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做哲学"的一种尝试,杨国荣近年来提出的"事"哲学的实质内涵与"事"哲学的做法,对于如何做中国哲学具有启发意义。就"事"哲学的实质内涵而言,"做哲学"是做事之一种,而把哲学理解为做事,可以更恰当地把握中国的哲学传统。哲学家"做哲学"之事,以哲学做事,在遣词造句、辨名析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过程之中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做哲学"需要诉诸感受,其中一个重要面向是哲学话语的可感性。"事"字处在日常用语与哲学术语之间,既是活生生的现代汉语词,又是源远流长的古典词汇。挖掘这样一些字的深意,切磋之、琢磨之,进而实现中国传统术语的当代转换和日常语词的学理提升,让它们成为对当代生活世界具有解释力和感染力的说理词,彰显它们在思考哲学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普遍意义,这对于如何做中国哲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仲祥 《学海》2007,(6):58-62
庄子"内七"篇的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解读庄子思想的钥匙.《齐物论》中,在三处最关键的问题上,庄子罕见地高频率使用了"以明"一词."以明"一词,本源于老子的"知和曰明"一语.庄子在"明"前冠以"以"字,使"明"被提升为一种原则,同时具备了方法论意义.由于"明"的内容是"知和",庄子把"和"引入了对矛盾是非的解决,因此,庄子用"以明"解决诸如"矛盾""是非"等问题的时候,其典型格式就是"和之以是非"、"和之以矛盾"."和"是庄子内七篇的哲学基础,庄子把老子的只具雏型的"和"理论,精辟地演绎成了一个完善细统的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对道家哲学的意义是重大的,而且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意义也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朱子哲学研究往往重于概念分疏和思想流变,常令人迷于节目之繁而不得其纲领,或难于贯通。朱子明确指出"巨细相涵""先立乎其大"———这是朱子方法论的自觉,强调学问的整体性与圆融性。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出发,认为"一而二,二而一"是朱子哲学核心的思维结构,是其总纲与枢要,是对待与流行的圆融。贯而通之,其人道论是"心统性情";天道论是"道兼理气";工夫论是"敬贯体用"。由此,天人心道贯通,本体工夫契合,从而展现出朱子哲学之脉络。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对人与世界关系进行哲学说明与构建。世界的现实形态建基于人所作之"事",人自身也在参与多样之"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获得现实的规定,前者表现为认识世界和成就世界的过程,后者则以认识自我和成就自我为内容。以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为视域,中国哲学中具有综合意义的"事",较之单一的"物""心""言",呈现出更为本源的性质;以"事"观之,也意味着从更为本源的层面理解世界和成就世界,理解人自身和成就人自身。较之狭义"实践"的认识论意蕴与"行"的伦理学内涵,"事"既展开于化本然世界为现实世界的过程,从而关乎本体论之域;又兼涉认识活动和道德行为,从而渗入了认识论与伦理学意义。作为广义的人之所"作",中国特有的"事"哲学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的交融。  相似文献   

5.
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进路有两步:一是"即心言性";二是"以情论心"。这个进路有三个关键概念:心、性、情。它们是一体三面的关系,即性即心即情,只不过性是从自作主宰的存在而言,心是从性之自明自觉而言,情是从心性呈现及内在动力而言。由此就形成了孟子性善论"心性情为一"的义理架构。这个结构可以分别从心、性、情等方面来切入理解,于是就发展出中国哲学史上"以觉训仁""以爱训仁""致敬""致良知"等不同的进路和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无"哲学"一词,但很早就有"知人则哲"和"哲人"的表述.日本学者西周最早将西方的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这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哲"字有关系.据学者考证,西周在1875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用"哲学"翻译philosophy,而"在津田进藤于1861年出版的<新理论>的附录中,西周翻译‘哲学'一词用的字是‘希贤学'或‘希哲学',意思是追求贤人之学,或追求哲人之学"[1].由此看来,"哲学"译名的成立,先已经过类似佛教东传时那样的"连类"或"格义"的工夫,其中浸润了东方学人对于"哲学"的特殊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理论上,王阳明以良知释知行本体,从知行合一走向致良知,同时将万物一体思想的根基诉诸致良知之学,即是说,他用致良知作为其心学思想之核心,通贯知行合一与万物一体。这种理论的架构及推演与王阳明治理思想的内在逻辑一体相连、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治天"的关键在于"治心""治世",其中"治世"又可以转化为"治心",由"治心"可以达到对自然、社会的治理。三者之中,"治心"是核心和主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个哲学理论的角度试图理解佛教的基本思路,其中涉及"万物"、"时空"、"轮回"以及"涅槃"等问题。佛教否定一切"名相"之"自性自体",包括"主体-客体"、"空间-时间",认为"虚幻"皆由"一念"所"生","有生"则"有死",故"有""生死轮回","轮回"亦由"念"所"生";因而"离断""轮回"在于"断念","断念"即是"涅槃","涅槃"为"无果"之"果",不再"生""念",犹如欧洲哲学"第一因"为"无因"之"因","无有""前因"。"无果"之"果"是为"正果"。于是,欧洲哲学由"无因"之"因""创造""虚幻"之"名相世界";佛家以"无果"之"果""断绝""名相世界",唯"涅槃"为"真如"。  相似文献   

9.
梵语"阿剎罗"(aka■ra)一词在印度古代文化背景中具有哲学、语言学两个方面的意义。从哲学层面言之,ak■ara一词具有不灭、不朽之义,因而用来指称常住不灭的终极存在;就语言学层面而言,其义项为不可分析、不可拆分之义,通常指音节、字母,即梵语言文字最根本的拼读、书写单位。在汉译佛典中,"阿剎罗"通常被译作声字、字、字本、字母,以陀罗尼、真言、明、咒、秘密语等形式,在以《般若经》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经典中有广泛应用。在早期般若经典中,声字是以陀罗尼的形式出现的。六、七世纪以后,随着秘密佛教的兴起,梵语声字在新出现的般若类经典中应用的更为普遍,其形态也更为多样,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从梵语声字的前后变化中,可以看出它在般若经典的形态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其功能与属性也经历了一个由方法到本体,即由方便到究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4)
中国古籍中"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实",表示三种关系的统一:"言""物"或"名""实"的统一;"言""心"或"言""意"的统一;"知""行"的统一。"诚信"的价值内涵,则可以从场域条件、律例约束和向度要求三重维度来理解;"诚信"价值观的践行则可被概括为保持"敬"的态度、采用"仁"的内容与方法、坚守"行"的实质,由"敬"出发,表现为仁义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