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和以禅通画的理论,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作为一个杰出的山水画家,在董其昌的山水画中也体现和验证了禅宗思想对他艺术追求的影响.本文试从董其昌山水画中笔墨语言的运用、画面意境的追求及创作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禅宗思想对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云是自然界中没有固定形式的物质,在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云与画面中的景物虚实相对,为画面营造空灵缥缈的意境,云的流动性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的视觉感。中国山水画追求景中有意,以意境取胜,绘画中讲究灵动之气,云在山水造境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宋时期的"云山鼎立"的山水,南宋时期的"角边山水",元代时期的"一河两岸"的山水,云成为画面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文章从宋元山水画中云的意象分析,研究宋元山水画中云的技法特点,阐述云的气韵生动、空灵简约、游心于"淡"等精神造化,由此总结现代山水画创作中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景伟的福报真大,曾在赵朴老身边工作了十余年,他没有辜负这十余年在大师身边的日子,朴老一直称他小景。朋友们称他为老井,老井是号。老井好画、且左手用笔。其笔法洗炼、追求质朴,通过空灵淡雅的画面、来抒发情感,表达主题。有评论家认为老井的作品是一种感悟人生体验之后的自然流露,可以说是一次次的“感悟”,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禅艺书画表现语言。他力图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佛教的平静、祥和。其一人一石、一枝一叶、看  相似文献   

4.
宦海沉浮 董其昌(1555-1636),其先祖原籍河南开封,南宋时流落到江南,定居松江府上海县.董其昌生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少年时的董其昌就努力读书,学做八股文章,一心想通过科举入仕而出人头地.但起初,董其昌的文运很是不佳,连续数次应试都名落孙山.不过,这些失利都没有使董其昌退缩,反而促成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后来,董其昌家境日渐破落,为了糊口,他曾做过私塾先生,也曾卖过字,但他的书法常遭贬责讽刺,无人问津,生活非常艰苦.此时,又遭到官府差役捉拿,让他去服官役,被逼无奈,董其昌只好逃到华亭县,改入华亭籍.董其昌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仍然孜孜不倦地勤学苦练.在没钱买纸的时候,他还会脱下身上的白布袍子在上面练字,或者干脆在白布床褥及帐子上练字.为了求得名帖临摹,董其昌把家当都拿去做了抵押.就这样,经过10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终于有了很大进步,并且山水画也渐渐入门了.  相似文献   

5.
明代山水画家董其昌,在我国的绘画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董其昌的山水画和山水画论的症结,就在师古人大大地超过了师造化。他心目中充满古人的笔墨之美,因而他所谓的师造化也就容易流为空谈了。董其昌过分模仿古人,以致也害了清代四王,也误导了明末清初的担当和尚的绘画艺术。文人画精神是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他提出山水画南北二宗说,扬南宗,抑北宗;这种用南北的理论来划分文人画和院体画的观点,是为了标榜门户,不免牵强附会,自相矛盾。但是,从另一方面,董其昌研究山水画中的笔墨和风格的演变则有些独到见解,董其昌所尊崇的先工后淡、绚烂之极、反造疏淡的艺术境界,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董其昌是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艺术理论家,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绘画美学思想,对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董其昌对禅宗有极深的体悟,受禅宗影响,其绘画理论中渗透了浓厚的禅宗哲学思想,折射出丰富的禅宗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爱德华·维亚尔Edouard Vuillard(1868-1940),法国画家和图形艺术家。对生活场景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他能把所观察到的景象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达,他对生活充满热爱,在画面上将诗意化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维亚尔对绘画的执著、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纯朴、真实淡雅的生活向往和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都毫无保留地完全展现在自己的画面中,惟妙惟肖。他的画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印象,娴熟于色彩中间调子的运用,画面装饰性效果突出,在一系列静物作品中表现得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8.
空灵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又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种美学风格。空灵之美是与充实之美相对应的一种美的形态。"空灵"之"空",就是空寂、空阔。"空灵"之"灵",就是灵活、灵动。空是空寂的本体,灵是活跃的生命。空灵美在文学的各种文体、艺术的各种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董其昌是明代颇具实力的书画家和书画鉴藏家.他的私人收藏活动,往往和他的书画鉴定是分不开的.因为他的鉴别能力很高,同时代的许多书画家都把他们的藏品拿出来请董其昌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0.
线条,是中国画的艺术媒介,创造的原生动力,生命的语言符号。它融入了画家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思想感情和艺术属性的契合,更是画者人格魅力、道德风尚和精神力量的完美体现。画面中有形的线既是情感的载体,蕴涵在画面形式结构的动感中,亦是诸种要素间的联系纽带。线条通过丰富的形、色,充分表现出艺术的意、境,铸造出无形的势,创造出空灵流动、富有韵律节奏的画面。  相似文献   

11.
谈“围”与“透”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与透是中国画构图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围与透运用得当能给画面带来气韵生动、意境空灵的效果。室内设计中空间的组合,也常常运用围与透的处理手法。在空间与空间之间不仅仅是利用设计媒介分割,而且利用具有空透、连通性的元素进行分隔,既使室内空间分割合理,又给居住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塞尚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是真正的自然,是一种广大而深厚的精神自由,他以一种感召般的自由挥洒,追求永恒的自然。通过解析塞尚对其艺术语言的探索、画面中的结构要素、画面中表达的"绝对精神",深入理解塞尚在艺术上的主张与内涵。  相似文献   

13.
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盛名的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他不但在政治上官至礼部尚书,成为中国书画史上官阶最高者,他的文人画中更饱含禅宗思想,且首次在画论上提出"南北分宗"的见解,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杰出的艺术造诣使他成为晚明书画艺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更是"松江画派"的开创者。他生活的环境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绘画。文章将在结合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将重点主观解析董其昌的书画艺术风格,以及略微提及其与晚明政治的辩证关系。同时阐述董其昌如何看待书画艺术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又如何运用书画艺术,以书画艺术为媒介去影响自己的仕途。  相似文献   

14.
马远的作品构图巧妙,善用留白,通过精心的疏密布局,营造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他所画形象大都经过高度提炼,景物多经过剪裁和巧妙经营,形成一种极富趣味的个人表现风格。《寒江独钓图》是他构图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无论是作品高超的绘画技巧,还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思想感情,都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傅山晚年曾不止一次提及,他对董其昌盛赞赵孟頫一事感到不解,进而对董其昌的书法识见力发生怀疑。但根据文献的梳理与适当的推论发现,实际上傅山对董其昌有着一定的误解。文章旨在提出并解决这个一直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问题,还原董其昌对赵孟頫评价的真实状况,也为傅山书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蒙作为元末明初的山水画家,开创了“繁密”的绘画风格,用独特的墨法和巧妙的笔法绘制出了一幅又一幅山水名画。其中,为人所熟知的《青卞隐居图》被董其昌评为“天下第一”。这幅画集中了王蒙对不同皴法的运用与“书画结合”的思想,巧妙地将南方风光用全景式构图绘制出来。王蒙善于学习,他对篆书、隶书、行草等都有一定的涉猎,这使得《青卞隐居图》中的皴擦线条十分遒劲,富有弹性,同时浓淡干湿的墨层层叠加,形成了虚与实的美感,让画面有了强烈的层次感与丰富性。“纵横潇洒、繁线密点”成为对这幅画的完美解读。  相似文献   

17.
王原祁是一位严格的以理性精神来创作的画家,他把现实中写实的物象用抽象性的画面构成表达出来,达到新的肌理绘画笔墨效果。绘画中有一种抽象的空间美。他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终于取得绘画上的集大成并登入大师行列。  相似文献   

18.
美国艺术史学者文以诚在其文章《十七世纪绘画的视觉与修正》中提出了董其昌“仿”系统下的早期绘画作品群,进而又通过“仿”的艺术谱系提出了“董其昌的历史性绘画”。这种“仿”不是单纯的模仿,它指向“修正”,也指向历史的主体性。董其昌在“仿”古人的基础上,在绘画领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玄奘大师博览群书,又孤行万里,在他身上,体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此说始自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董其昌。他在《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提出此说,以为如此才能胸中自生丘壑,成为出色的山水画家。这一理论得到后世书画家的认同。清人凤瑞博学多识,工书画,游迹遍天下,亦自刻玉章,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重视读书,号称读书万卷者不乏其人;又重游历,以志行万里为贵,将二者联系起来,则可能以董其昌为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了一种人生境界和追求,表达了志存高远、不断精进的精神,这比唐人高测的“读书万卷,饮酒百杯”高多了。  相似文献   

20.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根据画家的身份和绘画风格等对画家进行派别划分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虽然本身具有一些缺陷,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清时期的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南北宗论的影响极为广泛,董其昌的绘画美学思想也受此影响,从他的绘画作品来看,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创作、艺术和人格三方面。创作方面讲究引书入画、天人合一、以禅论画;艺术方面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画寄情、画中取乐"和"以画传情,表现情操"两方面;人格方面则与南北宗论的形成有关,讲究以三教合一为基础,实现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