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法律规定之下的紧急救治规则缺失调和患者生命权、健康权与知情同意权冲突的机制,对紧急情况的判定标准也不一,"不能取得患者近亲属意见"的解释依旧不明。此外,也没有相应机制保障紧急救治情形下的医疗欠费问题。为了完善紧急救治规则,有必要建立事先医疗指令制度,并以"不利因素比较说"为标准判定紧急情况,进一步再明确"不能取得患者近亲属意见"的具体内容。再者,为了有效解决紧急救治情形下的医疗欠费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因承担患者所欠医疗费用而降低的救治积极性,有必要建立征信机制和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4,(1):56-56
美国加州大火,教会紧急救难,帮助受灾者度过难关 从10月21日开始延烧的美国加州南部山林大火,一度蔓延到墨西哥的艾森纳达市山区,到29日,大火已经烧了六十万英亩的土地,两千栋房屋遭祝融吞噬,并夺去18条生命,上万人被迫紧急撤离家园,损失接近20亿美元。卫理公会的加州-太平洋区会主席史云笙主教已经向卫理公会救助委员会请求协助救灾。她也呼吁各教会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受灾者度过难关。圣公会救助发展委员会对这场大火已迅速响应,提供食物、医疗用具、暂时的住所,及各种实时需要的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3.
傅冰钢 《学海》2003,(5):92-95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现代紧急事务管理机制 ,将对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以及政府形象、公共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紧急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方位地探讨和研究了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紧急事务管理的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酷刑是道德上极大的恶,是对无防卫者的残酷攻击,也是在受害人的痛苦中制造的一种自我背叛,它比杀戮和其他形式的野蛮更为恶劣。当代道德哲学主要讨论酷刑的道德性质,以及极端紧急情况下审讯酷刑的可辩护性问题,如定时炸弹假想。关于紧急情况下酷刑的使用问题,主要有绝对禁止论和辩护论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5.
医生在公共场所对患者突发伤病所实施的紧急救助行为,符合医疗卫生管理法规的特别规定,其行为不属于非法行医,亦不构成医疗事故;即使其行为被误认为是“非法行医”或“医疗事故”,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根据紧急避险的法律原则也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医生的救急善行,是医生实施的基于人道的救死扶伤行为.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险决策框架探讨情境紧急性和依恋类型对个体求助意愿的影响,通过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区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被试,考察他们在不同情境条件下的求助意愿及风险偏好。结果发现:(1)个体在紧急情境下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一般情境下的求助意愿,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个体的求助意愿;(2)依恋安全调节情境紧急性对求助意愿的影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和紧急情境下均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不安全依恋个体在一般情境下表现为风险规避型求助,在紧急情境下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型求助。这表明,情境越紧急,个体的求助意愿越高,且依恋安全调节个体求助方式的风险倾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机交互环境下的模拟技术为虚拟逃生疏散效率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具体探讨视野范围和紧急程度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从众行为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在自己搭建的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模拟疏散演练环境中,采用多名被试(最多可以60名)同时参与模拟疏散演练的手段进行实验。主要结果:(1)视野范围越大,从众程度越高;(2)在小视野范围条件下,紧急程度越高,从众程度越低;(3)在大视野范围条件下,紧急程度对从众程度没有显著影响。结论:(1)视野范围和紧急程度会影响从众行为,视野范围越大紧急程度越高,从众倾向越明显;(2)从众行为对视野范围与疏散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对紧急程度和疏散效率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厘清相关法理概念为基础,通过研究我国院前公众紧急救助免责的立法进展,认为目前在责任豁免主体、免责事由规定、救助义务定性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为鼓励更多有能力救助的人参与到院前紧急救助中,更好地保障施救者和被救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从法律和政府职能角度提出建议。在法律层面上,建议加快国家和地方立法、明确救助者善意并尊重被救者意愿、细化责任豁免规定、逐步扩大紧急救助义务范围。在政府职能层面上,建议推动急救知识普及、规范急救技能培训、优化公共场所急救资源配置、拓宽政府损害赔偿渠道。  相似文献   

9.
国际动态     
一些基督教、天主教组织紧急救援南亚大地震巴基斯坦在10月9日发生大地震以后,一些基督教、天主教团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紧急救援物资运往巴基斯坦帮助灾民。“基督教救援”组织许诺先提供五万英镑给受灾区。“教会世界服务”为当地一万五千户家庭提供了生存工具以及毛毯,并表示愿意在必要时候捐款援助。“天主教救援服务”组织也捐献了五万美金,并且和当地的传教士、政府官员等合作救援。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馆在德黑兰开馆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馆于10月14日在德黑兰正式开馆。该博物馆分为书面古迹、非书面古迹和艺术古迹三部分。书面…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规范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保障患者自我决定权与医疗机构紧急救治权的行使,基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立法原意与具体适用的冲突,从患者自我决定权、上位法原则、紧急救治权、救死扶伤四个角度出发,分析法条存在的问题,提出法条应明确患者的自我决定权,家属的意见必须是对患者有利的,才可在患者无法做出决定时成为决定性因素;在无法取得患者意见且患者近亲属的意见明显不利于患者,但医务人员认为有立即手术的紧迫性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相似文献   

11.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其在医疗活动中的基本权利,由此衍生出医方的告知义务;医方告知义务的主体是医生,告知的对象是患者或者近亲属,告知内容是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和替代治疗方案。在患者生命垂危,本人已无法进行有效的意思表示时,医生应该对近亲属履行告知义务,近亲属的范围应以法律规定的人员为限,且应依据与患者亲缘关系的远近考虑顺序层级。如无法取得近亲属的意见时,应当立即报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负责人批准依法行使紧急救治权,紧急救治权的依法行使也是患者发生损害时医方法定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12.
“不信春风唤不回”─—“见危不救”心理障碍的破除王益明近年来,新闻传媒不断曝光各类社会紧急情境中旁观者对遇难者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的冷漠行为。对此,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痛心疾首、严词抨击,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也一面大张旗鼓地宣传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呼唤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时间紧、距离远的特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在多年的伦理审查实践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微信平台,将"互联网+"思路融入到DCD紧急伦理审查工作中,在国内率先探索并构建DCD微信快速伦理审查模式。主要研究该模式的内涵及操作规程,探索其首创价值与提高紧急伦理审查效率、确保供体捐献器官的较好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结微信伦理审查模式的实效,具有缩短审查时间、方便伦理委员参会和有效地解决了DCD紧急伦理审查存在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14.
颅脑手术戒毒的哲学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手术戒毒这项新的医疗技术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最近被卫生部紧急叫停.从颅脑手术戒毒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哲学及伦理方面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把一项临床科研项目直接变换成一项临床服务项目,既未经严格科学论证也不符合伦理与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紧急救助中的道德冷漠分为"无同情心的道德冷漠"与"虽有同情心但无行为的道德冷漠"。之所以有移情能力者未能形成同情心、有同情心者无相应的现实行动,就在于由移情到同情、由同情心到同情心实践的条件性。创建可持续再生产合作性社会关系的社会体系,提供免于恐惧地见义勇为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克服紧急救助中道德冷漠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医学人性的复归:微创医学与全人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创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紧急转向,是当代医学治疗思想的一次重要调整,同时也是古代自然疗法的复归与提升.从微创外科到微创医学,到微创医学体系,到全人医疗,是医学人性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7.
1939年秋,由于战局的变化,湖北宜昌教区大小修院与文都中学合办,战火也一天天蔓延到我们身边。我们坚持着的灵修生活和学业课程不得安宁,随时,报警汽笛一鸣,我们就要“跑警报”,避日机空袭。有时半夜睡梦中,也得紧急起床,披上一件外衣或薄毯,三五成群地逃往野地荒坡,直  相似文献   

18.
患者自主决定权早已为我国法律所承认。患者意识清楚,当征求其本人意见,但如意识不清,且处于紧急救治中,法律就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代理人制度。该制度所确立的代理人应以患者最大利益出发,行使自主决定权,以期尽量接近患者本人之真实意愿。纵观我国意识不清患者紧急救治代理人制度的变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中的遗憾,笔者归纳出意识不清患者紧急救治代理人制度流变和发展的三个趋势。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手机费忽然暴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每个月我都会在交自己的话费时,把父亲的话费也一并交上。父亲生活很节俭,简直到了无可俭省的地步。他的手机和他的钱包一样作用不大,只是占据了他口袋的一部分空间而已,是"紧急  相似文献   

20.
从肖志军案看我国医疗违法阻却理由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知情同意不是医疗行为唯一的违法阻却事由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大陆法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可以称为正当化事由,是指在通常情况下符合违法性要件但由于其他事由的存在而被认为没有违法性。一般而言,阻却违法事由包括以下几种: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无因管理、自力救济、正当职务行为、受害者承诺。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