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爷爷     
从西安《陕西穆斯林》刊物上得知《中国穆斯林》今年3月至6月要举办创刊50周年征文征稿活动的消息后,我激动的很,想了很多很多,心里长时间平静不下来,50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不算短暂,就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知灌注了多少数不尽的辛酸往事。我很清楚的记得50年前咱们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们的心情这么疏畅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啊!年轻的《中国穆斯林》为什么我们依然豪情万丈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啊!火红的《中国穆斯林》年轻的《中国穆斯林》,火红的《中国穆斯林》青春和激情迸发世纪之光年轻的《中国穆斯林》,火红的《中国穆斯林》青春和激情托起世纪辉煌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幸福安康谱写篇篇辉煌的乐章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普照在中华大地上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这么明亮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希望升起在世界的东方啊!年轻的《中国穆斯林》啊!火红的《中国穆斯林》在安拉的襄助下会更加辉煌心…  相似文献   

3.
在《创世记》第六章至第九章的洪水叙事中,尤其是在创8:2b-3a,6-12,13b等叙述洪水消退的情形时,对诺亚与方舟的活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方舟"■的重要意义。在对诺亚和乌鸦、鸽子的活动的具体叙述中,一方面,独特的修辞手法使得方舟成为世界的中心;另一方面,洪水叙事的编者通过对"方舟"■和方舟的"盖子"■在《托拉》书卷中的意义的独特使用和引申,将非祭司文本中所描写的"方舟"与在《托拉》书卷中所出现的"会幕"联系起来,从而使得非祭司文本洪水叙事中的"方舟"被建构成为一个象征着世界以及人类权力中心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1957年创刊的《中国穆斯林》杂志到现在已经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历经了50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路程。《中国穆斯林》作为综合性的伊斯兰学术文化刊物和全国宗教类核心期刊,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宗教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中国伊协的领导下,在各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穆斯林所涵盖的十个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类型,这是中国穆斯林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问题,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穆斯林经济的前途和命运。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好中国穆斯林经济的最佳发展类型呢?这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既要把握中国的国情,又要了解中国穆斯林各民族所信仰的中国伊斯兰教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发展中国穆斯林各民族的经济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类型。(一)商业经济伊斯兰教崇尚商业,《古兰经》中包涵了十分丰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正是这些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大大影响了中国穆斯林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穆斯林》创刊50年了。它从创刊-停刊-复刊到今天办成了一个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影响和声誉的"综合性的伊斯兰学术文化刊物",特别是一个"全国中文宗教类核心期刊",实属不易!《中国穆斯林》在向我国广大穆斯林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帮助我国各族穆斯林正确理解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7.
杨晓春 《世界宗教研究》2011,(3):118-131,194
清末民初发生在中国回族穆斯林和基督教传教士之间的"回耶对话",是历史上文明对话研究的生动个案。而促成两方积极对话的《回教考略》(《四教考略》有关伊斯兰教部分的单行本)一书,则是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关节点。通过《回教考略》的出版以及版本状况的查询、《回教考略》对伊斯兰教批评的具体状况的分析、回族穆斯林学者针对《回教考略》有所反响的八个个案的收集(在回族穆斯林学者中有相当的代表性),我们可以认识到《回教考略》一书在引起回族穆斯林学者注意到并起而反驳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批评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从文明对话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围绕着《回教考略》的回耶对话的一些特点:其一,这一回耶对话总体上是因为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明确批评及试图传教引起的,回族穆斯林学者对基督教方面所描述的有关伊斯兰教内容的辩驳和对基督教的批评,具有必然性;其二,对于伊斯兰教方面而言,这一回耶对话有着相当的"卫教"色彩;其三,虽然当时基督教处于一种主动的且是强势的地位,但这一次回耶之间的对话,却大抵是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正光阴冉冉,岁月如梭,父亲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几十年来,中国的穆斯林社会一直没有忘记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中国翻译家辞典》《中国回族大辞典》《中国回族名人辞典》等辞书在介绍他的辞条中均称其为"中国现代伊斯兰学者,翻译家";在其归真40周年的时候,《中国穆斯林》杂志推出了"陈克礼先生归真40周年纪念专辑",中国伊  相似文献   

9.
正自伊斯兰教传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社会以来,千余年里,中国穆斯林群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有神论信教群体,始终面临着如何与无神论政权相处的宗教理论问题。在中华文明的汪洋大海中,中国穆斯林浸润了中华文化的血液,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到了明末清初,以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等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学者掀起"以儒诠经"运动,援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穆斯林留学埃及八十周年,也是早期留学埃及的中国著名穆斯林学者、《古兰经》译注家马金鹏先生归真十周年。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穆斯林留学精英和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马金鹏先生完成的《古兰经译注》,不仅续写了《古兰经》译注事业在中国的灿烂篇章,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古兰经》译注工程增光添彩。值此先生归真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相似文献   

11.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感赞真主。中国伊协主办的《中国穆斯林》杂志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穆斯林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在几代办刊人的不懈努力下,走过了半个世纪不平凡的历程,迎来了她的50华诞。这不仅是中国伊协、《中国穆斯林》杂志的喜事,也是全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喜事。  相似文献   

12.
倡导厚养薄葬建设精神文明戴俊峰曾在《中国穆斯林》杂志上读过许多有关伊斯兰教提倡“厚养薄葬”的文章,其目的均在于号召广大穆斯林恪守《古兰经》、圣训,正确对待生死这一客观现象,树立正确的伊斯兰人生观。而时至今日,在一些穆斯林聚居地区仍盛行一种对父母亲人“...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伊斯兰教第四次代表会议决议的精神,今天《中国穆斯林》正式复刊了。这是全国各族穆斯林群众的一件喜事。他们将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宣传园地上耕耘、播种、收获。为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当今,在全国各民族人民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成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历史时期中,《中国穆斯林》刊物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宣传喉舌的任务就更为艰巨、光荣。我希  相似文献   

14.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怀着美好的祝愿和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国穆斯林》杂志创刊50周年。我们是一个居住在大西北吴忠平原大地,受黄河水养育的四世同堂的穆斯林读者之家,20多年来,深受《中国穆斯林》杂志的教育与熏陶,一家四代八口人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大家欢聚一堂,隆重集会,共庆《中国穆斯林》杂志创刊六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向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多年来为《中国穆斯林》杂志倾注大量心血和热情奉献的所有采编人员、工作人员、专家、作者及广大穆斯林读者,致以热烈的祝贺!抚今追昔,历届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穆斯林》杂志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极大的鼓励。60年前,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中国穆斯林》杂志顺利创刊。1995年《中国穆斯林》杂志汉文版百期纪念时,  相似文献   

16.
倡导厚养薄葬建设精神文明戴俊峰曾在《中国穆斯林》杂志上读过许多有关伊斯兰教提倡“厚养薄葬”的文章,其目的均在于号召广大穆斯林恪守《古兰经》、圣训,正确对待生死这一客观现象,树立正确的伊斯兰人生观。而时至今日,在一些穆斯林聚居地区仍盛行一种对父母亲人“...  相似文献   

17.
《健康报》(1992.9.13)载:“中国,中医研究院安迪光教授最近在首届国际中国医史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兴趣”。安迪光系回族穆斯林,这篇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回族穆斯林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历史及学术成果。现予转载。  相似文献   

18.
<正>一、回族穆斯林起经名的宗教渊源回族穆斯林的经名也称教名,指用圣贤、圣妻、具有吉祥寓意的阿拉伯语词汇起的名字。在回族穆斯林中把为孩子取经名叫"起经名""安经名"。起名字在伊斯兰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据《艾卜·达伍德圣训》记述,穆圣曾说:"复活日,将以你们的名字和你们祖辈的名字被称呼。你们使自己的名字优美些吧!真主最喜欢的名字有:阿卜杜拉、阿卜杜·拉赫曼,等。"(穆斯林辑录)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穆斯林延续了这一传统和习惯。早期随着阿拉伯及其他地区穆斯林来华定居,他们之间的称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学术文化交流,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承担国家对外宣传任务的中国外文出版社,曾于1989年至1993年间,陆续出版了穆斯林学者李华英先生的《中国的清真寺》、《中国的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的著名人物》三部阿拉伯文译著。这三部译  相似文献   

20.
正"以儒诠经"指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学者用宋明理学阐释伊斯兰教经籍的活动,亦称"用儒释教"。明清时,中国还没有《古兰经》汉译本,加之当时我国穆斯林已普遍使用汉语,一些地区的穆斯林群众已经不懂《古兰经》的文义,伊斯兰教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衰退现象。加之明清封建统治阶级中有的人认为伊斯兰教"不敬天地,不祈神祉,不奉正朔,不依节序,另定宗主,自岁为年",有对其禁绝之意,一些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