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传统漆艺源远流长,其技艺是中国漆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漆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装饰漆画,一是现代漆画。装饰漆画由于应用传统漆艺的独特技艺,使用各种精美的材质,满足了社会大众对艺术形式及审美多元化的需求,丰富了人居环境而得以长盛不衰。广东是现代漆画的先行者,见证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建立和发展,为广东乃至中国漆画的传承、发展及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漆画虽然异于其他画种,但又有着同样通体表现意境和思想感受的神圣使命。传统漆艺技法被漆艺家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漆艺朝着大画种的空间发展。传统漆工艺的精湛让世人赞叹,漆艺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将漆语言发展得更加丰富。无论是它的材料、表现力,还是题材,都使人耳目一新,呈现特立独行的品质。漆工艺不断演变,形成了这种当下审美思潮,使得漆画材料、工具、创作理念得到开拓。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漆画作品,有些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技法移植借鉴,它们在与传统的漆画技法相融合后,收到了亮眼的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让人内心为之一振,画境与材料的相得益彰,也突出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漆艺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现代漆画是从古代漆艺的母体中脱胎出来的.漆画由从属于漆器的装饰,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沈福文先生就在四川美院开设了漆艺术专业.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和创新,当代漆画中的意象语言既具有传承古老文化的造物精神,又有现代审美的变通和创新。以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的部分作品为例,通过对作品材料、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当代漆画创作中的意象语言的来源、特点和演变规律。当代漆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意象语言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和变通。对当代漆画创作的语言分析、问题探究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能促进大漆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漆画与传统漆艺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漆艺在现代艺术舞台上的延续。现代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这使得它相较于其他的画种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如浓郁的民族性、强烈的现代感、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实用性等。当今世界的艺术潮流变化很快,为更好地发展现代漆画,必须要注重漆画的材质、技法、情感表达、肌理美等整体效果,并不断创新,使漆画的发展面向多元化,只有这样其发展之路才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6.
漆画是当代绘画中新兴的画种,是从几千年传统漆艺中走出来的。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品格,即工艺性与绘画性的统一。当代漆画的创作,重点不在于用漆,而在于如何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下,漆艺术在发展传播中,吸收着各个时代文化政治产物的优点,也吸收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传统漆艺出发,提取出绘画最简单的状态,以探索当代漆画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有近50所重点艺术院校开设漆艺(漆画)专业方向,漆艺在专业方向设置与教学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漆艺的工艺体系和实践特点决定了需要有建设完备的实验室,才能保证漆艺教学与科研的正常开展。在现代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下,规划与探索漆艺实验室建设,切实改善实践教学基本条件,建立与完善漆艺学科建设,对于高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漆画是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且有特色的课程,为改变目前漆画统一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千人一面的作品现状,在创作中非常需要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地域特色。通过民间采风和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调研能力,将民族民间文化转换成课程资源。四川乐山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名城,佛文化、川剧、蜀绣、年画等珍贵的本土艺术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漆画创作的灵感来源。教师群体从学科改革实践中也要不断积淀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共同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漆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起源于河姆渡时期,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多个流派,但总体来看,一直是南繁北衰。漆艺通过高校教育传到北方,黑龙江的许多高校中开设有漆画专业。在全国加强文化大发展的政策下,黑龙江省漆艺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并形成特有的漆艺文化生态模式,研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黑龙江漆工艺品,探索漆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商业运行模式,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重视漆器的传承发展,对黑龙江省漆艺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阳江漆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以日用漆器为主,从明清至今,和日常生活结合密切,结实耐用,优化了人居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广东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漆器、漆艺陈设品制作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典雅美观,雍容华贵,漆画以传统漆艺的材料与技艺为表现技法来表达各种艺术创作观念,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与保护价值,也具有很大的艺术发展空间。目前,阳江漆艺在传统漆器髹饰技艺的深层次挖掘、传承与保护,漆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及有效的市场运作方面遇到一些困境,只有善于在现实中寻找新的契机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结合传统文化内涵、现代审美,才能不断创造出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漆艺产品。  相似文献   

11.
漆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从河姆渡时期至今,已经有许多的文明通过漆艺的传承保留了下来。而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漆画从漆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画种,也让这个远古的画种有了新时代的气息。但是由于南北方的文化、民俗、地域等有很大差别,所以导致漆画在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这也就促进了漆画的创作更加多元和富有民间地域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李鸿印(1935-),北京东晓市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本科为书籍美术专业,毕业后考取本院研究生,专门研究漆画并留校任教。期间李鸿印到福建福州学习漆艺技法,回校后建立了漆画专业。直至文革时期,遭到打压,遂离校于家中埋头创作漆画至今。李鸿印是中国现代漆画较早的一批实践者,他的漆画绘画性极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我们欣赏李鸿印的漆画时会发现,他绘画的题材大多是花草、水果、鱼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宗教艺术类的漆画作品较为少见,而对如意轮观音造像进行研究并探索创新的更不多见。因此在传承漆艺的基础上,对中国宗教艺术进行研究,以大漆工艺为载体,将漆画与如意轮观音造像相结合,通过造型的借鉴与创新、色彩的运用、技法的传承与发掘来探索实践,使漆画作品既有渲染力又有视觉冲击力,达到作品的观赏价值和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4.
漆画不仅是独立存在的新兴画种,也是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画种。中国的漆画艺术不断地发展,漆画创作的题材也随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非常具有艺术特色,在漆画历史上也别具一格。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作品比较少,在时代进步的同时,各方面的发展都强调创新,民族文化创新也是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从少数民族文化与漆画艺术的关系出发,借助南北方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分析研究其在南北方漆画创作中的不同特征,为漆画艺术创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漆画艺术是一种传承,它包含着对传统技艺的沿袭与现代艺术精神的开拓。作为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性综合大展,全国美展是当今主流美术的载体。六、七两届美展正值改革开放发展初期,中西文化交融,促成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六届美展上,漆画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画种面貌出现,美展的漆画作品对现代漆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漆艺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实践验证漆艺产业化发展对市场经济大发展意义重大。研究黑龙江漆艺产业化发展需建立在冰雪文化意识形态下,挖掘地域冰雪文化与漆艺产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创新漆艺产业化发展之路、找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利用黑龙江漆艺已有优势提高地域文化产业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炯程 《美与时代》2023,(7):120-122
大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物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漆已由原来的修补、药用等实用价值转向了审美的观赏艺用价值,并衍生出了特定时代下的不同语境。“大漆世界:变·通——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集中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籍的漆艺家们对当代性与民族性的深刻思考,并就漆艺的未来之“变”与古往之“通”提供了自身的思路。从展览中的漆画作品入手,探讨大漆作为文化载体对东方智慧的视觉化传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新一代漆画家对漆语言在观念表达上所做出的探索性努力,来反映漆文化对漆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漆画艺术是一个新生的画种,其发展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培育漆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必须在中西艺术体验与诠释中创新,必须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漆画艺术才能立足于民族传统绘画的形式中取得创新。  相似文献   

19.
扬州漆艺家具在扬州漆器艺术中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形式,通常用中国传统美术纹样作装饰,这些纹样有"装饰性、审美性、象征性、交流性"的特点,赋予了扬州漆艺家具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扬州漆艺家具创新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潮州漆艺多与木雕艺术相结合。潮州木雕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始于唐宋时期,至清代发展最为鼎盛。潮州木雕多以建筑为载体,装饰手法可分为金漆木雕、彩漆木雕、素漆木雕、本色素雕四大类,部分木雕还绘上精美的金漆画,形成金碧辉煌、精巧细致、玲珑剔透、繁复饱满的艺术风格。潮州木雕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乃至商业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她与中原地区的漆艺大异其趣,其多样性、复杂性表现出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