):5-12+126
“非常伦理”既与“应当做什么”和“应当如何做”的一般伦理问题相联系,也关乎“日常”与“非常”之辨。“非常伦理”和“日常伦理”都关涉伦理学的一般特点,包括德性与规范之间的统一。以“非常伦理”为关注之点,其意义不仅无法与一般的价值原则和普遍的道德规范相分离,而且涉及这些普遍原则的具体落实。在伦理学上,原则的普遍性和原则的落实,关乎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不管是日用常行,还是日常生活之外具有不确定性的生活领域,都需以普遍价值原则为引导。判断一种伦理原则的正当与否,不仅需要视其价值意义,而且应当同时关注其正面的价值意义是否得到具体落实。从行为过程和道德规范的互动来看,广义上的行为制约还关乎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不管是权力还是权利,都既与日用常行相关又超乎日用常行之外。以伦理学为视域,人类不仅需要约束权力,而且应当约束权利。在更广的意义上,“非常伦理”中的“非常”关乎科技领域,“非常伦理”则相应地需要讨论其中的伦理问题。科技活动既与人的日常存在相关,又不限于人的日用常行。通过对人体增强、人工智能的分析,可以更进一步理解“非常伦理”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学的三个理论焦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所争何事 ?在西方环境伦理学界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保护自然这一伦理义务的最终根据或基础究竟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的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回答是 :对他人的伦理义务。那么 ,为什么人只对人负有伦理义务呢 ?答曰 :人是惟一的目的存在物。到目前为止 ,康德的这一论证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的理论基石。由于担心人类中心主义所理解的这种环境伦理不足以约束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 ,许多学者试图另辟蹊径 ,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具“刚性”的伦理原则 ,用于指导人们调节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世界缺什么?这一问题的真义是:“我”成为“我们”的精神世界缺什么?缺“伦理”,缺“本性上是普遍的东西”的伦理!这一缺失历史地根源于对人类文明原初经验和童年记忆的误解和误读,因而必须进行中西方民族精神发展的宏大叙事.苏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腊文明的集体记忆,作为一次伦理事件,其深远精神意义使它成为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忆;“制礼作乐”的西周维新是中华民族的原初经验,礼崩乐坏是中华民族的童年记忆.带着“伦”的世界和“神”的世界的原初经验和童年记忆,中西方民族开启了各自的精神之旅.20世纪初,中西方哲人以不同的话语形态和问题指向诞生了同一个文明觉悟,这就是“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学会伦理地思考”的“伦理觉悟”.行至当代,中西方民族、中西人的精神世界“同是天涯沦落人”,面临同一个难题:伦理缺失,伦理家园失落.由此,“我们如何在一起”的道德追问,便演化为“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追寻,最后演变为一场关于人类文明前途的信念危机:“我们能否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前途的高度责任感 对伦理教育问题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他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伦理教育的困难“在于,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导工作在人的感情生活中变得这样有力,使它的影响能顶  相似文献   

6.
神学浅议     
一什么是神学?什么是神学?圣安瑟伦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神学是寻求理解的信仰”。这一定义有助于我们了解神学的本质。首先,这一定义表明神学是信仰的活动。就是说,神学是一个以信仰为中心的活动。因此,我们有理由承认,神学应当发生在信仰团体中。所谓信仰团体,是指彼此生活在一起,并有共同信仰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疾呼“伦理制度学”的建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疾呼“伦理制度学”的建构唐能赋(西南师范大学)“伦理制度”是指人类道德生活中的各种人伦关系与道德活动方式的稳定形式及规定规则。“伦理制度学”就是研究人类道德生活中各种人伦关系与道德活动方式的稳定形式及规定规则的科学。是一门强调“道德立法”,把...  相似文献   

8.
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关于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论断具有丰富的内涵 ,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 ,必须弄清以下几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一、什么是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研究社会历史 ,揭示了这样一个客观的朴素的真理 :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组成的 ;人是一种有机生命体 ,人要生存必须吃、喝、住、穿 ,所以提供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9.
人类基因工程和对未来时代的责任(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邱仁宗基因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或基因治疗)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行动影响未来世代的一个例证。在我们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以前,应该首先讨论我们为什么和怎样利用遗传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传统——关于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的一点思考罗国杰怎样对待传统?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怎样对待传统道德,这是我们在文化问题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伦理学研究中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传统”一词,从字源意义上来考察,不论在西方或中国,都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