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金城 《学海》2004,(6):8-11
《论科学技术》集中体现了江泽民的科技思想,其中,科技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调节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是其科技思想体制、机制观的七大要件,对于各级政府制定与实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对科学技术的重要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 ,研究、运用这些思想对于加强科技界的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践行科技荣辱观:思想意识、舆论氛围和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践行社会主义科技荣辱观,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科研道德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重要工作.本文从思想意识、舆论氛围和制度保障等三个方面对科技工作者践行科技荣辱观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加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哲学与科技异化——兼论哲学的本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红霞 《世界哲学》2005,(3):107-110
本文试图对国内学界较少涉及的近代西方哲学与科技异化的关系作初步探讨.认为近代西方哲学对科技异化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认知理性的扩张导致科技的强势地位造成对人的挤压;哲学对象的物质化导致将人视为机器遗忘了人的意义价值;哲学方法的科学化导致科学主义泛滥人文精神缺失.要避免科技异化,必须使哲学恢复古希腊的爱智本性,以"智慧之爱"取代"知识之学",才能引导科技人化,迎来哲学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功利化的工具理性控制力量,其价值理性受到遮蔽的结果必然引发生态的失衡和人的异化.实现科技工具理性合理改变世界的根本是接受价值理性的定向和约束,自觉追求科技活动的伦理价值.积极培育人们的科技价值理性是促进科技伦理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时代,科技发展面临着自身无法应对的逻辑困境和发展困境,关注生活本身的相与的伦理之维为科技发展揖别上述困境提供了契机.正是在此机缘中,我们思入了科技伦理之所以成为时代问题的本质.切入科技伦理成为时代问题的维度,开启了我们进入科技伦理问题的生态视野,彰显出科技伦理的生态发展路向.科技和伦理在展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的层面上相互关联,它们关联的生态视野开拓出科技发展揖别自身面临的各种困境的生态发展的路向.  相似文献   

7.
李兰芬  王永明 《学海》2007,42(6):63-66
科学技术何以需要伦理禁区?人类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守什么样的道德底线?又该如何控制和评价科技实践和科学后果?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构成科技高速发展时代人能否真正全面发展的现代性事件.伦理禁区的本质是对科技异化的批判、反思和规范,是对科技人性化的渴求与展望.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旨在实现科学技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8.
略论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方第 《学海》2002,(6):21-22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兴奋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恐慌 ,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江泽民同志的《论科学技术》就是在思考过后作出的理性答复 ,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思想 ,并就科技伦理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江泽民同志有关科技伦理的思想正是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伦理学的指导思想。一、不危害人类、造福人类 ,是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科学和技术存不存在伦理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些人认为科学价值是中性的 ,不存在伦理问题 ,而事实告…  相似文献   

9.
"科技的人性化"辨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的人性化近两年来成了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有关“科技的人性化”的含义却较模糊和混乱。对“科技的人性化”进行了概念上的疏理,“科技的人性化”有三层含义:复归科技固有的人性、限定科技的非人性属性的范围、赋予科技以人性关怀。理清“科技的人性化”,将有助于为科技异化的消除寻求到具体途径,有利于科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产生发展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作为人类科技伦理思想发展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具有科技伦理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可以表述为农业文明化、科技伦理化、伦理科技化、真善美化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