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涛山水画风格多样,根据所画对象的不同,所用的笔法也随之改变。"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山水画打破传统、积极创新的基础。宣城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山川秀丽,又紧邻黄山。石涛在此居住长达15年,结交了许多当时诗坛、画坛上的名手,又曾多次游览黄山。黄山对于石涛来说,是他绘画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为其以后的绘画及画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涛是清代画坛的一位非常伟大的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直在自然中思自然,对近代的影响深远,推动了山水画创作的发展,并且石涛在山水画构图中有许多新的创新和突破,通过画面构图方式的不同去精心布景,构建一种诗意空间,营造不同氛围。对石涛山水画构图理论进行分析,有利于在将来的山水画绘画创作中更好地通过构图彰显创作意图,因此分析和研究石涛的山水画构图,对于我们今后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魏晋至今,山水画发展了一千多年,其间,山水画家多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不同流派对待传统存在“摹古”与“创新”两种分歧。清代画家深受南北宗论的影响,摹古是当时画坛的主流倾向,当时画家们在山水画中极力追求笔墨。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石涛是与他们不同的一位画家,他不仅能把传统化为己用,而且能够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跳出南北宗论的约束。石涛注重个性的解放,运用自己的法度,展现自我的风格。石涛绘画语言的独创性集中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中,故介绍了石涛山水画的三个历程,对他的绘画思想、技法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石涛在中国画坛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其山水画造诣非常高,花鸟、人物的成就也不容小觑。从发扬传统绘画精髓、变他法为己法这两个方面来谈石涛是如何对传统绘画进行继承与创新的。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绘画艺术体系中,石涛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石涛的山水画具有极强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在笔墨艺术应用上,具有极强的艺术审美价值。石涛通过灵活运用笔墨,在山水画中营造出了雄浑大气、浑然天成的艺术特点,不管是用墨还是构图,都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呈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力,其作品也深受后人的喜爱。探寻石涛山水画的笔墨艺术,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绘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山水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元四家"作为元代画坛的重要代表,曾在山水画史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影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元人山水画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各异,主要是他们艺术探索和审美观念造成的,这也是值得关注与玩味的话题。例如,在"元四家"中,倪瓒的萧散简远与王蒙的繁密厚重形成画风上的鲜明对比。倪瓒作品所刻画的是"疏而不简""简而不漏"的疏体山水;王蒙则描绘出的是"苍茫浑厚""秀润静谧"的密体山水。二人"一简一繁"的绘画艺术效果与他们的创作技法、内心世界、审美追求和人生阅历等密切相关,值得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正如20世纪中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言,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正是明清画坛与正流派疏离的杰出个性的画家。他们的艺术代表了西风东渐之前,在资本主义萌芽个性解放思潮出现后,中国传统绘画步入了现代的先声,换句话说,清初石涛等辈在画论、画法上的思考、实践是按照我们民族绘画自己的逻辑向现代迈进的先例。因此,把石涛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当代画坛的中国画创新都具有启示意义。石涛画之美,是一种狂放之美,沉郁之美,奇崛之  相似文献   

8.
黄秋园山水画艺术以其精湛的传统笔法,借古以开今的面目,引起了人们的叹服.黄秋园山水画的笔墨多发端于石涛,他的许多画幅都有石涛的影子在,特别是苔点,既有石涛的用笔精华,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9.
受到明朝末代画家董其昌等人的影响,清朝的绘画界以文人画为主。并且清代前期的山水画,受到了董其昌理论跟实践的影响。无论是在画面风格上还是构图上都很相似。在风格上,崇尚古人。在运用笔墨上非常有韵味。因此形成了以"清初六家"为首的清代画坛。他们引领整个清代画风。最为重要的是"四王"在当时的山水画地位很高。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之相媲美。综述了四王生平及成就,四王山水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四王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四王与拉斐尔前派复古形式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绘画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石涛绘画艺术作品在当今仍然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创造生命力,体现了"四王"作品的核心与精髓。石涛的绘画主要以生活为创作元素,其师法自然,打破了墨守成规的传统绘画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绘画艺术品,被世人参考模仿。从石涛的艺术创新精神入手,并对其艺术创作精神的产生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其绘画艺术中的创新精神体现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阐述了石涛山水画中创新精神对未来艺术发展的现实意义,促进了绘画艺术中的创新精神得以进一步延续。  相似文献   

11.
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周易>蕴含着丰富的象思维,可以分为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三个层面.中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受中国哲学的影响.石涛是清初著名画家,以擅长山水画闻名于世.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和其题画诗清晰地展现了其山水画深受<周易>象思维的影响,认为"画者形天地万物"、"画者从于心者也"、"不似似之当下拜".石涛山水画创作的这个过程与<周易>象思维的三个层面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清初创新派代表"四僧"之首的渐江,与当时画坛正宗的"四王"不同,他在师古人的同时师造化,其山水画章法严谨、笔墨凝重、布局简洁具有典型特点,其萧瑟淡远的画风对整个新安画派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渐江山水画典型的构图特征,对于研究清初遗民画家、新安画派以及后世山水画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悟才 《中国宗教》2022,(1):78-79
明末清初,四僧画派名噪一时,他们突破了正统画派摹古画风的樊篱,以"大道至简"的精神寻求章法结构和意境的不落俗套,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作品中抒发出来,体现了艺术创作和参禅修行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清初时期北方宫廷奉"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乃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开始的十七年间,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导下,山水画坛的主流画家钱松喦、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石鲁等人的代表作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革新的经典之作。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以毛泽东诗意、革命圣地、社会主义建设图景和祖国秀美河山为主题的山水画。这些红色主题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透露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石涛是清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擅长山水画,同时也擅长诗文和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人们将他誉为扬州画派的鼻祖。他创作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这也就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该书道出了许多画家不传之法。近代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张大千、郑拙庐、吴冠中、黄宾虹等大师都对石涛的这本书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韩林德在《石涛与画语录研究》中指出,"《画语录》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一画论……开创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新局面"。这些专家学者也就系统地总结了石涛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中国画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名家辈出,大师林立。清初画家石涛,可谓是当时较为突出的代表。石涛的绘画技艺炉火纯青,绘画思想深雄沉遂,他把中国山水画理论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留下了以《画语录》为代表的划时代的绘画理论著作。石涛晚年,硕果累累,究其原...  相似文献   

17.
黄宾虹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的伟大艺术家,尤其在中国山水画上的成就,在美术史上有着突出贡献,他精研传统并在传统上大胆创新,把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他的作品里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文化内涵,他的绘画思想对于传统的深刻反思,独到的审美感受,对笔墨形式的再造以及中国画"内美"之审美境界的展开,均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因此,本文笔者深入研究了黄宾虹美学思想,追本溯源,彰显中国绘画风格,重塑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明末中国画坛上迈古超时的一代大师石涛,为我们留下许多绘画珍品,同时还为我们留下一部在国内外十分有影响的画论著作——《石涛画谱》(以下简称《画谱》)三百多年来,对这部《画谱》各有议论,有的说:“立志既幽深窃渺”,又有的说:“词义玄妙”,还有的说:“出自神解”……等等。我读过一些对《石涛画语录》注释和评价文章,众说纷纭,真有些“试焚香展诵之,不辩是画是‘禅’”感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不仅呈现出对山水自然美的一种表现和欣赏,通常还具有一种给人以精神启悟的哲学意义.而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的这种"精神哲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道家思想的生发.可以说,道家思想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神依托,它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理想的追求、空间布局的构设、以及色彩体系的呈现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恽寿平的山水画与花卉画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只有花卉画为世人所重,山水画方面的成就却被人忽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恽寿平恢复了失传的没骨花卉技法,这对于花卉画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且无人能及,因此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另一个原因是恽寿平的山水画不合当时画坛复古的潮流与世俗嗜古的口味,又与官方疏远,不像四王等受到官方的支持而成为正统派的画家,可以借此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恽寿平山水画在当时的影响不大,就否定其艺术上的成就。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学者也对恽寿平山水画做出了较高的评价。他的许多设色山水画或花卉画作品把笔墨与设色精妙结合,表现了淡逸而不浅薄,沉厚而不凝滞,光彩夺目而又潇洒脱俗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