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6,(6)
正本刊讯6月1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一行到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学诚会长对广声法师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广声法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新加坡弘传佛法,培养佛教青年弘法僧才,推动中新两国佛教界友好往来表示赞叹。学诚会长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在佛教文化、佛教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汉传佛教"走出去"。广声法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8月21日,台湾佛光山慈惠法师一行4人到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学诚会长、刘威秘书长的热情接待。会见中,学诚会长表示,佛教是两岸四地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纽带,要充分发挥佛教之优势,让佛教作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在谈到网络时,学诚法师说,积极推动佛教文化创新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赋予佛教文化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5,(8)
<正>本刊讯7月7日下午,台湾中台禅寺见灯法师一行8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学诚会长、演觉副会长、宗性副会长和刘威秘书长的热情接待。会见活动由张琳副秘书长主持。学诚会长在会见中表示,近年来两岸佛教交流日益频繁,中台禅寺也积极参与我会发起组织的各项活动。两岸的紧密交流不仅促进了两岸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为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佛教文化搭建了平台,期待两岸佛教界今后有更广泛、更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7,(7)
<正>本刊讯6月26日下午,学诚会长在北京龙泉寺会见由副理事长心茂法师率领的台湾"中国佛教会"大陆参访团一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宗性法师,秘书长刘威,副秘书长卢浔、宏度法师、普正法师等陪同会见。该参访团由台湾"中国佛教会"各县市理事长、理事、佛教界代表近80人组成。宾主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交流。学诚会长在座谈中高度肯定了台湾"中国佛教会"为推动两岸佛教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台湾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9,(12)
本刊讯10月23日至24日,由台湾总光禅学研究所和中华佛教禅净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在台北师范大学教育大楼举行。该研究所和该协会创办人均为惠空法师,在他主持下,1997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两岸僧伽教育交流访问研讨会,1998年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两岸僧伽教育交流访问研讨会及第一届两岸禅学研讨会。IO月19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为团长,副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副团长,副秘书长倪强先生为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为学者牵头人的大陆佛教教育代表团一行20人来到祖国宝岛台湾,参加第二届两岸禅学研…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7,(12)
<正>本刊讯11月27日,两岸佛教界向四川茂县慈善捐赠仪式在成都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永寿法师、宗性法师,副秘书长、阿坝州佛教协会会长达扎活佛出席了捐赠仪式。学诚会长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四川茂县捐赠善款50万元人民币,永寿副会长代表中国台湾佛教界向四川茂县捐款6.6万美元。宗性副会长代表两岸佛教界致辞。他表示,本次慈善捐款代表着"两岸一家亲"的美好心愿,  相似文献   

7.
桑吉扎西 《法音》2010,(5):53-53
<正>本刊讯4月21日上午,第十三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预备会议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永信法师、明生法师、觉醒法师、  相似文献   

8.
李贺敏 《法音》2005,(7):44-44
本刊讯7月5日下午,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佛教大学理事水谷幸正先生,佛教大学校长福原隆善先生等一行5人,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副秘书长陈文尧先生、张琳先生,常务理事兼北京广济寺监院演觉法师等的热情接待。在谈话中,学诚法师对水谷幸正先生一行在中日关系处于困难的状况下访问中国表示感谢,并希望在中日两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的基础上共同努力,不断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中日友好、世界和平、人类福祉。学诚法师同时对福原隆善今年四月荣任佛教大学校长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日本净土宗及佛教大学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9.
王孺童 《法音》2008,(11):22-32,33
2008年10月9日至11日,第11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韩国济州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派出以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团长.副会长明生法师(兼秘书长)、祜巴龙庄勐、觉醒法师、永寿法师为副团长,副秘书长照诚法师、张琳为副秘书长.国家宗教局-司司长徐远杰为顾问.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广东、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等11个省、市、自治区三大语系佛教的中青年活佛、法师共132人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6,(1)
正中华文化复兴论坛将于2015年11月12日在京举行,届时学诚法师将出席。日前他接受中评社采访时表示,中华文化的信仰特质集中体现于心文化。"水有源头方能行远,草木有根方得滋长",台湾地区文化之根、信仰之源、民族力量之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两岸的深厚精神纽带。两岸佛教的交流合作,能够增强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将为中华民族的复  相似文献   

11.
张开勤 《法音》2004,(8):48-49
应斯里兰卡佛教阿斯羯利派钱达南达国际佛教中心主席曼格拉大长老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于7月24日至28日对斯里兰卡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2.
见闻 《法音》2009,(8):29-32,33-35
7月21日上午,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先遣工作团一行四人访问中国佛教协会,访问团团长就中国的宗教状况与学诚法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7月23日上午,新加坡驻华使馆一位工作人员专程到中国佛教协会,就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对学诚法师进行了专访。两次对话交流的主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曙正 《法音》2005,(10):10-10
本刊讯8月30日,台湾海涛法师一行120人抵达北京,进行为期14天的参访交流,参访团里有来自印尼、马来西亚、香港及大陆的成员。当日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在广济寺设宴欢迎海涛法师一行。8月31日上午九时,海涛法师一行14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会长一诚法师、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的亲切会见,宾主互相交流,并商讨关于生命电视台开辟《大陆佛教现状》栏目的相关事宜。10:30,海涛法师一行拜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受到齐晓飞副局长的热情接待,交谈融洽。齐副局长对海涛法师来访表示欢迎,对海涛法师在台湾开辟《大陆佛教现状》栏目,广宣现今大…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4月13日上午,第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预备会议在北京鑫海锦江饭店举行。中方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任团长,副会长明生法师、永寿法师、觉醒法师,副秘  相似文献   

15.
李贺敏 《法音》2009,(4):62-62
本刊讯4月14日至17日,应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7  相似文献   

16.
普正 《法音》2008,(5):57-58
本刊讯4月15日至17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照诚法师一行4人,赴韩国济州出席第十一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预备会议。当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抵达济州机场时,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2,(7):63-64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刘舒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7日晚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做题为"中国佛教与文化自信"的讲座。学诚法师围绕中国佛教与文化自信,从五个方面来阐释:中国佛教的兴衰与展望;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文化的内容和自信;中国佛教在近现代的意义和自信;中国佛教推进现代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王孺童 《法音》2009,(10):14-20
2009年10月16日至17日,"第12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日本横滨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组成由会长一诚长老为名誉团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团长,副会长明生法师(兼秘书长)、祜巴龙庄勐、永寿法师为副团长,副秘书长那仓&#183;向巴昂翁、照诚法师、张琳为副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会议.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担任代表团顾问。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5,(4)
<正>本刊讯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为团长,副会长明生法师为副团长,王健秘书长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一行21人,于2015年3月24日至3月30日访问日本,出席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十八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预备会议。副秘书长张琳、国际部主任普正法师等随团出席。以副会长泓坡法师、事务总长月道法师为首的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代表团一行8人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5,(4)
<正>本刊讯3月17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广济寺怀远堂亲切会见了以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台长索马拉特纳·迪萨纳亚克为团长的斯里兰卡记者团一行。学诚法师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到访的斯里兰卡记者团一行表示欢迎,并向记者团一行介绍了中国佛教和中国佛教协会的概况。学诚法师表示,中斯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中斯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也已超过1600多年。公元4世纪初,斯里兰卡曾派遣沙门昙摩渡海送来玉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