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何以可能?--海德格尔论现代技术本质的形而上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的思想在其著名的转向之后 ,研究的主旨虽然仍是追问存在的意义 ,但是研究的落脚点却有了很大转变 ,即从前期通过对此在的生存问题的分析来研究存在的意义转向对存在本身的直接思考 ,人同存在的关系也由强调存在对人的依赖性转变到存在对人的决定性。在他的后期思想中 ,一切本质的东西都呈现出二重性的特征 :存在与显现、遮蔽与解蔽、思考与语言、大道与道说等。就存在本身而言 ,它不但是万物显现的根源 ,而且又命定的要显现为万物。人以及人的各种活动如哲学、技术、艺术、语言等既从存在的天命中得到根据 ,又是天命的具体展现。人…  相似文献   

2.
在人少景多的画面里,要突出人物的行踪,常以溪流、路径、山脉或云气作为画面的视觉引导,通过局部性、暗示性、细节性的特征的景物描写,并利用景物的曲折变化使观者进入一种灵奇的境界.人多而景少的画面,多采用大量的空白的背景,若还需要交代一定的故事环境,那就利用简洁的道具来表现.  相似文献   

3.
引言 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叙述故事中必须要有场景,也就是说,故事的进展要把人物的行动放在具体的环境中以构成场景,这样才能显现为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1].在戏曲文本中,场景处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剧情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也是表情达意的主要媒介.中国古典戏曲具有重抒情、重表现的特点,因此其中的场景处所往往与戏曲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意境氛围、人物个性等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有限的空间背景却包含着无限的意蕴情感与现实内容.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哲学     
"做哲学"的方式在哲学发展过程中呈现多重形态。在实质的层面,哲学之思展开为对智慧的追求,后者体现为以人观之和以道观之的统一。以人观之意味着从人的现实存在境域和背景出发,以进入人的知行之域为研究和追问的对象;以道观之则意味着跨越知识的界限,贯通存在的不同方面,把握世界的整体,并追问人和世界中的本源性问题。在形式的层面,哲学之思作为以理论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的过程,又表现为"运用概念"的思维活动。哲学思想凝结在概念之中,新的哲学思想的形成也通过新概念的提出而实现。今天的哲学思考还需要回到存在本身。所谓回到存在本身,意味着既要扬弃囿于语言逻辑的分析哲学,又要扬弃囿于意识领域的现象学,进而回到具体的、现实的存在本身。哲学之思同时涉及理论与经验、知识与智慧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达米安·洛布是一位非常注重画面语言的当代艺术家,因其绘画作品酷似摄影照片而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从摄影技巧中得到启发,并将之用于绘画,对有关场景的搭建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都达到了逼真般的模拟效果。在对女裸体模特的描绘中,独特的画面表现力使得洛布的绘画有着较强的故事性。  相似文献   

6.
王峥 《美与时代》2014,(8):98-98
动画片中场景与角色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起到为角色服务的作用,而角色则必须适应于场景的局限与约束。巧妙安排场景与角色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剧情发展是否合理,也是衡量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美国动画片《丁丁历险记》为参考,展开对动画角色与场景在动画片中的设定及联系等相关论述,力求从中总结规律并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7.
角色设计不单单是设计一个形象的外表,还需要给它注入灵魂——角色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使角色生动饱满、真实可信。材料动画中的角色塑造需要考虑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美感,将角色塑造与材料美感完美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材料动画中的角色与其他动画形式中的角色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木偶"。当你在屏幕上看到"木偶"时,你会认为其存在其理所当然的,但是,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展这是超现实和惊人的——它类似于人或动物却没有自己的生活。在无人操纵时,木偶仅仅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块毫无生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冲突实质上是由于其角色的多样性及角色之间的相互冲突性所引发的,因而角色冲突是理解新闻传播者责任冲突的核心。在新闻职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新闻传播者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丛"。组织对新闻传播者角色期待的转变、自然的人与职业人相互竞争的角色要求、职业人角色要求与其他社会角色要求的竞争三者导致了新闻传播者面临的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化解需要新闻传播者遵循合理的判断原则。  相似文献   

9.
刘福泉 《美与时代》2004,(10):68-70
画面作为电影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本身是没有固定意义的,它只是构成影片的"原材料",就像是作家笔下的字词,它本身只是进行作者思维再现的材料.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的张艺谋,是摄影师出身,历来注重电影画面的空间构图、色彩、造型等叙事元素的独特运用;注重于画面形式感的追求,并赋予它们浓郁的象征意味.象征将现象改造成导演自己的一种观念,将观念通过画面变成意象,传达给观众.在影片中象征所揭示的深刻含义是由影片本身的画面和造型直接传达给观众的.画面本身在银幕上传达给观赏者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外在物理现象,而是在他们大脑中唤起了某种共鸣的现象,从而在那个视觉形象中感受到无形的普遍性意义.画面的象征意义成了举足轻重的电影语言.  相似文献   

10.
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对人才全方位的培养。教育培养好一个动画专业的学生就是培养一个能从头至尾承接动画片制作的全面技术型人才。他们既要能够掌握分镜头台本设计、场景设计、镜头语言设计、动画角色和动作设计的技巧,又必须掌握视频后期编辑、特效的添加、影视声音合成等实践操作类软件。在这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中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都要从宏观的教学目标出发,从专业的整体设计与专业课程的大局出发,在教学中做到承前启后,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11.
人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中 ,而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 ,我们不仅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和掌握我们未知的东西 ,可以说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无不反映在语言世界中。所以伽达默尔认为 ,可以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以中医为例 ,我们要学中医就首先要学习《内经》 ,而学习《内经》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内经》表述的理论的理解 ,即对语言的理解。于是 ,问题出来了。众所周知 :一部《内经》 ,注者如云 ,歧解叠出。原因何在 ?理解不同。为何理解不同 ?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且看这样一个例子 :…  相似文献   

12.
彭纲 《美与时代》2005,(2):52-54
培养学生的构成意识,是高校色彩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项内容.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绘画认识的提高,色彩教学的重心要由以研究客观对象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画面本身为中心.它要求学生在研究再现对象的同时,也关注画面的形式感、绘画性、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培养画面构成的意识.强化学生的构成意识,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画面构成问题,是贯穿整个色彩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谢浩 《美与时代》2014,(2):121-121
假定性在动画创作每个环节所起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从剧本、角色、场景到最终的成品,假定性如一个系统的体系影响着整部作品的艺术效果。动画场景设计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的工作量也较为庞大,除角色造型以外,影片中所要出现和用到的一切物象的造型设计都属于场景设计的范畴,动画场景如同戏剧中的舞台,是动画角色的表演空间。场景在动画中起到交代时空、营造氛围、刻画角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的生活中,以一种面貌永恒的扮演它的角色,它供给人们正常的生活作料,那就是——集市,人们每天都去购物的地方。在我表达的画面中,阳光普照着大地,人们为了他们的生活而忙碌,为了生计,他们穿梭在繁华的集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态,都是为明天而准备。这种场景,是我要表现它的一种热闹,为了生活而准备,为了生活,那无名的双手在辛勤的劳动着。我以油画的形式来表达那份忙碌,油画,以它独有的形式而发展,在形成之初,或许只以某种意义来服务于统治者的教化宣传功能,而在今天信息化、民族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它以无限的生命来给予这个世界以新的语言,新的方式。至于它将发展成何种语言,我无法定义,我只以我的理解给了我创作的场景以真诚情感的表达。人们,总是这样或那样的忙碌,得到的或失去的,都是归结在自己的足迹中。  相似文献   

15.
任衍具  孙琪 《心理学报》2014,46(11):1613-1627
采用视空工作记忆任务和真实场景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 结合眼动技术将搜索过程划分为起始阶段、扫描阶段和确认阶段, 探究视空工作记忆负载对真实场景搜索绩效的影响机制, 同时考查试次间搜索目标是否变化、目标模板的具体化程度以及搜索场景画面的视觉混乱度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视空工作记忆负载会降低真实场景搜索的成绩, 在搜索过程中表现为视空负载条件下扫描阶段持续时间的延长、注视点数目的增加和空间负载条件下确认阶段持续时间的延长, 视空负载对搜索过程的影响与目标模板的具体化程度有关; 空间负载会降低真实场景搜索的效率, 且与搜索画面的视觉混乱度有关, 而客体负载则不会。由此可见, 视空工作记忆负载对真实场景搜索绩效的影响不同, 空间负载对搜索过程的影响比客体负载更长久, 二者均受到目标模板具体化程度的调节; 仅空间负载会降低真实场景的搜索效率, 且受到搜索场景画面视觉混乱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知道钱这个东西只不过是表明劳动价值的载体,是商品交换的工具,它本身没有阶级性,也没有善恶之分,关健在于管钱、搞钱、用钱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什么样的。 世界上,人人都需要钱,谁也离不开它。但由钱引出的故事却很多,其中有喜剧也有悲剧。钱能使人享乐,安定幸福;钱也能让人苦恼,提心吊胆。 钱与人的公心、爱心、智慧结合在一起就能为国家、为人民、为教会多做善功,荣主益人,受到众人的  相似文献   

17.
论影视艺术音乐语言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艺术音乐语言是影视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鉴赏影视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一般根据剧情和画面语言长度,采取分节、分段的叙事法则。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影视艺术叙事过程中为表达感情服务,其美感层次有立意美、渲染美、过渡美、真实美、冲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  相似文献   

18.
肌理在油画创作中具有较强的画面提质效果,也是油画作品向观众传递情感的重要语言,这就要求创作人员注重肌理的运用。当然,油画创作中的肌理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肌理知识和情感表现手段。通过介绍油画肌理的含义,分析影响油画画面肌理表现的因素,讨论肌理语言对油画创作情感表达的作用,最后研究油画创作中肌理的情感表现,以便推动我国油画艺术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于恶的难题,传统神义论由于忽略了“上帝”与人类语言中“上帝的概念”之间的差别,从而造成了上帝似乎需要在人的理性面前称义的局面。普兰丁格为此提出了一种“辩护”的替代方案,试图说明上帝允许苦难与恶的可能原因。普兰丁格还以旧约人物约伯的故事为例说明,人不能以自己的理性假设来要求上帝。  相似文献   

20.
白鹭  毛伟宾  王蕊  张文海 《心理学报》2017,(9):1172-1183
本研究以消极情绪间感知相似性较低的厌恶、恐惧面孔表情为材料,提供5个情绪性语言标签减少文字背景对面孔识别的促进作用,通过2个实验对自然场景以及身体动作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考察面孔表情与自然场景间的情绪一致性对情绪面孔识别和自然场景加工的影响,以及加入与自然场景情绪相冲突的身体动作对面孔表情识别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增加了情绪性语言标签选项数量,自然场景的情绪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依旧显著;(2)当面孔表情与自然场景情绪不一致时,面孔识别需要更多依赖对自然场景的加工,因此对自然场景的加工程度更高;(3)身体动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自然场景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但自然场景依然对情绪面孔的表情识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