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前国内外关于医师职业精神尚未有一个准确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其研究也面临诸如医学价值道德观念等问题。医师职业精神培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医学生,对医务人员的研究较少,且只在宏观上提出了建设意见,未涉及微观措施。医师职业精神的测量与评估也较为困难,国内研究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关于医师职业精神尚未有一个准确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其研究也面临诸如医学价值道德观念等问题.医师职业精神培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医学生,对医务人员的研究较少,且只在宏观上提出了建设意见,未涉及微观措施.医师职业精神的测量与评估也较为困难,国内研究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的发表,使医师职业精神概念被熟知。但一些医师或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的提法和“患者利益至上”的表述及其内容都存在理解上的隔膜。其原因在于医师职业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神,它是医学职业历史演进的缩影,也是一种医学专业建制的结果。所以如果不能从历史进程的角度,仔细审视源自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职业如何经历行会自治、专业化阶段和现代化挑战的发展,就难以理解医师职业精神究竟何为。

  相似文献   

5.
通过论述医师职业精神的特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分析当前影响医师职业精神构建所需的诸如社会、环境、法律等外部环境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得出结论为:构建医师职业精神,仅靠医师群体的自律和行业自省,而忽视社会、体制和法律等外部环境对其影响作用和保障作用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社会、法律、医院以及医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第二次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商定,为了促进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的深入,推动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启动医师职业精神的研究,并制定了“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包括大样本的人群调查,即医师和患者两个人群的问卷调查;中美两国职业精神的历史比较;职业精神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医患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由哥伦比亚大学医学职业研究所(IMAP)和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分会主办、上海医学伦理学会协办的“中美医师职业精神高层研讨会”,于2006年11月3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及国内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前,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学者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研究室及相关学校的学者先后在我国的北京、西安、济南、上海就医学的职业精神的情况进行了考察,为这次会议作了必要的准备。提交此次会议的30多篇论文,分别从医学职业精神的涵义、医患关系和谐化、利益冲突、行业管理和自律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的发言一致认为,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医师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忠诚,它是医师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医师的职业精神要求医师至始至终都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20-21日,第三届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同时也正式成立了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非常明确的一点,这个中心机构虽然设在北医,但它实质是全国性质的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9.
医师职业精神是每个医师所必须达到并表现出来的一个基本胜任力,相应也是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医师职业精神的细化和评估是促进医师职业精神建设的基础,各种评估方法也是促进职业精神教育的基本工具。国外目前主要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估方法为伦理知识和道德推理检测,定性、定量的观察评价。观察评估主体包括自评和不同来源的他评。结合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选用合理的职业精神评估方法,可为国内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和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调查四川大学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风险"、"医院管理和利益冲突"三方面的认知,并与患者认知比较,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认知现状,以及与患者的差异。结果显示,医学生和患者在上述三方面总体认知相近。  相似文献   

11.
调查四川大学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风险”、“医院管理和利益冲突”三方面的认知,并与患者认知比较,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认知现状,以及与患者的差异.结果显示,医学生和患者在上述三方面总体认知相近.  相似文献   

12.

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方法日益多样化,其中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可直接观察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表现,成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介绍了基于工作场所评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对医师职业精神评价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代表性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研究发现现有基于工作场所的职业精神评价方法和工具可分为基于观察的评价与基于记录和积累证据的评价,且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分析认为基于专业实践活动的评价和智能评价技术将成为未来医师职业精神基于工作场所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专业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都本源于医学,基础都是医学。二者不是同时出现的。在很长时期内,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师的个人品德的面貌面世的,医学的宗旨和使命,是通过医师的执业动机与态度表现的,两者的使命和主旨内涵是同一的。但医学伦理学不能等同于医师专业精神,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性能和发展医学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蕴藏于医师专业精神中。两者的差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医学伦理学与医师专业精神的矛盾和纠葛。医学伦理学旨在“言”,医师专业精神旨在“行”,医学伦理学有赖于忠于医学职业操守的医生的实践。“言”与“行”的统一,好医学目标的实现,是两者的理想归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患者(或其家属)的问卷调查,系统地了解患者对医师职业素养要求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职业责任感是目前患者对医师职业素养的首要诉求,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是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医师职业精神建设的重点应当适时转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患者(或其家属)的问卷调查,系统地了解患者对医师职业素养要求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职业责任感是目前患者对医师职业素养的首要诉求,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是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医师职业精神建设的重点应当适时转移。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在社交网站上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模糊已导致了伦理和医师职业精神的诸多问题。从数字职业精神的定义与现状入手,探讨在线环境中医务人员不恰当的在线言论和网络行为对所在单位和整个医疗卫生群体声誉的影响,医患双方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可能造成的隐私泄露,以及因在线沟通造成的医务人员医疗实践和职业发展的困境问题。建议将数字职业精神的指导纳入相关法律和行业内部规范,并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以期应对互联网时代对医师职业精神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将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医师职业精神重大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目前中心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职业研究所(IMAP)的协助下筹集资金,初步决定每年资助6—8个研究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金额原则上为6.5万元/每年,至多不超过10万元/每年。最新消息已于2009年2月正式发布,也同时开始研究项目的申请工作。  相似文献   

18.
职业肿瘤医师的大局观是职业肿瘤医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全局意识.大局观是区别职业与非职业肿瘤医师的试金石.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是大局观的核心;因时因地、随机应变为大局观的灵魂;相互配合、和谐流畅是大局观的良好验证;自相矛盾、治疗无度是大局观的大忌.大局观的培养要从临床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获得.  相似文献   

19.
医学职业精神是以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产生和发展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时代性.当今,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出现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医疗公平等问题,医学职业精神也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从深刻认识医学职业精神实质的角度出发,联系当前医疗卫生的实际,分析阐述当代我国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德两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医疗体制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德国卫生体制和医院管理的一些思路、观念、运作方式等值得借鉴.通过分析德国医疗体制方面的特点,借鉴德国医疗体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医疗现状,对于我国医疗体制的完善和构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