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计是什么?设计是"永远崭新的开始",是打破壁垒和疆界,是异想天开,是人文关怀,是一种新的符号体系,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无穷尽的生活态度。本届"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以"设计之变"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内外设计师、艺术家探究未来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展示他们从设计的思维定势中跳脱出来,用更具备时代价值观的艺术理念来思考设计的变革作品。  相似文献   

2.
把"微笑服务"解释为"微笑+服务"是一种误读。"微笑服务"不是带着微笑进行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也不是露出8颗牙齿的"职业微笑"的标准化的服务范式;而是一种现代化服务理念;其本质是伦理公平。应当定义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职业技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的形象化描述。软实力与硬实力统一的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其核心内涵。"微笑服务"不是外在的微笑标准的设计与程式化训练就可以达成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全面升华的内涵式发展才是其达成的可靠理路。  相似文献   

3.
黄诚 《美与时代》2013,(8):101-103
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更多的与展示设计沟通的渠道,平面作品通过"展示"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平面的视角切入展示设计更能赋予展示作品新的生命力。展望未来,这些渠道更需要视觉传达设计和展示设计的教育工作者,以深邃的目光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学科间的交叉。期待它们的碰撞,期待与"展"共舞……  相似文献   

4.
吴敏 《美与时代》2015,(3):97-99
流动展示空间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它犹如展示空间的革新派。融合装置艺术等各种艺术跨界的元素,不再拘泥于既定的空间造型语言和手法,在展陈空间中重新诠释和演绎展览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今展示设计正沿着"展示空间+装置艺术"相融合的创作方向发展,装置艺术语言在移动展示空间中的重构表达使其形式和内涵都成为趣味性有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展示设计是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虽然设计是通过一定的设计规范、程序来实现的,但多数商业展示设计程序没有能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没有能从认知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来规划设计,造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去展开设计"仅仅停留在了口头上。实证研究的方法可以用来指导调研并检验理论;实证研究的思想可以用来先于理论发现现象,有利于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去创新;实证研究的手段可以用来对设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建立自主评判机制,避免先进的理论与中国现实可能脱节的倾向;实证研究的引入是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基础上展开本土特色展示设计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逐渐提高,他们期望能在公共建筑中的展示、休闲、娱乐等各种功能中获得更丰富且多元化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和体验感。因此,博物馆由之前单纯的以"物品"为主的直白陈列方式也在逐渐转变为以"人的感受"为主的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在展示中注重观众的感受,增强亲和力,通过设计使得展品与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因此文章以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为例,重点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展示氛围,使观众获得美好且舒适的参观体验。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设计理念受西方设计文化的影响愈来愈严重,长此以往,中国本土传统设计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将会逐渐被我们遗忘。宁波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运用了很多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尤其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应用非常突出,传递出浓郁的中式设计内涵。"借景"手法在宁波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表明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传统设计文化的优秀基因非常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8.
一个展览的展线设计,是这个展览的精髓和支撑。若展线的设计构想流畅动人、有抑有扬,那么整个展览也会随之带有生动的"韵律感"。建立在四维空间基础上的展线设计,是对普通展示的升华,可以使展示空间分布疏密得宜、展示语言曲折尽致,使观展者眼前有景、心中有影。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环境设计中最直接、最活跃的视觉要素。在展示设计的创作过程中,设计师首先必须对展示设计空间做出有创意的主题定义;其次要真正了解展示设计中色彩的功能和作用。整个展示空间应有一个统一的色彩基调,以增强整体感,色彩搭配设计必须以突出展品为前提。对重点展品,要利用各种色彩对比表现的方式来加以突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宿型酒店发展与第三产业兴起有密切关系,"民宿"作为一种极具乡土文化、地域文化的建筑类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同时它自身也通过现代市场营销策略成为乡土文化、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更大范围内向消费群体展示特色旅游资源。同时,"民宿"作为一种家庭单位自发形成的副业项目,在设计层面不能仅仅以"住宿"为目标,还要充分展示出人文特色、地域情怀。以民宿型酒店设计为研究对象,结合乡土文化、地域文化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广大设计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展示设计活动是人的主观活动,这种主观性的前提是实践的二元论,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展示道具是主体活动相对应的客体,这个客体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但它传递的应该是说明信息的信息,因为展示设计活动服务的对象是展品而不是展示道具本身,针对不同的展示目的展示道具传达的信息也应该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解析展示设计中的时代、民族、个人三种风格,系统介绍了展示设计中十二种设计流派的渊源和形成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展示设计理论中的一部分空白。  相似文献   

13.
地铁是城市的动脉,近年来地铁作为交通出行的核心工具,不仅具有载客的功能,更承载了一种文化,现已逐渐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展现城市"文化美""地域美"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为基础,阐述在地铁公共空间的界面设计、色彩设计、设施小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性文化符号,传递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多种案例,探讨地铁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建筑外立面是一个城市景观设计和人文形象的具体展现,表达的是一种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这种美可以用线性艺术方式来表现,重视外立面载体和设计思路的巧妙搭配适应服务的对象。文章以线性表现的手法为例,对建筑外立面和线性表现的分类与原则、表现手法与形式美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阐述了如何将线性表现融合到建筑外立面之中,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外立面设计的特色剖析,对建筑外立面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大胆提出猜想与构思。  相似文献   

15.
图形符号作为一种装饰符号以及地域文化的标志,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能够帮助营造展示空间的氛围和烘托展示空间的主题。展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图形符号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手段,创造性的利用图形符号自身的优势,可以为展示设计增添更多的亮点,对提升展示设计的文化层次,丰富展示内涵,将展示设计推向更高层次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由于"智慧地球"这一概念的普及,智慧博物馆也成为一种博物馆新形态。同时AI技术迅速发展,这个被誉为"第四次产业革命"主导的智能技术,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文章以重建后的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从展馆导览服务、文物展示、观众互动等方面尝试提出AI应用实践,并分析AI技术给湘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博物馆经历了空前的发展,也带动了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博物馆展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阶段性的变化。博物馆展示设计是展示设计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底蕴。当今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可以概括为:艺术与科技知识、人文背景、传播媒介、建筑学、环境艺术学等的结合体,而设计师则是统筹人员,将其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大众。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是动漫设计革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紫砂艺术为例,结合近年来动漫设计数字化发展特点,把紫砂艺术与动漫设计纳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中,深层探索如何在该行动计划下发展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动漫数字化设计。通过造型再设计、数字化模型还原和线上展示技术的复合设计,以构建全新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把线上文化内容与线下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有机融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新经济,并实现预期设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营造力在展示设计中就是指一种统筹能力、策划能力。它将细枝末节进行加工改造并按照规划方案将其组合、拼装、搭建,也就是展示设计的内容形式策划。展示设计的营造力关系到展示效果的呈现,是展示设计的根本,涉及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两部分。其既是心理层面上的能力也是物质层面上的能力,既是构思设想也是实施执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创意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与文旅产业所需创意设计人才在培养要求、素养能力、专业岗位等方面的"错位"现象,提出以文旅产业需求为根本,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创意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为抓手,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产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