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书法的发展从文字的产生到独立成为一门艺术一直延续到今天,每个时代的书法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朴。那如今的书法时代风尚又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一、书法艺术的产生书法创作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文字的产生与演变,唐代以前主要是文字的演变发展历史。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是记录人们语言符号和日常交流的工具。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2.
周姣 《美与时代》2016,(4):72-73
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社会的缩影,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影响。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从甲骨文到秦始皇统一文字,从书法体到印刷体的统一,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变化,无不彰显中华民族文字的博大精深。随着现代多媒体的应用及发展,汉字也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促使现代字体设计行业蓬勃发展,字体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书法集中体现了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它既是一门艺术样式,同时又是中国哲学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哲学化的艺术。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周易》和中国书法的内在关系:一、《周易》意象思维对汉文字起源的启示。二、《周易》的阴阳思想对中国书法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三、《周易》的变化观念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是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以笔墨的形式通过汉字书写来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流,将汉字符号和特有的韵律融合起来表现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实现物质和精神统一的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中国书法是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不管从历史的演变角度还是从其所处的传播角度,书法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演变到今天的楷书、隶书、行书等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因其特有的时代背景而愈发璀璨夺目。中国书法从殷商至东汉三国的萌芽时期直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明朗时期,都在快速地发展着。尤其是到了唐代,中国书法的发展到达了鼎盛时期。唐代书法的盛况多与唐朝各方面的发展有关。从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来进行探究,旨在通过这些探究使得中国书法在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现代能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而逐渐发展演变至今的一门独立的艺术。从殷商的甲骨文到春秋战国的钟鼎铭文,从秦小篆到汉隶,再到唐楷、今草,可以说书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丰富璀璨的华夏文明不但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6.
"自然"之态,是自古以来为世人所尊崇的一种思想和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把艺术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艺术家通过自己对自然某些特质的理解,用各种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而艺术的对象,就是人们所面对的自然。书法虽不同于其他艺术那样可以直接取法自然与生活,但它通过其独有的艺术特色,无论是在书法作品和书法理论中都可看到各种自然形态的美感,亦或是书家与自然相同的感悟。文章将着重对古代书论进行梳理学习,发现书家在欣赏表达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模仿感悟自然之美,并将从自然中吸取的精华转而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与艺术追求中。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书法是世界上惟一被称为艺术的文字书写。它以其特有的造型方式和表现力被世界誉为东方艺术的精髓。书法是关于汉字的书写研究,它本身就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而平面设计又是一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又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书法艺术在平面艺术中的应用是不可小觑的,书法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充当了一种语言符号,它以精炼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书法作为传统书法新的表现形态,不只是对传统书法审美特征进行革新,更重要的是它给整个当代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现代书法的审美思潮无疑是近20年来中国民族艺术发展史上最大的思想与观念的突破。其中,文备先生对现代书法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古老文化遗产。女书书法在造型上大体分为三类,即原生态女书书法、融合了传统书法血脉的女书书法、倾向于设计艺术的女书书法。三种不同视觉形态的女书书法,展示出不同的审美取向,绽放出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10.
汉代吉语砖瓦文字的产生,不仅受汉代政治经济的影响,而且与汉代的室墓文化、书法教育密切相关。吉语砖瓦文大致分为装饰意味浓郁的、整饬规范的、自然率意的几个类别。从文字意义上看,这些"吉语"是古代先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在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形态的同时,以其博大雄浑的艺术特征,融贯古今的表现形式,充溢着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人工智能的兴起及与书法的关联“人工智能兴起以后,绝大多数的专业将被智能化的编程程序所替代。”这种论调引起了人们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走向的担忧。可以想见的是,书法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表现出书法“非理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书法在艺术层面上表现出两种形态:理性主义形态和非理性主义形态。前者是比较容易通过模仿、计算复刻出来,后者却难以通过类似的算法表现出来,即便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话了解到个人的习性、爱好等特点,也不容易将“偶然”的内容呈现到观众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具魅力的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与建筑形态虽然看似是两种不相关的艺术形式,但书法与建筑形态却有着诸多的同构联系。文章试图从书法"用笔之理""结体书势""章法之变"三个方向探析书法艺术与建筑形态之间存在的通感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通感内容,将书法艺术中的精粹运用到现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上,从而颠覆传统的建筑形态规则,给予现代建筑设计崭新的思考及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以傅山、王铎为主流的代表书家是中国书法史上继北宋之后书法发展又一重要变革的高峰,这一时期的书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性和时代特征,并以强烈的个性抒发,创造出了大量惊世骇俗的巨制佳作,而王铎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是明末清初书坛革新派的中坚,书法风格多样,变化万千,楷、行、草、隶无所不能,形式以横幅、竖幅、立轴居多,其立轴形式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从王铎立轴书法的线条形态与笔墨、空间构成与异体杂书、结构章法及书写节奏入手,探究其渊源,并运用形式美分析的手段,把握当代书法发展的脉搏,对王铎书法立轴的临古与创新进行整体性深入研究,以期为当代书者在书法临古与创新中锐意创新等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传播是万物从出现到被认知的唯一途径。女书作为一种文字,受制于地域及自身因素的影响,熟知的人不多。作为一种文字,女书虽有汉字的影子,但又不同于汉字,其不仅独具自身的艺术价值,而且更是集汉字书法的美学价值于一身。因此,对女书艺术传播应区别于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要注重从女书的形、女书的载体角度研究,同时要结合与女书相伴而生的女书习俗。通过研究女书和女书文化更深刻地认识当地的社会历史环境,挖掘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从艺术的角度,创造各种形式的女书艺术形体,为女书的传播开辟一条精准的传承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汉字书法享誉全球,而英文的书写方式却相对单一且没有形成令世人称道的书法系统?其中至少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文字书写的方式是否变化多样;二是文字书写的方式是否能做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汉字的方块型框架和结构,创造的是奇妙的二维空间,为其书写方式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也为其艺术性表现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背景舞台。英文的流线型文字书写结构,方向单一,限定了其书写方式的变化性和多样性,亦使其艺术表现性受到很大的局限。汉字书写工具的多样性为汉字书写的多样性与艺术性提供了重要条件,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的书画同源性也使其文字先天包涵了足够的艺术成分。汉字由求"稳",走向了求"变",英文则由求"变",趋向了求"稳"。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6.
田宇 《美与时代》2023,(6):111-113
碑刻书法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文字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对碑刻书法的历史分析与解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它在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而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与分析,深入探讨碑刻书法的艺术审美特点和文化意义,并对其进行解读,以期为理解和欣赏碑刻书法作品提供新的视角。此外,也将展望碑刻书法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助力。  相似文献   

17.
<正>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跋涉了几千年之久(学术界比较普遍的意见,殷代就有了毛笔,随之而诞生了书法)。尽管其间有顺畅也有坎坷,有潮起也有潮落,然而,它却从未受到像今天这样强烈的冲击与严峻考验,其生存环境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艰难。即便如此,我们仍坚持认为:书法不需要虚美,也毋须怜悯,只要遵循艺术规律,给予它更多的关怀,并还它以尊严,书法必能曲折行远、前途无量。那么,如何才能还书法以尊严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抓好书家队伍建设(优化内部);二、纯洁书法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王猛 《美与时代》2004,(2):27-28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创造性美。书法的艺术美与文字书写有着共同的渊源,但它绝不等同于文字书写与其美感,它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的感染力来源于作者的审美理想、情感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9.
刘菲 《中国宗教》2017,(8):70-71
伊斯兰纹饰艺术充满素雅、流畅的艺术魅力,当它们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互相交流、互为借鉴、相互交融之后,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一纹饰艺术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斯兰纹饰艺术被广泛使用于建筑、绘画以及各种工艺美术中,它以几何图形、植物花草纹和文字书法为基本素材。  相似文献   

20.
聂维斌 《美与时代》2004,(11):38-40
全世界文字可以成为审美的艺术--书法艺术,只有中国的汉字,别的国家没有专门的书法艺术(季羡林:<书法文化与学者眼界>).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实在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