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张泥娃娃"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一种民间吉祥形象,其形象特点与寓意同地域传统农耕文明、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利用其民间文化意义积淀,设计制作适合现代审美生活需要的文创产品,使"河南张泥娃娃"形象内蕴的民俗记忆在新语境下得到传承及再现,以满足消费者对民间艺术的审美需求、服务大众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家纺设计中,吉祥寓意图案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加剧体验,其图案不但要具有对生活的热爱,还能体现出一种吉祥的寓意来。通过对传统吉祥寓意图案内涵的分析,为了提高家纺设计作品的品味,结合当前需求情况,探讨了传统吉祥寓意图案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服饰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本土服饰,其发展依然存在着问题。因此传统服饰设计方法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功能需求,使其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延续生命力,为人们所喜爱。传统服饰与功能纺织品的创新结合,是通过传统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将传统服饰文化意蕴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根据服饰环境的特殊需求使其具备功能特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浪潮铺天盖地的新形势下,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需求、审美追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全新变化的环境中,人们对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时刻离不开的对家纺用品的需求,也"与时俱变"地发生了新变化。因此,家纺用品的设计,必须以与时俱进的"应变"理念,以永恒"不变"的创意设计,来满足新时代的人们对家纺用品"真、善、美"的追求。概而言之,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的新理念,就是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起点、为中心,以产品的形式、用品的过程为手段,以全新的设计理念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制成的大众生活用品,其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使用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既是通过蓝白共生的图案色彩互衬来彰显的,更是通过巧夺天工的技艺来体现的。蓝印花布的色彩简洁,蓝白共生,制作工艺精湛独特。图案中寄托与承载了独特的艺术美。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精湛而复杂,能突出表现蓝印花布传承现状与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多元多样的创新方式的两条腿走路的传承方式,通过蓝印花布工艺传承的案例,以"点"带"线"、以"线"构"面",给其它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快消"时尚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新型的服装业态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占领市场并成为时尚的主流,究其原因主要做到了紧跟时尚潮流、上货时间快、价格平民化。时装市场中的这种"快餐式"文化现象,顺应了当前的快节奏生活,满足了那些对时尚有强烈的渴望、但又不具备经常购买高档奢侈品能力的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为号称"夕阳产业"的服装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是这一现象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顺应市场潮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由于更新速度太快造成产品的质量差,做工粗糙以及抄袭严重,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于"快消"时装品牌的未来发展而言,低碳化、环保化才是可持续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们对家居环境软装饰的审美意识的增强,"装饰性"投资力度逐渐增多,更多人是将资金投入到家居软装中,陈设饰品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人们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原创、个性、时尚成为家居中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要让陶瓷这种不变形、不褪色、易保存的,有艺术价值的现代家居陈设品融入更多人的家居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去处。在当前的园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景观建筑的应用,凉亭、桥梁、走廊、楼阁、假山、雕塑等景观建筑都能够有效丰富园林的功能,使园林能够在发挥其美学功能的同时还兼顾实用性,大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基于此,对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现代园林设计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族文化底蕴深厚,模戳印花布是其生活中处处可见、实用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品。石河子大学在2017年11月开展此项技艺的研修班,使传承人了解如何将维吾尔族模戳印花布织染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予以大力支持并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模戳印花布织染技艺优势、现状的调查,探究了印花布的发展、传承与创新路径,以期引导印花布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吉祥观念最初源于古人的祭祀和卜巫活动。吉祥图案的最大市场存在于民间。吉祥主题所表现出的普遍适应性、生活性,包含着科学合理的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把吉祥的符号和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使设计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这种理念是每个中国的设计者都不能丧失的。  相似文献   

11.
续宪光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79-82,68
文化生活是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精神需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人的基础需求之一,他对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重大影响。人正是在文化生活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肯定得到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精致生活"的社会潮流影响下,青年女性消费日趋感性,追求生活中的"仪式感""小确幸"。梳妆打扮是女性日常生活中最为频繁的活动之一,原有的梳妆台已不符合现代女性的生活形态。在了解女性生活形态的前提下,如何设计出满足她们需求的、又具有空间适应性的梳妆台,对提高现代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巍山彩编工艺是云南大理巍山地区的典型地方民族特色传统手工艺,呈现了丰富的地方文化与艺术特色。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巍山彩编工艺依旧保持原生态的设计与生产销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在对其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点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市场与社会文化环境,多方助力,融入新的元素和方式,才能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越来越偏向消费的多元化、设计生产的非标准化、信息网络的全球化。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物质的丰富,尤其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新时代的大众会通过"物"的装点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为了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同时紧跟时尚脉搏,快时尚服装品牌应运而生。这里的"时尚"不再单指服装款式的时尚,而是一种广义上的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影响快时尚品牌运营和消费的因素中,色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色彩能够引起消费者强烈的心理效应,在视觉过程中具有第一性,并且是一个变化流动的过程。从环境到个体、从中心到四周、从整体到局部,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视觉规律。ZARA正是利用色彩增加了消费者对服装的兴趣,达成了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5.
杨敬飞 《美与时代》2007,(11):103-105
吉祥观念是中国人对美好事物的希冀、祝福和追求,它表达了百姓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对和谐生活的企盼.吉祥观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色彩、图案和造型三个方面.我们要正确运用吉祥观念,从中提取色彩、图案、造型等要素进行再创造,设计出既有本土艺术的风韵和特色,又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包装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用漆传统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实用漆艺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现代生活的缤纷多彩离不开漆艺术,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以某种方式无意识地、自然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木漆器作品,便可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漆艺、品味漆韵的同时,满足现代人生活中的艺术需求,提高现代人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各大艺术门类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美术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岩彩材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绘画材料,近些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在现代绘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分析岩彩材料的相关概念,探讨了岩彩材料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王佳誉 《美与时代》2014,(11):36-36
装饰色彩的运用,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空间、人和物进行合理的组合,用洗练的笔触,描绘出丰富动人的空间效果,在简洁轻快的现代生活环境中彰显出时尚个性,才能品味出优雅的生活环境。可以说,装饰色彩是东方传统的一种内在审美文化情结,与人们生活不可分离。在现代城市规划合计中,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息息相关。在大众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安排巧妙地在城市景观中运用装饰色彩表现元素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9.
民间蓝印花布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民间蓝印花布的美学理论基础入手,研究了其朴实无华、大巧若拙的美学特色和表意抒情、含蓄隐喻的符号表现形式与特点,并探讨了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及创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并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室内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人文关怀及精神与室内环境设计关系入手,深入阐述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具体呈现方式,认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迎合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满足人的情感与价值需求,还要尊重主观审美价值取向、以环境空间"意境"的营造来提升品位,这样才能设计出更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室内环境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