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论《周易》美学的基本精神王维平,朱岚我们曾对《周易》美学思想的建构原则、总纲及其生命本体论作过一些初步的探索, ̄①本文则想就《周易》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方家。一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中,倘要问哪部书...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认为;国家及个人的行为都要与天,也就是大自然保持一致,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管子》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认为天地自然是按照阴阳规律而运动变化的,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协调,并提出了“人与天调”的哲学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蒙文通文集》六卷 ,已由蒙文通先生之子蒙默教授整理完毕 ,并由巴蜀书社全部出版 ,这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 ,值得祝贺。蒙文通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他在中国古代历史和古代学术文化研究中 ,辛勤地耕耘了一生 ,造诣精湛 ,成就卓著。其学识渊博 ,不仅精通经、史、诸子 ,还对佛、道二藏和宋明理学均有独到的研究。在古代历史、古代地理、古代民族、古代学术、古代宗教等许多方面 ,都给后人留下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这套文集分为《古学甄微》、《古族甄微》、《经学抉原》、《古地甄微》、《古史甄微》、《道书辑校十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易传》宇宙发生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易》分为经传两部分,其中《易传》有十篇(称为十翼),是儒家后学者的作品。《易传》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本文就其宇宙发生的理论做一点初探,以请教于大家。一、易乃宇宙之本中国与西方一样,古代很早就开始寻求自然真谛,探讨世界本原。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五行”相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伯阳甫以阴阳“天地之气”解释地震发生(同上)。这包合了宇宙生成的萌芽。但是第一次全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逻辑史研究 ,是近百年来兴起的新事物。经几代学者努力 ,已获得丰硕成果 ,今天的中国逻辑史学科和研究方向 ,在中国学术和教育领域占有一定地位 ,引起海内外学者关注。持续百年的中国逻辑史研究 ,近年涌现以更新、转换方法为标记的回顾、反思和再认识潮流 ,并伴生诸多尖锐问题。正确反思过去 ,分析当前问题 ,有助于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一、中国古代逻辑是否存在。崔清田主编《名学与辩学》 (山西教育出版社 ,1 997年版 )“后记”说 :“《名学与辩学》是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名学与辩学》被作为中国逻辑史…  相似文献   

6.
郑秋月 《哲学动态》2012,(4):106-110
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新的政治教化尚未形成,逐渐摆脱汉儒纲常名教束缚的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由。这一时期,玄学是政治形态与思想文化的主导,它主要以古代典籍中最具形而上学特色、包含丰富哲理的《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为阐释对象,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与美学形而上的精神理想来倡导一种道家对天地自然和谐的超  相似文献   

7.
《周易》对中国古代乐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观,为中国古代乐论家探讨音乐本源问题提供了哲学基础;二是易象蕴含了艺术思维的精髓要义,古代乐论中乐象说的基本思想和理路多与易象相关联,即以“观物取象”为方法,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三是《周易》易简原则植根于天地自然之性,着眼于王道教化功能,这又使得它与乐简理论发生了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 在中国古代逻辑史的研究上,梁启超最早于1904年撰写了《墨子之论理学》一文,试图用西方传统逻辑的观点概要介绍了《墨经》中的逻辑思想。1922年,作为我国第一本中国逻辑史专著、胡适的英文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在国内出版,也肯定了《墨经》六篇中有重要的逻辑推理学说。自此以后,《墨经》逻辑就成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几乎所有涉及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通史或段史著作都把墨经逻辑作为中国古代逻辑的重点和主要代表,对墨经逻辑思想的发掘也越来越丰富。解放后还先后出版了四本墨经逻辑的专著,而且都把墨经逻辑描述为一个相当完整、相当科学的理论体系,称之为“墨经逻辑学”或  相似文献   

9.
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曾任哈佛大学历史学、政治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理事会学术政策主任,主要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史和思想史,专长于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其主要著作有:《陈独秀和对现代西方的认可》、《儒家思想的几种倾向》、《寻求富强:严复和西方》、《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等,其中《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是西方汉学界第一本有影响的专论先秦思想史的大部头专著。史华慈的文化观主要包括: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性,因为人类共有着同一个经验世界;文明与文明之间具有可交流性,而且正是在交流当中文…  相似文献   

10.
<正> 章学诚说:“六经皆史。”其实,先秦的《论语》、《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书都是史。盖古人未当离事而言理。事,是古代存在的事;理,也是古人认识的理。事与理,皆是往古的遗编。总名之曰古代先民的文化,质言之,皆史也。凡是历史上杰出人物或者著名的学术著作,都应做历史来研究。就是把他(它)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人物的时代精神和著作的风貌、特点。无论六经或诸子百家的书,大抵言简意賅,加以古文古辞,每有奥僻艰深之感,后  相似文献   

11.
《周易》非常重视“交”和“感应”,咸卦很好地体现了《周易》当中的“交感”思想.我们认为“交感”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天地交感化生万物就是一种宇宙生成论,讲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的;男女交感始有人伦是一种社会伦理学,凸显了社会伦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而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是占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交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上有重要的价值.对宋初周敦颐和二程的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宇宙的生成及自然规律的起源——道家思想现代诠释之二代金平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于中国古代道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自称为“名誉道家...  相似文献   

13.
一大约在三十年代中期,读了陶希圣先生所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卷,才知道《管子·问》篇的存在。记得陶先生在该书中曾把《问》篇说成是“古代国势普查(Census)的雏型”,又说《问》篇是“引退老吏作为政治实务指南的一种规范而做的记录。”我从陶先生书中得到指教,一直把《问》篇看作他所说的那样一种著作,对它评价很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逻辑史于1988年7月中旬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5次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把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及如何改善中国逻辑史的教学和普及工作等问题。关于中国逻辑思想的发端问题在已经或即将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著作中,不少作者把邓析列为先秦名辩逻辑的开拓者。会上则有人提出,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应以《易经》为开端。因为,(1)《易经》是一部思维工具书,是一个符号系统,有一系列推演规则,而且  相似文献   

15.
1 “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人与天地相参”(《灵枢·岁露论》)可以认为是《黄帝内经》对医学认识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含义可以归结为 4个方面[1] :一是人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产物。《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活在“气交”之中 ,和大地上的万物一样 ,都是天地形气阴阳物质即自然界有规律变化的结果。二是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 :(1)无机环境 ,包括天文、气象、地形、土壤、水文 ;(2 )有机环境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3)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环境即社会环境。三是人体和…  相似文献   

16.
杨百顺教授继《西方逻辑史》之后,又有新作《比较逻辑史》问世。这是一部以古今为经,以中国、印度、西方为纬,加之与其他科学旁比的,在比较中研究逻辑科学的发生、发展历史的一本学术专著。《比较逻辑史》全书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逻辑四篇,十七章,四十余万字。此书材料丰富,视野广阔,见解新颖,读后使人爱不忍释;此书  相似文献   

17.
目录学苑一奇葩——佛经目录学探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经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学苑的一束奇葩 ,它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曹魏时朱士行的《汉录》 ,到清代智旭的《阅藏知津》 ,佛经目录源远流长 ,数量众多 ,蔚为大观。梁启超所著《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统计的佛经目录为45种 ,我国著名目录学家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统计到的佛经目录多达75种 ,实际上佛经目录还远远不止这个数。佛经目录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曹魏时期的朱士行的《汉录》。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篇 :“第一部总录 ,殆为魏僧朱士行之《汉录》矣。”目录学界认为 ,汉初杨朴的《兵录》为我国专科目录之源头。《…  相似文献   

18.
《易图》在自然、社会、人体三大科学领域的应用王赣博大精深的易学是以二进位数学为基础的哲学。它是研究宇宙间万事万物基本运动规律的,所以它的应用范围包罗万象。古代的说法是:统管天地人。现代的说法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三大领域都能用上。《易图》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逻辑史界在完成大型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和《中国逻辑史》(五卷本)以后,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逻史研究水平的问题,开始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要提高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水平,就应该扩大对古代政治、哲学、语言等其它方面的研究范围,逻辑史就应该是中国古汉语的语义学史。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搞好古文经典的校释,准确理解古文经典的原意,自然是提高中国逻辑史研究水平的基础,但提高现代逻辑科学(这里也包括正确的传统逻辑知识——下同)的水平,学会运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加强科学的对比研究,乃是提高中国逻辑史研究水平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方法。我国对古代逻辑的自觉研究始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章太炎和梁启超,章太炎写有《原名》  相似文献   

20.
道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古老宗教,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一体、和谐共生思想,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环保理论,并积极予以实践。 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成书于汉代的《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要“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若不懂得自然规律,凭主观意志盲目行事,便如《道德经》所言,是“不知常”,必然“妄作,凶。”故而《阴符经》告诫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