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维杰 《心理科学》2015,(3):757-761
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符号范式、联结主范式和具身认知范式的演变。认知心理学范式演变折射出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式转变和对人的心智探索的深化,同时也反映出关于身心关系实现了从传统的身心二元对立到当下身心一体论的超越;对其文化反思是引领心理学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进程更趋合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明 《心理科学》2001,24(1):116-116,101
科学文化心理学,拥护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心理现象的自然特征方面,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依赖于实证与数据,试图建立一门像物理学那样具有客观性与精密性的统一的心理学学科;人文文化的心理学,拥护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和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注重人的整体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征方面,采用非实证的研究方法。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既冲突又对立,贯穿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从个体主义到文化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向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万年 《心理学探新》2006,26(2):18-21,91
西方心理学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即个体主义和文化主义。文章拟以库恩的“范式”为标准,阐述西方心理学个体主义范式到文化主义范式的演变,剖析二者的基本观点及其优势和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两者整合的构思。  相似文献   

4.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兴贵  郑雪 《心理科学》2002,25(6):744-745
1 引言人格在心理学史上是唯一建立在几个不同的范式之上的领域。目前西方人格心理学正处在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不仅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依然活跃 ,而且产生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就该领域的新近动态做一概览与述评。2 人格心理学经典范式的地位及新进展  心理分析、特质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近年来 ,这四种范式都已扩展了各自的领域。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是新繁衍出的范式。2 .1 心理分析在众多的反对声中 ,心理分析的范式已经由轮椅上的沉思进化为一个实证的研究领域 ,尽管各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的描述和…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认知范式创造性心理学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运演与转化上,排斥价值性研究。而人本范式创造性心理学将研究重心放在个体的人性建设上,从根本上实现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整体性转型。本文对人本范式创造性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主要观点、方法论思想、影响及局限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自1879年独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一直存在着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心理学成为了一门学派纷争、理论对立、组织分裂的学科。该文着重分析了心理学的两大研究范式间和科学主义心理学本身中所存在的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希望借此能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整合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叶浩生 《心理学报》1999,32(3):349-356
金布尔的研究证实西方心理学中的“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倾向的存在。科学主义的盛行和对经的不满与反动,实证主义,现象学和释义学的影响,学派和组织的门户之见是心理不中形成两种文化的主要原因;自然科学模式与人文科学模式的对立,方法中心对问题中心,价值中立说对价值负荷说是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对立和分裂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土心理学特征论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土心理学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取向人文性;文化契合性;范式多样性;内含普适性;心理学研究独立化和自由化的表现。其中文化契合性是主导特征。  相似文献   

9.
生态心理学之界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易芳 《心理学探新》2005,25(2):12-16
生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生态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狭义生态心理学的两大理论核心是以巴克为代表和以吉布森为代表的理论范式,其他人的思想都基本上在整合和延伸他们的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可以把狭义生态心理学初步界定为: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  相似文献   

10.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心理学范式竞争与演进的历史:古代"四方"文化范式呈现相互竞争的态势;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后,分析理性哲学范式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最后,该书中外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是解决当前心理学范式困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心理无意识研究在记忆、学习和思维等领域的兴起,内隐时间认知也逐步成为时间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探究内隐时间认知的四种方法:分离范式、序列学习范式、表征动量范式和计时分布相关范式,指出内隐时间认知实验范式在无意识时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也是有相当前景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的整合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荣双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3,26(2):349-349
1 心理学不统一或分裂的原因  一是笛卡尔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二元论将学术理论观点分为客观与主观以及质化与量化等等。这样对立的区分模式在心理学中已成为一种思维和研究定势 ;二是心理学领域中存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金布尔发现心理学中存在五个与之相关的对立范畴。沃特森则认为有 18个 ,黑特认为有 12个。我国的研究者指出这些对立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模式对人文科学模式和价值中立对价值负荷说等方面的对立。表层研究与深层研究的对立以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研究等方面的对立 ;三是方法论的对立。实证主义和现象学…  相似文献   

13.
论主客同一的心理学研究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张扬的是人有别于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洞察的“内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彭运石  谢立平 《心理科学》2006,29(3):763-766
本文考察了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与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张扬着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体现的是人作为自然物的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现象”,试图以实证方法揭示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外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范式”(Paradigm)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一个科学哲学的概念 ,它是特指某一科学家共同体所一致拥有的哲学信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心理治疗领域 ,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范式 ,著名的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治疗等四大范式。如果不是作严格的界定 ,迄今为止 ,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心理治疗范式 ,远远超过数百种。心理治疗范式多元的局面 ,是由心理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从科学发展史看 ,成熟的学科在同一时期典型的只有一种范式 ,像心理学这样范式多元的局面并不多见 ,原因既在于心理学本身发展的不成熟 ,学科形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两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两者均产生于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但由于它们所批评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导致两者在对人的作用和意义的解释、方法论主张和环境观三个方面上存在诸多对立。本文在论述这些对立的同时也将从文化进化、基因文化协同进化及文化神经科学三个视角探寻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中文化转向大潮中的两个耀眼的新星。理论界在两者的关系上有三种倾向:文化心理学是本土心理学的一种特例;本土心理学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两者属于类似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对文化的态度、研究范式及方法取向、关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等方面的相似性与共通性,试图说明这两者所显示出的合流趋势,是殊途同归的两支心理学支流。  相似文献   

18.
张百春 《世界哲学》2017,(1):138-146
在霍鲁日自己的哲学思考中,他从一开始就有对个性的直觉,并始终尝试把个性当作一个需特殊对待的哲学核心概念。霍鲁日把欧洲思想史上对个性的理解概括为两个范式。神学的个性论范式把个性完全归于神,人的使命就是追求个性,成为个性。人学的个性论范式把个性归于人,但最终却使得个性远离了人。在神学的个性论范式里,个性概念是明确的,但是在人学的个性论范式里,个性概念是模糊的。个性是霍鲁日创立的协同人学的核心概念和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9.
心理治疗有两种不同的范式:科学主义治疗范式和人文主义治疗范式。前者主要由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诸种治疗形式所构成;后者则包括当事人中心疗法、存在疗法等。两种范式在人性观、心理诊断、治疗关系、治疗方法和治疗目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两者整合的构思,以期裨益于心理治疗实践。  相似文献   

20.
道器之辨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形成了三种理论范式并实现了范式转换,即从汉唐宇宙生成论范式下的"道先器后"说转换为宋明本体论范式下的"道体器用"说,进而在明清之际转换为生存论范式下的"治器显道"说,而生存论范式开启了人文主义视野和趋时更新的开放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