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大洋洲的新西兰邦牙岛上,生存着一种红蚁,它们生存的食物主要是吃蛇。可弱小的蚂蚁,它们是怎么捕到蛇并把它吃掉的呢?一位教授去到这个密林深入,通过仔细观察,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这位教授在邦牙岛丛林中待了数月,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角  相似文献   

2.
另一种弯曲     
猪鼻蛇是马达加斯加岛上一种体型不大的无毒蛇,它没有毒蛇克敌制胜的毒液,没有巨蟒足以缠死敌人的蛮力。所以,在弱肉强食的野外环境中,为了生存,猪鼻蛇练就了很多求生本领。遇到野猫等一些食肉动物来犯时,猪鼻蛇的头颈立刻变扁,嘴里发出嘶嘶声,做出攻击的样子,很像眼镜蛇,它还会翘起尾巴模仿响尾蛇,把对手吓走。如果对手很强,根本不会被吓走,猪鼻蛇就会立刻缩成一团,肚皮外翻,伸出舌头,嘴里发出一种腐  相似文献   

3.
思维的区别     
从前,有一个海岛,岛上有很多沉积了多年的大颗的珍珠,价值都非常昂贵。可谁也无法接近这个海岛,只有栖息在海岸附近的海鸟能飞行往来在这个岛上。  相似文献   

4.
天鹅之死     
有一个湖,当地人叫它天鹅湖。天鹅湖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渔翁和他的妻子。平时,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则在岛上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平时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  相似文献   

5.
正一日,我问一位捕蛇者:为什么毒蛇比无毒的蛇售价更高呢?这除了毒蛇比无毒的蛇药用价值更高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毒蛇更稀少。捕蛇者说。蛇类中,毒蛇是强者,按说,它应该比无毒的蛇更适于生存,为什么数量反而更少呢?我不解地问。捕蛇者告诉我,遇到一条蛇,看它有毒无毒,只要看它的行为就知道了。无毒的蛇一般看到人就逃,而毒蛇看到人不但不逃,反而迎上前去攻击人。正  相似文献   

6.
正在南太平洋的塔斯曼海中,有一个火山岛。这个火山岛只有17平方公里,不过岛上植被繁茂,地形狭长,物种也特别丰富。 这个岛没有居民,一直孤悬海外。直到1788年2月17日,这里才被一位执行任务的英国海军上尉——亨利·波尔发现,因此,这个岛被命名为豪勋爵岛。命名后,波尔和随从踏上小岛,他们还未来得及欣赏岛上风光,就被岛上的一种动物吓着了。这东西跟竹节虫一样,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土耳其盖米莱岛考察的一个国际考古小组,声林他们发班了圣诞老人桑塔·元劳斯的坟墓。 他们说,有6项关键的证据表明圣诞老人死在这个岛上,并埋葬在这个岛上最高处的岩石砌成的教堂里。欧美历史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中世纪时期,航海者把这个地方叫做圣·尼古拉斯岛,岛上许多建筑遗迹上都有圣诞老人的画像。这个岛距帕塔拉只有20英里远。据说,圣诞老  相似文献   

8.
博物学家威尔森的书中记了这么一件事。1883年8月27日,克拉克托岛上的火山爆发,不但死了三万人,整个岛上的生物也全部死光,还引起全球一连串海啸。九个月后,一支法国探险及去岛上搜寻有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结果整个荒凉的岛上,只发现了一只很小的蜘蛛,  相似文献   

9.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由19组、1196个环礁岛屿组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岛之国,被誉为“印度洋花环”。全国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25万,属雅利安人。由于马尔代夫不允许非穆斯林定居,所以居民百分之百是穆斯林,绝大多数是逊尼派,遵奉沙斐仪学派,仅马累岛上有少数印度商人属十叶派。马尔代夫人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一名叫科伊马拉的王子娶了一位公主,他们乘船来到岛上,被岛上居民挽留,科伊马拉登基为王。国王和王后生一子叫卡马敏加,后继承王位统治12年,然后改信伊斯兰教。国王死后,他的女儿与首相结婚,…  相似文献   

10.
南太平洋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名叫瑙鲁,岛上丰富优质的鸟粪,每年为岛民带来约一亿美元的巨额收益。生活在岛上的居民每人每年可以领到政府发给的35万美元的"零花钱",他们过着极为豪华的生活:在家中,有外国佣人侍候;要外出,则乘坐名贵轿车;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席卷泰国南部之时,南素林岛上一个渔村的181名村民,因为相信在渔民中流传的一个古老传说,迅速逃到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一场劫难。  相似文献   

12.
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东南端,有一个叫巴哥的小岛,岛上有一个面积仅0.47平方公里的小湖。同一般的湖泊不同的是,这个湖表面平坦,上面覆盖了一层硬化了的沥青。原来,由于地壳运  相似文献   

13.
前人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刺激花,没有经验的婴幼儿会对威胁性刺激蛇产生更快的觉察反应。研究选取4~6岁幼儿和成人被试,改进了刺激材料呈现范式和线画的刺激材料,采用3×3刺激矩阵呈现的方式,利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视觉搜索过程,探索威胁性刺激蛇是否被更快注意定向、作为干扰刺激的蛇是否同样能被更快觉察,以及蛇的特殊外形是否在快速觉察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1发现,相对于目标物花,成人和幼儿对蛇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注视到目标前的注视点个数更少,首次注视的时间更短。实验2采用线画的方式去除了刺激材料的色彩和纹理,只保留了蛇蜿蜒的外形,结果发现儿童和成人仍然以更短的注视到达时间、更少注视次数注意到蛇,对蛇的首次注视时间更短。此外,对干扰物分析发现,蛇作为干扰物(花为目标物)仍然表现出更快注意定向。两个实验对比发现,被试对彩色、真实蛇的注视快于线画的蛇。结论认为,即使是对蛇具有较少经验的幼儿,也表现出了对蛇的快速注意偏向;蛇的色彩和纹理会促进蛇的快速觉察;蛇的低水平知觉特征(蜿蜒外形)确实对蛇的注意觉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金兰 《天风》2005,(12):22-23
美丽富饶的海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岛屿,常常被称为“琼岛”。因为岛上广种椰树,而别称“椰岛”,又因为古代岛上北有琼州,南有崖州,便也称为“琼崖”。海南是中国热带气候省份,它不仅有壮阔的大海,美丽的沙滩,而且有保存着良好生态的青山秀水,  相似文献   

15.
古代纹饰中蛇的形态多样,文化表征也不尽相同:有原始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医药疾病以及助巫通天地、驱鬼邪等文化内涵。伏羲、女娲蛇身交尾,是原始先民蛇图腾崇拜的体现;二蛇交尾含有强烈的性及生殖崇拜;龟蛇合体突出了阴阳媾精、生命延续的主题;珥蛇、操蛇、戴蛇、践蛇等形象,彰显了蛇在巫者沟通天地中的神媒作用;蛇能晓医识药、致人病亡的传说,以及古代先民在避疫、杀鬼、治蛊中的应用,赋予了蛇神秘的巫的色彩;先民借鉴于蛇屈和蛇行气而产生的导引养生术,表达了古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专注的力量     
正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曾经拍到一组精彩镜头——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信,一边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次之后,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动不起来了。鸟的力量的大小显而易见,生物学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  相似文献   

17.
这件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翻译。有一天,在大厅里,我突然看见一个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小女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精疲力  相似文献   

18.
利百加 《天风》2012,(6):47-47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在我6岁以前,我们一家3口和外婆一起住在靠海的一个小半岛上。岛的名字叫"礐石",岛上有一座100多年历史的小教堂名叫"礐石堂"。外婆是教堂里的义工,妈妈是诗班的一员,每个礼拜天爸爸都会带着我做礼拜。  相似文献   

19.
正在加拉帕戈期群岛上,生存着一种特殊的鸟,叫食掌莺。这种鸟并不像其他鸟类那样靠捕食虫子及其他食物为生,它们的食物是岛上随处可见的仙人掌。它们的生存与岛上的仙人掌息息相关,仙人掌的花粉、花蜜、果实和种子是这种鸟的唯一食物来源。按理说,岛上的仙人掌多如牛毛,食掌莺完全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事实却截然相反,每年,岛上都会有大批的食掌莺食不果腹,甚至会出现大批饿死的情况。难道这个岛上还有其他的鸟类,在与食掌莺争取着这种食物来源?一些鸟类研究学家百  相似文献   

20.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