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关于人性、人的本质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到 80年代中后期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 ,再到 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所谓“人学”热 ,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基本的共识是 :人也是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马克思哲学中 ,并不存在所谓“人学的空场”。不过 ,上述研究基本上还只是看到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对象意义 ,还没有把它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内在理论维度去理解和确认。俞吾金教授在《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光明日报》2 0 0 1年 2月 6日。以下简称“《俞文》”)中提…  相似文献   

2.
本体论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功 《哲学动态》2001,4(10):10-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 ,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 ,一直是中国哲学界争论很大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的讨论中 ,“本体论”成为一个各派都不能绕开的“结”。论争中学者们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在作为争论核心的“本体论”概念上 ,人们似乎意见一致。一些学者坚持“哲学就是本体论” ;大多数学者虽然觉得这种说法太绝对了 ,但也仍然肯定“哲学必有本体论”。在这样的语境下 ,本文题目所给出的观点一定显得既突兀又费解。因此 ,为了使本文的论点和论证的展开有一个较…  相似文献   

3.
论孔子思想的实践指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孔子思想的实质与核心问题 ,学界曾进行过多次争论 ,但迄今为止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观点。蔡尚思先生在 6 0年代曾撰文认为 ,“孔学主要是礼学”,80年代初在他的《孔子思想体系》中又明确提出“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是礼”。匡亚明先生则认为 ,“仁”是孔子的哲学 ,也是他的伦理道德学说、政治学说、教育学说 ,一句话 ,是他的全部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的“一以贯之”的总纲。 (见匡亚明著《孔子评传》,第 1 92页 ,齐鲁书社 1 985年版 )也有人提出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实质和核心 (见郭碧波《孔子思想核心再认识》,载《哲学研究》 1 985年第 9…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中国美学界关于美本质问题的再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鸿文 《哲学动态》2001,(10):41-45
美的本质问题作为传统哲学美学的核心问题 ,在 2 0世纪的 50、 6 0年代及 80年代中前期 ,曾掀起过探索的热潮 ,并因此而形成了数家美学流派。 80年代末期以来 ,随着美学研究中心的转移 ,这一问题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地位 ,但仍有一些美学家执著于对该问题的思考。对这些思考的梳理与说明是全面总结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成果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如何看待对美本质的追问1 含义所指及其对美本质问题的误解。从逻辑程序上讲 ,解决美本质问题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美本质问题的具体含义 ,即美本质问题的“所指” ,也就是要弄清到底什么是美本质问题。这里…  相似文献   

5.
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荀子所谓“人之性恶”是一个经验论的命题,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荀子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在荀学的观念体系中,与孟子所言之“性”相对应的观念并不是“性”,而是所谓的“伪”。也即是说,在荀子这里,具有“人之所以为人”之内涵与规定的概念是“伪”而不是“性”。所以虽然荀子有“人之性恶”的说法,但若从“伪”的角度说,荀子其实是个“性善论”者。  相似文献   

6.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中提出的一个问题。1980年至1981年,全国各报刊展开过讨论。1988年以来,随着人们对改革实践的反思和生产力标准讨论的深入,这个问题被重新提出,并展开讨论。下面就两次讨论作一综述。一、“检验实践”的含义有五种理解:(1)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它只有成功失败之分,没有正、误之别,“检验实践”就是检验实践的成功与否。(2)人类实践活动同人的其他主客观活动一样,在其性质上都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分,“检验实践”必然涵括着检验实践的正确与错误。(3)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有所谓事实与价值之分。对实践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课题组、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治哲学研讨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出版座谈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召开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是周桂钿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 ,2 0 0 1年 7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对此书的讨论中 ,张立文教授、钱逊教授等认为 ,虽然有关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书中多有提到传统政治哲学 ,但都不够系统 ,本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 ,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和整个 90年代 ,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的讨论中分歧很大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由于这场讨论在最深刻的基础意义上 ,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确切地说 ,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折点上———所实现的变革及其实质的理解 ,因而对相关的研究加以清理和分析 ,是有意义的。一、研究背景简析汉译“本体论” (这一旧的译名的准确性已经受到广泛质疑 ,详后 ) ,本来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 (ontology) ,中国哲学乃至中国语文中都没有与之完…  相似文献   

9.
近 2 0年来 ,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 ,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 ,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 ,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 ,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 ,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 ,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 ,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  相似文献   

10.
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早期经验医学阶段 (2 0世纪初~ 6 0年代 )对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的探索始于 2 0世纪初。当时 ,牙医们认识到此病危害的严重性和患者要求治疗的迫切性 ,但由于那时尚未揭开其发病机理 ,因此 ,治疗方法是盲目的 ,多是凭生活经验产生的 ,某种方法即使有一定疗效 ,也不知其科学依据。这一时期人们对牙本质过敏症基本上处于“束手无策”状态 ,有人将其称作“牙科的不治之症” ,当时的情况可见一斑。有一些患者因不堪牙痛折磨 ,无奈采取了牙髓失活甚至拔牙的“下策”。这种状况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才被打破。2 科学治疗方法的初步发展阶段 (2 0…  相似文献   

11.
张小平 《哲学动态》2003,1(12):23-27
张岱年先生是“硕果仅存”的 2 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之一。他从 30~ 4 0年代创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到 80~ 90年代完善升华 ,历经“起”、“承”、“转”、“合”四个阶段 ,走过了 70余年学术生涯。张先生不仅是中国 2 0世纪学术发展的见证人 ,而且是直接参与创造的一代学术大师。他为 2 0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指出了一条新路———“综合创新”之路。这条新路代表了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它是“2 0世纪文化讨论中 ,心态最健康、最有前瞻性 ,可以说是带有总结性的一种看法”。[1]一 张岱年的哲学体系2 0世纪 30~ 4 0年代 ,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近代以来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文化转型 ,学术界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多次大讨论 :一是鸦片战争之后 ,中西方文化发生了第一次大撞击 ;二是“五四运动”时期 ;三是2 0世纪 80— 90年代。在历次争论中均有激进与保守、“西方”与“国粹”之争。这三次大讨论促进了我国对文化的研究 ,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主张 ,如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彻底重建论、西体中用论等等。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讨论 ,主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创新与发展问题。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教》2000,(5):8-8
新华社北京 10月 1日电 国家宗教局发言人关于梵蒂冈“封圣”问题的谈话。今天 ,梵蒂冈不顾中国政府、中国天主教会的强烈反对 ,举行所谓“封圣”仪式 ,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 ,这是一起与 12亿中国人民对抗的严重事件。梵蒂冈明知这些所谓“圣人”所处的年代是中国人民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宰割的悲惨年代 ,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中国历史上复杂、困难的年代” ,梵蒂冈声称并“不想肯定”在那些历史时代的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所作所为” ,“封圣”“不适于对这一历史时期作出评判” ,但…  相似文献   

14.
<正> 人生问题始终是中国思想史的中心内容,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位思想家不讨论这个题目。而探究人生问题,当自孔子始。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论孔子十分重视“仁”的观念。认为“仁”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具有“仁”的品德,是人生的目标。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人而不仁,疾之已  相似文献   

15.
科学蕴涵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个颇有价值的论题,值得注意。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就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人化自然” 等重要思想,其实给“科学蕴含着真、善、美的统一”开了先声。所谓大工业是一本打开了人类心理的书,人类心理凝缩了大工业、科学的结晶——随时代而不断变换、丰富的“看色彩的眼睛”、“听音乐的耳朵”等,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已成为中心议题。遗憾的是,它开始只限于艺术美领域,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再度兴起的“美学热”时,才进入科技世界。科技美学的讨论,使真、美的统一得到了阐释。然而,真善的统一尚未深入学界视野。在一般人看来,善如何能与真相连接而贯通呢?确实,科学上的真如何会得到善的支持而实现,始终是没有确切的令人信服的解答。再无私无畏的勇士如果没有相当的科学素养,怎能攻克“相对论”或“哥德巴赫猜想” 等重大科学难题?反过来说,科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的人,也不必是德高望众者。其实,只要转换视角,不是从单个主体而是从人类群体来看,合目的的善与真的亲和关系便凸显出来:它体现为人类历史从未断绝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换言之,“知其不知而为之”的“道德力量”。即使是个体,如皮亚杰所说“行为是有目的的动作”,亦可作如是观。因此,真、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坚持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导向?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成为中国社会的争论焦点: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人性”与“人道主义”的哲学大讨论、80年代中后期的“新启蒙运动”、90年代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热,无不与价值导向问题有关。无数次大小激烈的思想争论,一方面反映了思想界、学术界在价值导向问题上的混乱和争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的迷茫和困惑。毫无疑问,不形成合理的、统一的、有说服力的价值导向,就难以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思想保证。最近,由《求…  相似文献   

17.
一、国际莱布尼茨研究中的一个“痼疾”众所周知 ,由于种种原因 ,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系统研究 ,差不多是从 1 9世纪中叶以后才起步的。这 1 0 0多年来 ,国际莱布尼茨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 ,差不多从 1 9世纪末起 ,总有一些学者不断重复印度童话“瞎子摸象”的故事 ,对莱布尼茨的思想缺乏整体的和统一的理解和把捉 ,并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肢解”莱布尼茨。早在 2 0世纪初 ,罗素就在其奠基性著作《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中 ,把莱布尼茨“肢解”为“俗人莱布尼茨”与“学者莱布尼茨…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这次会议 ,于 2 0 0 1年 3月 1至 2日在广东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 6名学者 ,我国各社科院、高校的学者 2 0余名。会议讨论了如下问题 :一、苏俄哲学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状况。与会者认为 ,2 0世纪的历史表明 ,无论是从前的苏联 ,还是现在的俄罗斯 ,无论是它的成功 ,还是它的失败 ,都对整个世界产生过和正在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 2 0世纪在俄国 ,上演的是从“无”到“有 (苏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 )”和从“有”到“无 (苏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消失 )…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国家宗教局发言人关于梵蒂冈“封圣”问题的谈话。 今天,梵蒂冈不顾中国政府、中国天主教会的强烈反对,举行所谓“封圣”仪式,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这是一起与12亿中国人民对抗的严重事件。 梵蒂冈明知这些所谓“圣人”所处的年代是中国人民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宰割的悲惨年代,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中国历史上复杂、困难的年代”,梵蒂冈声称并“不想肯定在那些历史时代的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所作所为”,“封圣”“不适于对这一历史时期作出评判”,但却…  相似文献   

20.
由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1 0日至 1 1日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华传统伦理的冲击与影响”。应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巴信诚理事长邀请 ,中国伦理学会组织了 1 0位代表赴台参会。海峡两岸各 1 0位学者在会议上发表了2 0篇论文 ,与会参加讨论的台湾学者和各界人士近百人。在开幕式上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简茂发教授作了题为“中华伦理文化之创新与展望”的专题演讲。在两天的会议中 ,两岸学者围绕会议主题 ,发表了富有建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