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文杰 《学海》2003,(5):18-24
文艺复兴以后 ,西方传统学术随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呈现出社会学转向的历史趋势。韦伯与桑巴特学术思想的形成 ,标志着这一转向的完成。因此 ,探讨韦伯与桑巴特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学说 ,对于全面把握西方学术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9,(4)
奢侈研究既同桑巴特关于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性质的观察息息相关,亦是他理解现代社会秩序之起源和发展的着眼点。从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开启世俗化进程以来,以法国为典范的宫廷社会催生出新的社会结构和民情,君主的权势欲和频繁的战争逐渐让旧贵族瓦解,有产者上升为新的贵族阶层,奢华和虚荣取代了荣誉的德性。随着资本主义和民主时代的到来,社会彻底由包税商和暴发户主宰。桑巴特晚年规划的"德意志社会主义"的建国纲领,正在于克服现代伦理败坏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是拥有资本且懂得资本运营艺术的精英,他们拥有为他者所不具备的伦理气质或伦理精神,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而桑巴特叫作"伦理气质"。这种伦理气质成为了企业家追求收益最大化同时也最大化地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基础。从类型上看,企业家的伦理气质表现为"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从内容上看,表现为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现代性语境下,探讨中国企业家如何形成企业家的"伦理精神"并充分运用这种精神,对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4.
宗教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教伦理导出资本主义精神和理性的资本主义,而中国的儒教与道教却为什么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德国的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儒教与道教》中所着重探讨的两个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韦伯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关于第二个问题,却被人们评价为“伟大的外行”。韦伯不懂中文,只是依  相似文献   

5.
回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生成关系的韦伯命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考量了韦伯命题关于伦理与现代化的关系和"精神转型"的合理性,寻求其在改变人们心智模式、重估企业伦理的作用力以及运用"精神转型"建构中国企业伦理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6.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著作中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文化动因进行了富有创见的考察,他认为新教伦理中的“天职”观念与禁欲精神对西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韦伯的研究思路和思想观点对现代经济伦理学的发展无疑具有启发性价值。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经济  相似文献   

7.
舒也 《哲学动态》2003,(5):30-33
自从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以“资本主义精神”来指称资本主义的伦理观念以来,学术界对什么是资本主义伦理给予了较大关注。在这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P.科斯洛夫斯基教授的《资本主义的伦理学》一书。 该书是P.科斯洛夫斯基应邀就“资本主义的道德性”而撰写的一篇论文。作者声称,  相似文献   

8.
《管子》的消费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节俭又消费。以节俭为主表现为统治者平时消费应节俭,以抵制生活奢侈、政治腐败之风的出现;适时消费是指:富商大贾在平时可以侈靡,以繁荣经济、刺激生产;在灾荒之时,国家可以通过兴修宫殿的方式,刺激消费,以提供给贫苦百姓更多的活命手段。而无论是节俭还是侈靡都应以礼、法为度。《管子》的这种消费观念对于即将迎来消费时代的中国建立合理的消费观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韦伯的著作包括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和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部类。前者被称为文化论,后者被称为制度论。按照他的理解,现代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制度现象,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本身就是诸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这一主题下,他研究了思想、观念、精神因素在现代性生成过程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个在宗教领域,一个在经济领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了选择的亲和性,共同推动了西方现代文化和制度的演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文化论视角,强调精神和心理因素在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反对马克思的学说,而是批驳经济决定论。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奢侈消费重心的转移、奢侈消费权利的再分配和奢侈消费观念的变革,影响着大众的消费伦理意识.应当从技术创新角度审视现代技术与奢侈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奢侈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要防止消费行为脱离伦理规约,避免奢侈消费带来社会分配的不公正和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罗晶 《伦理学研究》2012,(1):95-101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宋元商人的商德对于繁荣当时的商品经济乃至形塑后来商人之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宋元时期商业环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宋元时期商德的具体内容,寄望能对提高当世之商业精神有借鉴意义.宋元时期商德的具体内容有:求财重利与求仁重义的商业宗旨并存;诚信无欺与投机倒把的商业操守并存;保守守业与冒险创业的商业精神并存;团结互助与垄断排他的商业风气并存;勤劳节俭与奢侈求贵的商业品德并存;信奉迷信与崇尚科技的商业心理并存.  相似文献   

12.
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生产出相应的社会精神现象。在由金融资产通过证券的"镜像化"从而产生的虚拟经济时代,资本的内在矛盾从实体经济领域折射到虚拟资本领域,并体现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之中,由此产生了"金融符号拜物教"等当代精神现象。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由此表现为精神现象上的矛盾:消费主义、福利主义和"唯生产主义"的对立与依存;"符号消费现象"与"山寨现象"的相互映照;"符号炒作"与劳动创造财富的对立和冲突。走出这种精神现象的矛盾的出路,在于通过运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生产、形成和构建社会主义"人本财富观"。  相似文献   

13.
《管子》认为,君主应重视农业,并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为消费提供物质保障。在消费主张方面,《管子》崇尚节俭,但在"侈"与"俭"的关系上,既反对过分奢靡,又反对过分节俭,主张实行适度消费,其实质是一种"适度节俭观"和"适时奢靡观"。《管子》的"适时奢靡观"本质上是希望富人阶层在国家遇到危机或者灾难时,通过奢靡消费刺激内需,带动生产的发展,帮助国家解决危机。其消费主张是从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的,目的在于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该书蕴含的消费思想智慧,对解决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以封建社会稳定漫长而闻名于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一再受挫,危难重重?其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方面着眼,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一种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宽容态度。何谓“资本主义精神”?当代西方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列举了“时间就是金钱”,“信誉就是金钱”,“金钱可以生金钱”等等一系列资本主义社会的治世箴言后概括说:“我们可以给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下这  相似文献   

15.
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基于某种宗教、文化心理而对经济行为进行的道德判断。一种文化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伦理来实现的。韦伯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西欧发生是由于基督教经过宗教改革,产生了以“天职”观为核心的新教伦理,孕育了以工具合理性为实质的“资本主义精神”。而中国儒学中存在的则是价值合理性精神,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本文引申发挥韦伯两种合理性的思想,系统分析了以“义利观”为核心的儒家经济伦理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指出其对小农经济的适应性和对商品经济的排斥性。最后,又根据东亚儒学文化圈其它诸国经济起飞的事实,探讨了扬弃儒家伦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与物质生产一样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在消费社会商品拜物教的支配下,艺术的生产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并没有偏离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消费社会的艺术生产与古典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生产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在不同时期的差异造成的。而无论是消费社会的艺术生产,还是古典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生产,都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新儒家论“工作伦理”刘德春在儒家伦理与现代化进程关系的研究中,现代新儒家明显地受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学说的启迪。韦伯认为改革后的基督教(即新教或清教)的经济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源泉,藉此在欧洲涌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而其他宗教文化传统如儒...  相似文献   

18.
陈涯倩 《现代哲学》2007,2(1):80-85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将职业与天职联系起来,并从这一角度指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该文认为这种直接的联系的基础是自然神论。通过引入克尔恺郭尔对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笔者将论证,一方面,由自然神论衍生的基督教职业观在克尔恺郭尔的视野下是错误的,因为职业只是一个人生存的偶然性境遇之一,因此不是上帝的“召唤”。根据克尔恺郭尔对基督教的阐释,上帝的召唤是超越性的,这决定了它不可能直接地被人的理性理解,它以一种独特的———我称之为“否定性的”、“间接的”———方式被领会,召唤超越于职业,前者超越了人的理性,而后者是理性分工体系的产物;另一方面,上帝的召唤又与职业有关系。偶然性境遇恰恰是上帝进行召唤以及人作出回应的“场合”(occassion),一个基督徒如果占据某一职业,那么他(她)就必须辛勤劳动,甘愿“受苦”(suffering),韦伯正确地看到了基督徒对职业的重视、在职业上吃苦耐劳的表现,但未能正确地解释其原因。总之,依据克尔恺郭尔的思想,存在着一种有别于韦伯的基督教职业观,从而将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精神联系起来是值得疑问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思考不是道德哲学的分析路径,而是道德社会学路径,须在人类解放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内加以展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回答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等基本问题,还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道德状况进行了批判。它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道德"理想,反对任何不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道德批判"。澄清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的基本主张,有助于反驳两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20.
布迪厄的阶级理论诉求是超越阶级分析的主观与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等二元对立。从他的关系主义思维模式切入,理清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的思想起源,并从他对马克思主义与韦伯的阶级理论的继承与断裂中,考察布迪厄阶级理论的总体特点,最后从三个方面具体梳理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基于资本的阶级、在社会空间中的阶级、阶级惯习。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只是对"实践的关系体系"阶级实现了第一个层次对二元的超越,即发现文化在阶级划分中的合法标准,也可以说心智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却没有从强关系的实践角度说明心智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性,因而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只是实现了一种折中的自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