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6年,《洛阳景教经幢》因盗墓在洛阳李楼乡城角村东北出土,经幢底部已残损,但大部完好,为一石灰岩质青石制成的八棱石柱,整个经幢缺少了幢顶、幢体下半部和幢座。残存部分包括了《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和《经幢记》,以及完整的十字架、天使等图像,内容十分丰富。这是继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之后,有关唐代景教石刻的最重大考古发现,特别是残存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与敦煌残本《大秦景教宣元本经》可以互补,使人们对这一景教早期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金代经幢高度以0.5-1米者居多,10米以上者极少,其形状绝大部分为八面体,用料一般就地取材.立幢目的大都与追荐父祖,祈福消灾有关.经幢上大多书写经文、铭记等汉字,也有个别书有梵文经咒.经幢装饰图案以莲花、狮子、龙或佛像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石经幢的兴起与五台山文殊信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志静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所讲述的佛陀波利礼五台,被文殊点化的神异故事影响更为广泛。在此经的流传过程中,随即也兴起了建立经幢之风。唐代开始,全国各个寺院几乎都建有石经幢。五台山现存有从唐代以来的近30座石经幢,这些经幢承载着大量的佛教历史信息,为研究五台山佛教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现对此经的兴起以及五台山石经幢的形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6,(2)
正一、下华严寺的历史渊源著名的辽金古刹大同华严寺,原称"大华严寺",始建于辽,重建于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下寺坡街北段西侧,是一处典型的汉文化和辽金文化相结合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是我国辽、金时期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华严宗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木结构佛殿之一[1]。它以独具风貌与神韵的建筑、塑像、壁画、柜藏、碑刻、经幢以及众多的历代文物典藏,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千古名寺。  相似文献   

5.
大约两年多以前,我随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诸同人到北京西南戒台寺踏青,见抱塔松附近山门处立一石幢。石幢八角形盘盖的每边均雕有一身伎乐天浮雕像,共计八身。从伎乐天形象及整个盘盖雕凿手法看,明显为辽代风格,但审视幢身却是元代至元年间月泉禅师之墓塔铭。禅师塔铭上配有作歌舞供  相似文献   

6.
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2月3日,山西平遥以“一城两寺”的文化资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双林寺名列其中。《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和审核程序都非常严格,能列入该名录的,都是人类文化艺术中的精髓。双林寺之所以被列入名录,缘于寺中藏有美仑美奂、令人心驰神往的彩塑。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6公里的桥头村,原名中都寺,可能与其地曾为中都县有关。中都寺建于何时,至今尚难确考。据寺内现存最早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所记:“重修寺于武平二年。”武平二年乃北齐年号,是公元571年,即使以此推算距今也有1400多…  相似文献   

7.
何云:本刊主编。温金玉:山西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时间:1998年6月,北京:何: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样,在佛教史上,山西也因寺塔林立,名僧济济被世人称为佛教重镇。温:山西境内如今有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106处,其中唐代4座、五代3座、来辽金时期99座,占全国同期现存总数的72.6%,有石窟300多处,古塔580余座,彩塑12712尊,壁画23052平方米,均居全国之首。可以自豪地说,山西确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大宝库。何:山西的人文环境我不熟悉,但山西的山川地貌似乎与佛教特别具有因缘,因为那里的满目山川适宜催人生无常之…  相似文献   

8.
当杏花春雨再度浸润江南的时候,在古城苏州,随春而至的是文化界的又一新鲜事物—戒幢佛学研究所,将在西园戒幢律寺筹备开办。西园戒幢律寺是江南名寺,苏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佛教文化》1996年第四期封面刊登的就是这座名刹的照片),该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一1294),本名归源寺。明朝嘉靖时衰落,成为太傅徐泰时的别墅,取名西园。其子徐溶复舍园为寺,时称复古归源寺。明末崇初八年,该寺在高僧茂林律师的住持下,宗风大阐,始成为律宗道场,命名为戒幢律寺。后该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度毁于兵火。1895年广慧法师重修古寺,…  相似文献   

9.
佑国寺是南山寺最上面的一座寺院。因为建筑宏伟壮观,设计别致精美,环境清静幽雅,故称莲宇花宫。本寺有一座平台(望峰台),三进院落,三大佛殿,层层高起。登上此寺,仿佛身入仙境。信步漫游,又可尽情地欣赏这里的浮雕艺术,陶醉于美的享受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2018,(4):F0004-F0004
新建的法源清真寺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顶层是飞檐歇山,红柱画栋复以绿色琉璃瓦;下面几层则是瓷瓦白墙,穹形绿窗。院子中央的礼拜大殿是典型的明清式建筑,屋面为三卷勾连搭式,古朴别致,肃穆而静谧。  相似文献   

11.
徐晓鸿 《天风》2015,(3):68
国家一级文物。2006年因盗墓在洛阳出土,经幢为八棱石柱,底部受损。该经幢是继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之后,唐代景教石刻最重大的考古发现。经幢分为两部分,包括《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文和"经幢记",经文部分与敦煌残本可以互补。今存洛阳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应聘的智慧     
巧用气压计有一家公司招聘管理人员。考题是:使用发给你的一支气压计,测出这幢30层摩天大楼的高度。形形色色的应聘者,绞尽脑汁想出了种种办法:有的楼上楼下量气压,利用物理知识繁琐地计算;有的爬上屋顶,将气压计表系上长长的绳子当垂锤,忙乱地量着;有的则在资...  相似文献   

13.
竹林寺银塔     
《五台山研究》2006,(1):F0003-F0003
在五台山显通寺藏珍楼中,有两座银塔,均为明代遗物。一座为六角七层楼阁式银塔,是1987年修复竹林寺舍利塔时出土的物,故亦名竹林舍利塔。一座为六角三层楼阁式银塔,造型优美,雕镂精细,其塔座为六角楼空木质,上有围栏。  相似文献   

14.
早就知道潭柘寺、戒台寺。在商务印书馆的《北平指南》上,见过潭柘寺的铜图,小小的一块,模模糊糊的,看了一点没有想去的意思。后来不断地听人说起这两座庙:有时候说路上不平静;有时候说路上红叶好。说红叶好的劝我秋天去;但也有人劝我夏天  相似文献   

15.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因过去四周山上有“柘树千嶂”,寺后山中有龙潭而得名。曾几何时,这座庄严宏伟的千年古刹归于沉寂,游人稀疏,信徒寥寥。如今,“中国佛教第一学府”——中国佛学院将依托这里兴建新校舍,并在2006年底举行了奠基仪式。这座有  相似文献   

16.
金维诺 《法音》2007,(12):43-44
山西省是古代寺观遗存最多、保存较好的地区,而双林寺则是古代佛教雕塑极为精美、类型极为多样的佛寺。双林寺在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七公里的桥头村北侧,建筑历遭千年的风雨兵燹之患。到元末,殿楹损坏、庑廓倾颓。因此,明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主要为明代和清代修建。  相似文献   

17.
正佛塔起源于印度,最初建塔主要用于埋藏、供奉佛陀和高僧的舍利,形制也比较单一。后随佛教的发展、东传,为中国建筑所采用,经过古代匠师的不断创造和印度佛教文化的持续传播和影响,发展成为包括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亭阁式塔、花塔、过街塔、经幢式塔等在内的十几种形式[1]。金刚宝座塔也是随印度佛教文化的传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5,(7)
<正>海幢寺坐落在广州河南区南华中路,始建于南汉时期,原名千秋寺,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寺院。据载,明末寺院沦为富绅郭龙岳的园地。时有光牟、池月二僧向郭氏募得此园,改建为"海幢寺",当时规模较小,仅有佛堂和准提堂。寺名依《华严经》中"海幢比丘在昔能修习般若波罗密,入百万阿僧癨劫,了无障碍"之意。在美国人亨特所著的《旧中国杂记》中曾提到海幢寺,"如果用英语来讲,这座庙的名字是‘海的帐幔’(Sea Screen)"。  相似文献   

19.
在心里种花     
在英国一座小镇的郊外,有一个别致的小木屋,屋子里住着一个孤独的老人,他有一个很大的花园。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他在园子里忙忙碌碌,他给花木修剪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6月2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隆重举行三宝楼奠基法会,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法师、苏州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戒幢律寺方丈普仁法师、南京灵谷寺方丈真慈法师和无锡开原寺方丈隆贤法师为奠基法会主法,诸山长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四众弟子共6000余人参加了法会。三宝楼将由20余米高的中部主楼和东西两翼组成,有如故宫的午门和两翼五凤楼,气势恢宏,构成一座集弘法、修行、教学、研究、办公、接待、交流及收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成后将为培养佛教人才、发展佛教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为历史名城苏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