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恐怖活动被认为是一心智偏执者发泄不满与仇恨的产物,是与文明进步背道而驰的野蛮行径。张家栋《恐怖主义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恐怖主义与现代性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表明恐怖主义并非文明社会的“怪胎”,而是现代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在当代发展的结果。要摆脱现代性与恐怖主义之间的恶性循环,应该从东方智慧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2.
我们让人反复理解这一点:对生动话语的称赞忠诚于卢梭思想中的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和它的对立面结合并组织起来:对所谓完满话语始终越发怀疑。讲话过程中,在场获得承认的同时亦遭到拒绝。卢梭提出话语高于书写的谈话应该是,或本该是明明白白的。我们必须注意这种方式,注意在生动的谈话中把我们与在场联系起来的时刻。实际上,卢梭体会到直接的话语奇迹和话语本身内所隐蔽的东西,以无可比拟的敏锐性承认并分析了这个遮盖物,我们尝试通过语言的表示抓住所渴望的在场,但我们失掉了它。斯塔罗宾斯基在《活的眼睛》中  相似文献   

3.
近 2 0年来 ,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 ,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 ,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 ,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 ,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 ,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 ,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 ,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邓小平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充分吸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三步走”“共同富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话语概念,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称谓、重要目标、战略步骤、本质特征、基本路线、必由之路等重大问题,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初步框架。邓小平在构建这一话语体系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有机统一,坚持对西方现代化话语的扬弃与超越,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话语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闻和新闻传播是随着人类的出现产生和发展的,新闻是劳动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工具,它必然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造出许多“框架”,限制被统治者的言行。于是被统治者就会打着“自由”的旗帜,争取政治解放,一旦他们翻身做了主人,同样也会制造“框架”去规范它的被统治者。那么“自由”又会以另一种新的样式被另一部分人提出来。新闻从来不会也永远不会自由的,它只能作为一种工具存在,直到阶级社会的覆亡。  相似文献   

6.
“伦理”话语及其传统是“活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其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伦理”话语及其传统的核心范式在于“伦理地思考”,在考察“伦理”话语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必然走向“伦理地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其要义包含了三维结构:从“实体性”出发的“伦”意识,“在一起”的“理”智慧,以及居“伦”由“理”的伦理情怀。值此之故,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从“伦”出发而辩证复归于“伦理实体”的精神之旅,成为弥合“分裂的世界”的重要精神力量,以“伦理”为标识区别于其他现代化形态。  相似文献   

7.
安静等候     
陈企瑞 《天风》2011,(4):51-51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科技社会,手机、电脑、“城际高铁”等现代化科技工具为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人们已经习惯高速度、高效率的生活节奏,凡事分秒必争,越快越好。但同时,高科技也夺走了人们的耐心,无形中,人心变得焦躁,人们已经不再甘于安静等候了。  相似文献   

8.
社会在前进,企业要发展。在这充满生机的改革年代,人们都在探索推动和加速社会前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精神”作为一种动力,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就“企业精神”作一初步探讨。一、企业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和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它的形成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整合与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 2 0年的时间 ,目前正在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重大标志是 :“增量改革”战略向总体改革战略转化 ;局部改革向全面改革发展 ;经济改革向经济、社会、政治以及伦理文化的综合改革发展。关于市场经济的道德话语也在发生变化。对市场经济的整体道德评价正在被对市场中的道德秩序与行为规范的关心所取代。人们现在关心的是 ,在市场中遵循商业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现在希望的是 ,降低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无论是在讨论“债转股”问题的时候 ,还是在讨论“风险基金”问题的时候 ,“道德风险”都成为人们关注的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就中国来说,我们的现代化就是在走完过去的农业社会之后,进入工业社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发展过程。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改变,还牵涉到政治、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宗教的影响太深,传统气息太浓厚,于是有些人不愿意将它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因为现代化本身似乎是一场革命,它对传统的东西破坏太多,宗教因现代化而受到的冲击太大,其中许多传统的东西都自觉不自觉地改变或消失了。而有的人认为,宗教本来是代表着“传统”的,现代化使宗教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