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小刚导演的《1942》播出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电影以地主范殿元一家在1942年的逃荒经历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灾荒与战争的宏大场面。整体来说,电影《1942》向我们证明:在战争与灾荒面前,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在那个命若草芥的年代里,人性意味着平等,意味着爱子情深以及无国界限制的同情与帮助,更意味着对生命的敬重。电影《1942》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性之美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过无数灾难后还能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的力量之所在,而这也将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世界伊斯兰时代》周刊主编马力克先生于1984年8月7日拜访中国伊协。他是为在他所主编的周刊上出版纪念中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专刊而来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伊协副主任沈遐熙及本刊编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个朋友在纽约一所医学研究生院读书。一次,他得到一份学生订书单,订价只有市价的40%,每期为56美分,价廉物美,于是我们挑了《时代》周刊,一订就是一年。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4)
<正>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专访。《瞭望东方周刊》:从操作的层面具体说一下,如何借助佛法化解信息化时代的群体性孤独?学诚法师:信息时代的一句谚语说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两个人虽然坐在一起,却专注于各自的手机。人们渐渐发现,"我们对技术的期待越来越多,而对彼此的期待越来越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通过研究发  相似文献   

5.
张沐恩 《天风》2014,(2):36-38
2013年12月30日《财经天下》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基督徒商人》,打破了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相对边缘之地位.之后,《时代周报》267期又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沈阳"的文章,题目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基督徒商人,真有那么美?》,对当今基督徒商人团契提出了一些质疑.本刊接续这个话题,约请一位长期侍奉工商团契的同工对此进行思考,虽是个人观点,但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张沐恩 《天风》2014,(2):36-38
2013年12月30日《财经天下》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基督徒商人》,打破了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相对边缘之地位.之后,《时代周报》267期又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沈阳"的文章,题目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基督徒商人,真有那么美?》,对当今基督徒商人团契提出了一些质疑.本刊接续这个话题,约请一位长期侍奉工商团契的同工对此进行思考,虽是个人观点,但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7.
迷信与从众     
安徽《文摘周刊》9月2日报道,近日,在河南某县有传言说:“外公、外婆给外孙、外孙女送把红伞能免灾”,整个县城陡然掀起抢购红伞的风潮,商家数万把红伞竟然迅速售罄。一条毫无根由的传言,何以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其一,传言击中了人们的从众心理。红伞抢购风潮的兴起, 仅仅源于一句传言。不少人是  相似文献   

8.
《管子》的消费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节俭又消费。以节俭为主表现为统治者平时消费应节俭,以抵制生活奢侈、政治腐败之风的出现;适时消费是指:富商大贾在平时可以侈靡,以繁荣经济、刺激生产;在灾荒之时,国家可以通过兴修宫殿的方式,刺激消费,以提供给贫苦百姓更多的活命手段。而无论是节俭还是侈靡都应以礼、法为度。《管子》的这种消费观念对于即将迎来消费时代的中国建立合理的消费观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评亨廷顿论当今世界的伊斯兰复兴加润国王圆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31日文章,目前在美国新闻媒体中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是由左翼的《新共和》周刊和右翼的《旗帜周刊》吹出来的,其中的代表著作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之重...  相似文献   

10.
评亨廷顿论当今世界的伊斯兰复兴加润国王圆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31日文章,目前在美国新闻媒体中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是由左翼的《新共和》周刊和右翼的《旗帜周刊》吹出来的,其中的代表著作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之重...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创办的“生活出版合作社”,是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区较早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现代经济史上有其重要意义.邹韬奋自1925年进入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参加《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1932年将《生活》周刊社的“书报代办部”扩大改组  相似文献   

12.
告读者     
<正>《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每月中旬发行。它将以发表美术作品和美术研究论文并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成为全国广大美术家、美术工作者与美术院校师生展示成果、交流学术的平台。它以专业性、学术性、文献性为办刊宗旨,竭诚为美术界朋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社会灾荒中的神崇拜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中国社会灾荒中的神崇拜现象●刘仰东对于生活在近代社会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对灾荒的认识和态度与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他们仍然把这种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现象,理所当然地全部理解为超自然的神的意志。换言之,在时代没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界的权威报刊《光明日报》(2003年1月28日“理论周刊”版)以“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创刊”为题,报道了《伦理学研究》的创刊情况。文中指出:《伦理学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旅游与五台山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世界正处于新的旅游黄金时代的黎明。各个国家的人们将使自己的足迹遍至地球的每个部分。大众旅游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是美国人;随后多年,西欧人和日本人接踵而起,引发了众多的外国人走出国门,去看外部的世界,这样就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如今  相似文献   

16.
海外消息     
阿尹 《天风》2015,(2):34
<正>世基联探讨《查理周刊》惨案背后的宗教价值观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查理周刊》杂志社遇袭,以及此后接二连三的袭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世基联WCC)部分委员于2015年1月12日,在其总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一次沟通论坛,就言论自由、宗教价值观及教会在世界中的角色等话题进行探讨。与会的委员们表示,世基联应在人权方面担当重要  相似文献   

17.
萧无陂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近三十年来,随着帛书和竹简《老子》的先后出土,《老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在文本考证上,学界考察了简帛《老子》的文本性质、结构,校勘了文本;其次,在文体考辨与老子身世考证上,学界分析了《老子》等先秦文本的句式、韵脚、修辞手法、体裁,为《老子》文本形成时代提供了新证据。对于竹简与今本《老子》的作者,学界存在老聃与太史儋之争。关于老子故里,河南学者和安徽学者之间争论不止;关于老子的姓氏,学界亦聚讼不已。最后,在《老子》研究方法上,学界历经三个阶段的方法论反思,当前正在自觉探索中国哲学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18.
温金玉 《法音》2006,(7):45-46
本刊讯6月28日—30日,由广州市华林禅寺、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主办,《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协办的“菩提达摩与禅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迎宾馆隆重举行。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华林禅寺住持光明法师,学者方立天、楼宇烈、杨曾文,《中国民族报》社杨连福副社长、办公室主任许兴旺、《宗教周刊》部主任张广艳及65位与会学者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提交论文的有:杨曾文《唐至宋初的达摩传记》,许抗生《汤用彤先生的菩提达磨禅宗思想研究》,麻天祥、姚彬彬《从〈洛阳伽蓝记〉到〈续高僧传〉——汤用彤先生对菩提达摩的研究》,李富…  相似文献   

19.
香港基督教机构协会 发表《见证回归》声明 香港基督教机构协会(有30余基督教机构为会员)于香港回归之日在香港《明报》、《商报》及两份基督教周刊上刊出《见证回归》的声明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一些著名的报刊,如《时代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导报》、《成功)、《商业周刊》、《新闻周刊)等纷纷报道了在美国企业中悄然兴起的一项新的运动──创意训练,称这是美国企业在日趋复杂的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新手段.有人甚至断言,这将带来美国企业发展的一场革命,一个创意的时代即将来临。所谓创意,就是创新.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清楚地知道: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现代企业掌握竞争优势的秘诀,不再仅是埋头苦干,抱守以往牵行的成功经典模式而已,而应当是求新求变,不断创新,企业需要新的创意以保持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