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像是夹在书页中的一枚叹息,轻轻地翻转,便翻转了一个季节的变迁。多少往事,多少流年,仍在你的脉管里汩汩流淌,流淌着曾经的哀愁,曾经的消瘦——瘦了眼眸,瘦了心情,瘦了季节,瘦了流年,却仍伴随着揉不碎、拧不干的记忆,汩汩流淌。东风漫过树枝,如同纤纤的手指弹过琴弦,有一种音乐如同水的波纹一般在枝头蔓延开来。春,睁开惺忪的睡眼,眼波流转间,那娇媚的眼神,便在不经意间传递着一点点温润,最初,是一抹不易察觉的绿意,在山环水绕间一星星冒出,如同孩子嘟起的小嘴,惹人怜爱,惹起心底的温馨和  相似文献   

2.
细微之美     
细微之处,最易忽略,也最易遗失。然而,细微之处,看在眼中,便是风景;握在手心,便是花朵;拥在怀里,便是阳光。细微之处,透露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在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往往饱含着文明的底蕴,闪烁着人性的关怀,折射着生命的感恩,浸润着真爱的芳香,潜藏着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茶韵悠长     
茶,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茶香袅袅,茶韵悠悠,闲暇之余,总喜欢独坐一隅,静静体味茶的韵味。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撮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顿时上下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一片片的茶叶在开水的作用下,变成一簇簇嫩芽,齐刷刷地立在杯底,甚是好看。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  相似文献   

4.
哭和笑     
倔强的孩子在外面打架、游戏,吃了亏,受了损,一定咬紧牙关忍下来,不会在别人的面前流泪。但是当他回到家中,遇上自己的亲人时,想起在外面的委屈,一定会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倔强的成年人,也是一样,不论受了什么样的伤害,都善于  相似文献   

5.
从没有一种情感让我这般感动,从没有一种爱让我觉得像现在这般珍惜。我想用尽三生的韶华红颜雕刻下你的容颜,在心上。纵使几世轮回,就算是喝下奈何桥边的孟婆汤,也将你刻在心海,不相忘,只相恋。跨越沟壑万千,用我素手芊芊握住你的思恋。秋风瑟瑟,吹不落千里一线牵,你跋山涉水而来,我用心去等待,倾尽所有为你拨动琴弦,唱一曲红豆,舞一段思念。为爱。那夜的风不清冷,那夜的云不寂寞,在你的怀里,我的娇羞如同花儿绽放,交付与你,我的所有,从此恋你,爱你,今生,来世。京城的车载着我的深情似  相似文献   

6.
1朴素乃是人的底色,朴素的根底在于坦荡真诚。朴素的人不做任何的伪饰,他不遮不掩地向人坦露自己的本来面目。他的衣着,他的谈吐,他的表达,他的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都不是为了掩饰。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而且可敬。2人的朴素,源于自信。一个人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行事、  相似文献   

7.
冬天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子。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  相似文献   

8.
砚雪随感     
林辉辉 《天风》2005,(2):42-42
雪落,纷纷扬扬。 有人说落雪如画。南方的第一场雪,亲切、动人,也舒爽。 独坐于图书馆中,凝望窗外。寒风中的雪花,舞着飘逸洒脱的身形,或斑斓,或晶莹,形态万千。娇羞的身形在弥漫中扩散,拥抱着些许的悠然,点缀着失绿的枝桠,亲吻着斑秃的瓦脊,歌颂着造物主的奇妙! 我喜欢雪,她洁白无瑕,她灵魂不染而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我喜欢雪,她覆盖了城市的浮华和杂乱,带给人宁静安谧。雪是诗人心中酝酿已久的诗篇,读雪,读着短暂却充实美丽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透过阳光,很多尘埃,纷纷扰扰,像是密集的鱼儿,游弋在光束里。上下错落,有的飞升得很高,有的悄悄地落下。飞在树上,飞在云里,飞在光阴里;落在草尖,落在我的鼻翼,落在低开的花瓣和泥土上。这么微小,这么轻,这么不经我意的微尘。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喀那斯,对于任何一个旅行者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抵御其诱惑力的名字,在蒙古语中,喀纳斯是峡谷中的神秘湖的意思。其实,喀纳斯的魅力之所在,恰恰不是她的神秘,而是她的绝伦之美。我是由贾登峪徒步进入喀纳斯的,尽管那80公里险峻的山路间,空旷的河谷、葱郁的草原、悠远的雪山和茂密的原始森林,已  相似文献   

11.
朱熹提出《易》之本义为卜筮的见解,由此对程颐易学和义理学派提出批评。朱熹主张区分《周易》经传,提出易学发展阶段说。通过比较《周易本义》和《周易程氏传》,可见两者之异同。朱熹以象数、卜筮求易理,把义理学派与象数学派统一起来,从而发展了宋代易学。  相似文献   

12.
由“理”和“象”所昭示的两种不同思维形式出发,形成了解读《周易》文本的两大阵营——义理易学和象数易学。义理易学阵营中的王弼、程颐易学凸现了《周易》“理”世界的超越性,象数易学揭示了《周易》“象”世界对于彰明“理”世界的关键性。朱熹基于《易》本为卜筮之书的立场,既强调了“理”世界的超越性,又突出了“象”世界对于彰明《周易》“理”世界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13.
《二程集》易说虽不全是程颐之语,但仍是研究程氏易学的重要资料.其中不仅记录了《程氏易传》撰作与传习之情况,而且畅论读《易》之方,推重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易学,要求学《易》先识卦义卦体,并对《周易》经传之义理多作发明,堪与《程传》推阐相发.且《二程集》易亦颇有可以雠校《程传》者,亦颇有可增补《程传》对《易传》未加阐述之内容.  相似文献   

14.
程林 《周易研究》2004,(3):46-50
<易序>为朱熹著作<周易本义>中的一篇序文,但此文也被收入程颐的<程子遗文>及程颐的弟子周行己的<浮沚集>中.谁是<易序>的真正作者,众说纷纭.本文从文献的角度和思想的关联上断定朱熹是这篇序文的真正作者.  相似文献   

15.
杨时易学思想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时主要继承了二程的易学思想,注重从义理释<易>,同时也认同画前元有易,推崇先天学,融义理、象教为一炉.然而,杨时的易学旨趣却在于用易,不流于空谈易理.他主张反身而诚,学<易>必须心通的为学之方.由于受到当时学术背景和社会政冶的影响,杨时的易学思想理论建构并未超出前人范畴,但其易学思想在易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行本<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对于其何以如此分篇,生当北宋的易学家程颐,在承继、整合<易传·序卦>和<易纬·乾凿度>等的观点的基础上,作<上下篇义>,明确提出以阴阳为基准分篇的原则,指明"阳盛者居上篇,阴盛者居下篇",并逐卦作了分析,丰富了人们在此领域的识见.  相似文献   

17.
《艺概》风格论的阴阳辩证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海 《周易研究》2004,1(3):73-80
对于<艺概>一书中的辩证精神,学术界一般习惯于用我们所掌握的辩证法去分析,而未注意中国自<易经>而来的辩证精神的特质.本文从成中英教授对中西辩证精神之差异的分析入手,以<艺概>中的风格论为主,对其中的"阴阳辩证法"作了一番讨究,意在指出:<艺概>中的辩证精神是自<易经>而来的"阴阳辩证法"的精神,而非西方自柏拉图始,完备于马克思的"冲突辩证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杨东 《周易研究》2004,(5):37-44
王弼在吸取<易传>乘、承、比、应、当位、中位等说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周易>的体例以及原则,进一步阐发了<易传>所蕴含的取义说、适时说,还提出了主爻说、初上不论位等说,确立了义理派解易的基本思想方法.尽管程颐在对<周易>体例的看法上基本上承袭王说,但亦有发展与创新之处.他在王氏"适时说"基础上强调<易>随时取义的观点,提出了中则正、乾坤卦变以及卦才说等,丰富了义理派解易的方法,增加了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的灵活度.本文在论述以上观点时,还对前人之说提出了一些异议.  相似文献   

19.
宋代理学的易学维度,是中国学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陆九渊虽然没有像程颐、朱熹那样系统地注释《周易》,但对九卦说的重视程度实远胜程、朱。陆九渊赋予了九卦丰富的心学内涵,而其中的某些内容与康德的实践哲学亦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陆九渊对于九卦之序的心学诠解,是其道德哲学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儒道关系是许多学者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本文认为,易学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门之学,但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尤其是t易传>产生后,易学却又部分地成为儒道合流的一个载体,既体现了二者的共通性,也体现了二者的互补性.基于此种认识,本文在孔、老、易思想的同源性,孔、老思想具体的共同点和孔、老思想终极意义上的共同追求及与易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简单概括了二者的互补性在易学中的体现,以图寻找儒道合流原始的内在的根据.当然,本文侧重的是二者的共性及与易学的关系,并不否定儒道合流在除易学外的其它文献中有诸多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