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现代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揭示了道德情感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我们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所谓情感,就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而道德情感则是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对事物及社会生活喜好、厌恶的情绪体验。它是决定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卷,第255页)。具体说来,道德情感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皮亚杰的儿童道  相似文献   

2.
潘海洁 《天风》2003,(4):24-24
“所谓朋友,是在全世界上的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你的那个人”。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定义来衡量谁是耶稣的朋友,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离开耶稣的时候,就是他最孤独的时候,就是他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时候,就是他为全人类舍身流血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他的人。 圣经中清楚地记载,有几种曾与耶稣有关的人,在他上十字架之后的表现。从他们的态度,我们便可断定谁是耶稣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七情”是情感的外壳,情感的实质是对德智体美诸方面肯定或否定的体验,情感的差异性正是由对这诸方面的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情感的基础、观察、发展和培养等,必须从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新需要和原有水平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它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检形式表现出来的”(《普通心理学》下册第41页曹日昌著)这就是说,一个爱学生的教师,不仅在他接触学生时会流露出自己“爱”的态度,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与温暖,而且在教师自己内心也伴随以“爱”的体验,有着“爱”的感受。热爱学生的教师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心体验。作者根据大量资料和直接与教师交谈的情况认为,可以把教师的这些体验归结为“三感”,即亲近感、期望感和理解感.而且就其深度来看,从肤浅到深切,也有很大差异。如果一个教师根本不爱学生,他就会毫无所“感”了,如果只是一般的对学生喜欢、不讨厌,那他在行为表现上以及反映到他的整  相似文献   

5.
“真”的原则.“善”的原则、“美”的原则是人类活动的当然之则.人类整个实践活动都是遵循这三大原则的.凡是美好的理想,必是真、善、美的统一,儒家理想也是如此.无论是“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还是以“圣贤”为中心的人格理想,它们都包含着这三个基本要素.所谓“真”,即它来源于现实,反映了客观规律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体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当然法则;所谓“善”,它反映了人的要求、目的,符合人的利益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所谓“美”,它是人们一种美好愿望,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构想的一个蓝图,在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协调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关系,达到一种融洽与和谐,而为主体带来情感的愉悦.与真、善、美三种要素相对应的就是人们的认识、行为和情感,或是理智、意识和感受.对真、善、美统一的理想追求,也就是儒家在精神生活上对求真、向善、爱美理想的追求和实现.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相似文献   

6.
正义的战争与战争的正义——关于战争伦理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可以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间的有组织的政治暴力。根据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战争伦理大致包括“战争权利伦理”、“战争行为伦理”和“战争责任伦理”三个方面。在战争伦理中最重要的是所谓“正义”问题。“正义”与“非正义”这对概念并非规定战争的客观性质,而是一种煽动人们拥战或反战热情的主观态度和伦理立场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悖论”是什么?它就是挑战(或违背)常识的“大”理。所谓“挑战”,就有“矛盾”存在。所谓“矛盾”,当然是指“逻辑矛盾”:某一属性既属于同时又不属于同一对象。 这个简朴的“悖论”定义,比日常理解(和普遍辞典)只多添一个“大”字。无论是我这个定义,还是历来的绝大多数的权威定义,都认定“矛盾”就是“逻辑矛盾”,所以不时都可以省略“逻辑”一词,只不过,大家都认为,悖论不是普通的矛盾,而是一种“特殊”的矛盾。我要补充的是,  相似文献   

8.
一、体验学习的认识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因此,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定义及构成要素非智力心理因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就其提法上来说,意见也是不一的。有提“非智力因素”,有提“非认知因素”;也有提“人格因素”;还有提“个性心理品质”等等,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我们认为,应提“非智力心理因素”较为科学。所谓非智力心理因素,主要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予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除了智能以外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信念等心理成份,是促进人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外部动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要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情感体验是审美主体用美的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审美观而引起的态度体验.音乐审美情感体验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审美主体层面的情感体验、审美客体层面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超越与升华阶段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心理制约下,钢琴演奏者的审美情感体验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审美情感缺失性体验、审美情感的丰富性体验、审美情感的崇高体验、审美情感的孤独体验、审美情感的神秘体验以及审美情感的皈依体验.  相似文献   

11.
科学究竟是什么呢?关于科学的定义,历来就有各种说法。苏联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卡波查说:“科学就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英国现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P·M·S·布莱克特甚至从某一个极端的、心理学的角度给科学下了一个奇特的定义,说:“所谓科学,就是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等等。我似乎觉得,若从哲学角度来看,科学不是别的,它实在是违反常识的一种思  相似文献   

12.
§14 三才与三极:易道开显的存有格局而《易经》哲学正是以“三如实”的求真态度为出发点的超切主义哲学。《易经》的语言基本上乃是诠释易道的哲学语言。而所谓“易道”,用《系辞传》的术语来说,就是“三才之道”或“三极之道”。“三才”就是“天、地、人”,“三极”就是天极之道,地极之道、人极之道。在中国先秦的哲学里,“才”与“气”都是权能的代名词,而“极”则含有“如实之道“或”真之极致”的意思。“三才”中的“天地”(“天”与“地”的合言)就是权能场有;天地之道也就是权能  相似文献   

13.
技术的人文维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技术”的概念 ,如同“科学”、“人文”这些概念一样 ,要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是十分困难的。大致说来 ,对“技术”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狭义的理解 ;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所谓对技术的狭义的理解 ,是指那种直接应用科学原理或与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技术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技术”这一概念中的“技术”的含义 ,其实质就是“科学的技术”。例如 2 0世纪信息处理技术成为中心课题 ,电子计算机、雷达、集成电路等相继得到开发 ,电子数据处理技术朝着大容量、小型化和高速度的方向发展。[1] 这是最典型的直接应用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和人际关系三个层次。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互相认识、相互影响、相互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关系。这就是说,有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才有彼此的感知与理解,才能产生喜欢或厌恶的态度,才能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学生来说,最现实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其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态体验。不同特性的主体有着不同的情感需要,选择不同的情感对象和手段,从而形成不同的情感方式。不同的情感方式,直接影响着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评价,影响着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演变。当前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正  相似文献   

16.
个性,人格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人格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研究黑龙江大学哲学与行政管理系(哈尔滨150080)季国清庞薇本文的主题将围绕三种非健康人格的形成来揭示。一是自恋癖。“自恋倾向是人的一种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人体验到的现实只是内心活动,主要是他们的贪婪与恐惧,对他们来说,...  相似文献   

17.
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按照态度的结构理论,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该研究采用问卷测查的方式,考察了学习态度中的三种成分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学习行为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认知,而是意向和情感。所以要使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习行为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关键在于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愉悦体验和强烈的投入意愿。  相似文献   

18.
三、敬畏 敬畏是一种宗教美德,《古兰经》用它来确定人与人、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敬畏”一词及其派生词大都出现在《古兰经》中有关道德和社会主张的经文中。所谓“敬畏”就是要人类谨防那些使真主恼怒和损人害己的行为。因为“敬畏”一词本意为保护自己。人之所以保护自己,是因有可惧怕的东西存在。安拉是最值得惧怕的,所以因安拉而保护自己是特别重要的。既然惧怕,就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2,(5)
一、我法的定义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二、常住义,我的身体虽有死坏,而“我”是常位不灭不坏的。如说精神不死,此精神即我的代名词;三、自在义,我能自在作用,不受任何束缚;四、一体义,“我”是只有一个,决无二体,故不变异。这四种意思中,以第一主宰义为主。“法”有二义:一、轨义,就是轨生物解;二、持义,任持自性。我们在这世间,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情感和态度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两种心理现象,两者并不存在什么关系问题。在心理学著作中,给情感下定义、描述情感的时候,多使用态度这一术语,这才把情感与态度联系起来了。在描述情感,给情感下定义的时候,几乎各家都把“态度”摆到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反映出情感与态度有着极不寻常的关系。问题在于:情感与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各家的看法很不一致。苏联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