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因此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的.该方案的实施,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整优化了课程结构,增加了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开展科技活动既是新时期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石竹 《中国道教》2011,(3):58-58
为了提高道教教职人员和道教居士的宗教学识和文化素养,青岛崂山太清宫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2009年4月合作开办了宗教学研究生班。该班严格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道教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来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总计开设了16门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程应落到实处,与文化精神、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同步发展,以此对环艺专业基础写生课程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期对本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道教教职人员和道教居士的宗教学识和文化素养,青岛崂山太清宫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2009年4月合作开办了宗教学研究生班。该班严格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道教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来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总计开设了16门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排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跨专业应用型新型学科,在教学中实践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湖北美术学院近几年一直专注于本专业的实践课程的探索,以其实践课程改革成果为例,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以人文课程为学科基础,丰富专业结构,大幅提升实践课程比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导向"的实践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形成阶梯状的学习模式,形成别具特色的一体化的实践型课堂,同时探讨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平台的搭建等问题,用以培养宽阔文化视野、掌握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加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评教制度开始探讨,介绍三位教授的教学方法及如何在运用跨专业艺术背景和作品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把美国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秀之处,引进中国高校的实际教学中来,让学生得益于此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肖玺 《美与时代》2023,(5):109-111
新文科背景下,综合性、融通性已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大势所趋。对此,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路径,将传统的美术专业与数字化结合是关键所在,也是推动高校绘画专业教学向应用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数字绘画课程实践教学,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其艺术工作室,开发厚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厚生在理解教师的跨专业背景和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作品创作之中,让学生受益匪浅。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值得中国高校尝试和引进。  相似文献   

9.
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对人文课程认识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资料来源和方法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 2 0 0 1级 5年制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高原医学、病理诊断、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核医学 7个不同专业、14 3名在第一学年选修军事医学社会学的学生 (以下简称为第一学年学生 )以及 15 5名在第二学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 (以下简称为第二学年学生 ) ,同时还有 37所高等医学院校 4 0名教师及医学教育管理干部。2 调查结果分析2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作用的认识2 1 1 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人文课程必要性的认识。对医学院校开设人文课程必要性的认识 ,有 5 5 %教师及…  相似文献   

10.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的正确理念,把课程建设看成是丰富教育内涵、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在研究本校实际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国家基础课程(必修和选修)、校本开发性基础课程(中学生礼仪、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兴趣活动课、特长培训、党校与领导力等)、拓展性课程(社会实践、研宄性学习、二课选修)三个大的板块。  相似文献   

11.
平面构成作为高等美术院校设计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实践和研究。平面构成课程从设置草图作业开始,到设置课题作业再到设置作业规格和选修作业,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的课题和要求,在对比的教与学中,使"构成"意识溶入到学生的血液中,使平面构成真正被吸收和消化。  相似文献   

12.
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较为完整系统.以描述哈佛医学院必修课课程设置为主体,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职业导论、病人—医生Ⅰ与病人—医生Ⅱ、社会与人口科学相关课程以及医学探索四大类课程和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的病人—医生Ⅲ、临床管理相关课程以及凯普斯课程三大类课程出发,分别对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阐述.并以介绍十六大类五十余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为补充,剖析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发展现状.提出改革必修课程、完善选修课程、促进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美术史课程作为高校美术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应在其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该课程特殊的育人作用。因此,现阶段我们有必要对思政元素如何巧妙融入美术史教学及融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美术史课程真正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4.
选修课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选修课到底怎么上?怎样科学地达成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我们通过设置多元选修课程、建立教学过程管理体系和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构建成以“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为基本理念的高中生物选修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和人才输出不断被设定更高的要求。早有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现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信中提到的"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不应只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也应为艺术类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相应的美术史选修课程。美术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可以从历史学、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滋养大学生的身心,为全民"感受美"这一伟大事业夯实基础。文章就高校非美术学专业开设美术史课程的现状和原因、开设美术史课程的意义以及创新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方向,这三部分展开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的工业进程不断突破原有格局,在"设计系统化"和"设计定制化"越来越强的大背景下,对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具体的要求。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基本教学体系结构大致为四个阶段:设计理论课程→造型基础类课程→设计表现类课程→综合素质训练类课程,而专题研究课程则是综合素质训练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7.
刘奋荣 《世界哲学》2005,(2):110-112,F003
本文是作者依据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学习的经历,介绍那里的逻辑硕士教育制度,以供国内逻辑教育界参考.文章首先概述逻辑硕士项目的基本情况,三个主要的专业方向对申请者不同的入学要求.然后重点介绍这三个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如何选修课程,以及学生所参加的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最后,本文集中阐述学生从选题到完成硕士论文撰写,以及论文答辩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黄亚萍 《美与时代》2014,(11):80-80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也不断的深入人心,而幼教专业也获得了比较长远的发展,促使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的音乐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中职幼教专业而言,其音乐课程教学将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难题,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美术鉴赏课程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遵循其独特的课程性质。从教师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上寓教于乐、课外延伸和反馈等几点出发,思考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旨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大思政"教育理念引领下,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驶入了快车道。美术类专业以培养德艺双馨的美术人才为目标,尤其是中国画专业领域,传统文化内涵丰厚,国画专业的美育能够很好地与思政理念融合在一起,在学科建设、教学资源、课程设置方面落实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文章以高等教育课程思政为大背景,以美术院校的工笔画创作课为实践载体,对加强和改进美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