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舞蹈因其华美、高雅、奔放的形式和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令人倾倒.芭蕾这门古典舞蹈艺术,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在体育舞蹈的技术训练中芭蕾基础训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芭蕾对体育舞蹈在审美、规范化等方面有着最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研究、借鉴芭蕾基础训练方法.对完善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技术教学训练手段,缩小我国体育舞蹈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建立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的一项运动,是健与美的结合,是一项高价值、多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一.体育舞蹈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大量的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团来华演出,并在20年代达到了高潮,形成了20世纪初中国舞蹈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抽象表现艺术.因此,它既不是"纯形式",也不是再现性的绘画或装饰性的图案.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书法与绘画虽有相似的一面,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古人所谓"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实际上并不是指书与画在形体、结构、笔画和表现方法上的趋同.书与画的"同",从根本上讲,是"同"在对生命意趣的表现上面.中国书法的美本质上更应该说是一种动态的美、内容的美、意蕴的美或表现的美.  相似文献   

4.
空灵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又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种美学风格。空灵之美是与充实之美相对应的一种美的形态。"空灵"之"空",就是空寂、空阔。"空灵"之"灵",就是灵活、灵动。空是空寂的本体,灵是活跃的生命。空灵美在文学的各种文体、艺术的各种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种基本形式本来是统一的,但是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 展,两者不仅分离了,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表现出矛盾和对立。进入20世纪以来,又表现 出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趋向。这个趋向,集中表现于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20世纪许 多重要的科学家都在科学中发现"美",并且以"美"的发现作为科学创新的动机。这个新 趋向,引起了美学(文艺理论界)的相同反应,不断有论证艺术与科学(艺术美与科学美) 同一的论著出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统一性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也应当承认科学与艺术 都包含有追求"美"的动机。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刻区别。不加区 别地将两者等同,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理论错误,同时,也是一种学术倒退。  相似文献   

6.
宗白华先生认为,舞蹈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并且各门艺术与舞蹈都具有相通性,即都倾向于舞蹈,表现出一种宗先生所说的"舞蹈精神"。"舞蹈精神"指的是中国的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中共同表现出来的动态、节奏和韵律,呈现出的一种运动、飞舞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它们共有的飞动之美和空间感觉上。而这两方面最终都通于"道",体现了宗白华先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领悟力和洞察力。  相似文献   

7.
武术与审美     
武术运动不仅是健身强体的运动项目,而且也是一种充满审美精神的高尚运动:它讲求武德美,造型美,意境美,以及和谐美……  相似文献   

8.
"设计"是个具有抽象性的现代概念,设计活动也被称为艺术创作活动。从表面上看,设计师的活动和艺术家的活动很相似,他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在设计活动和艺术作品中表达着思想和情感,甚至在专业基础训练上,设计师和艺术家也有着相同的经历。然而设计美是一种功能美,一种实用美,设计美是功能与美的结合。设计美扭转了自康德以来的艺术活动方式,重新诠释了艺术和生活的相互关系,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和艺术观看形式,使艺术活动更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是通过对传统的解构和翻新,使欣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美的一种创作方式.艺术中实现"陌生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地翻新出奇,出奇制胜.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陈巍 《心理科学》2017,40(3):559-564
"动作理解"一直被视为镜像神经元功能最为保守的假设,同时也是证据链最为强健的领域之一,但其概念内涵却始终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戈尔迪之结"一般没有得到厘清。目前,动作理解的紧缩解释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来自实验室检验与哲学拷问的证据倾向于认为,镜像神经元活动构成动作理解的观点是一种"循环论证",前者至多只能算作产生动作理解的附带原因,而不是必要与充分原因。将广义的动作分成运动、运动动作与运动动作链可以有效地澄清实现理解不同层次的动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回应质疑并为辩护自身立场指明前进方向,是重解动作理解"戈尔迪之结"的起点,将对镜像神经元的科学祛魅产生奠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与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荣光 《美与时代》2004,(10):89-90
体育美是人类自身美和运动创造的美的结合,是人的形体美、动作美和精神美的弘扬。培养与激发体育审美心理,是体育教学与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体育审美心理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美是人类自身美和运动创造的美的结合,是人的形体美、动作美和精神美的弘扬。培养与激发体育审美心理,是体育教学与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美之道     
美与美学问题,是一个从科学美的经验分析到哲学美的观念综合,再到艺术美的直觉妙悟--进而到一种"言,无言"、"名,无名"、"象,无象"的问题;是超乎言、名、象的美的问题;是超乎科学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的心灵境界美.  相似文献   

14.
"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当然也是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艺术、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和"是一种宇宙观,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观,一种政治观,一种伦理观,一种美学观。"和"的基本涵义就是对立中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矛盾中的协调等,它是事物存在的平衡、统一、稳定、平静、舒缓、比例、对称、秩序、均衡、协调、融洽、相成、相济、中节、适度等多种状态一种描述,"和"即和谐状态。"和",有哲学意义的和,有美学意义的和,有社会意义的和,有生理、心理意义上的和;"和"又表现为美,如哲学之和表现为大和之美,艺术之和表现为中和之美,社会之和表现为谐和之美。探讨"和"即"和美",对于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艺研究、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希波克拉底警句的深层解读--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图透过医学与艺术的联系,深入到医学与美学关系的层面,进而发掘希波克拉底关于"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指出希波克拉底警句蕴涵着:医学是美的职业,它具有崇高地位和独特的重要性;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既然医学是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务工作者就应该重视美学修养,并让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自己的医学实践之中.换句话说,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相似文献   

16.
地域·自然·心象——中国山水画"地域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域化特色,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着眼于人文传统的角度,来研究"地域性"的品格、色彩与精神."地域性"的美学基点对于不同画家影响的稳定性,体现出了地域性自然之美对山水画创作的有效性与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将形成一种山水画艺术地域性自然之美与山水艺术心灵双向互证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论“美”及相关美学问题的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中"美"的字义主要为外观形式之美,而孔子所认同的美为形式之美与内容之善相互结合的美。以实用的观点来评价孔子的美善合一是一种理论的误判,因为孔子的美善合一观是一种内在价值的结合,或者说是一种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内在目的性的结合。道德价值在艺术活动中的引入无可非议,相反它能使艺术的体验从情感的形式快感提升到更为广阔的、整全的、有机的生命境界。就孔子美学研究方法而言,确实不能仅仅抓住一个"美"字,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美学研究是离不开"美"这个字的,可以从"美"这个范畴开始研究中国美学史。  相似文献   

18.
在丹托美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艺术多元化的阶段。传统的美被摒弃,有思想、意义、知性的艺术被冠以美的标签,美被泛化。这种泛化的美,意外地与怪诞美接轨。以丹托《美的滥用》为背景,列举降格的艺术、戏仿的艺术、诙谐的艺术,力图讨论这种被滥用的美是一种怪诞风格的怪诞美。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是一种怪诞艺术的复兴。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社会中,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部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培养人发现美、认识美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创造的能力.艺术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形式,体现着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看待事物的眼光.美育和艺术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可使受教育者自然、健康、文明、快乐地且有责任、有尊严、有爱心、有创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20.
"野逸"是一个美学词汇、美学概念。"野逸"又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人的一种精神风貌。野逸之美就是自然之美,自由之美,超越之美。具体说,"野逸"指审美体验中人的自由的心灵境界;指艺术家潇洒超拔的艺术人格;指狂放疏野的格调韵致。野逸之美在人的精神世界、文学艺术中都有大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