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漆器制作工艺精巧,是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代表之一,其造型优美,具有极高的工艺美学价值。历史上扬州漆器经历过繁华与衰落的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扬州漆器面临着人才不足、"用"与"美"相矛盾等困境。对此需要全方位培养传承人,特别是培养创意设计方面的人才。同时要将扬州漆器的"用"与"美"结合起来,并重新定位市场,发展现代产销通道,推动扬州漆器发展。  相似文献   

2.
扬州漆器自古以来享有盛名,它发轫于战国,兴盛于汉唐,鼎盛于明清,这种优秀传统工艺已经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却日趋缓慢,市场更是日益萧条。原因在于它未能很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今天,为振兴扬州漆器,有关部门和各个企业应转变观念,重视其潜在市场的开发,改良工艺,多种渠道提高大众对扬州漆器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3.
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重要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仅是工艺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社会的更替与发展。传统技艺是需要传承的,只有用心去对待它,去发扬它,才能感受它的魅力,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扬州传统漆器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该项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扬州历史、中国历史的正视与传承。民族文化魅力源远流长,但是当今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却是阻力重重,我们只有不断突破,在继承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其得以永恒。文章就以扬州漆器工艺为例,简要地说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江苏文化丛书·扬州漆器》一书,严重剽窃了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张燕著《扬州漆器史》。其剽窃手段表现在八个方面:在对漆器进行形态描写上抄袭"张著作者亲见",在对漆器作品进行评价多剽窃张著作者创见;在对漆器工艺进行描述时由于不懂工艺,篡改张著内容,造成错误百出,配图则"指鹿为马"……全书框架结构与《扬州漆器史》基本雷同,总体抄袭的文字量达90%。近日,此案已经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决。这个轰动艺术设计界的事件,只暴露出当今学术腐败现象的冰山一角。当今中国,反剽窃牵系着中国学术的生死存亡,牵系着中国学术的前途与命运,需要学术界一切正义人士努力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5.
扬州漆艺悠久历史,在当下也具有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潜力。将纽扣设计同漆器结合,可以构建具有独特审美韵味的新创意产品,成为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设计。作为扬州漆艺文创的一种革新尝试,将传统的漆艺元素提炼并应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扬州漆艺家具在扬州漆器艺术中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形式,通常用中国传统美术纹样作装饰,这些纹样有"装饰性、审美性、象征性、交流性"的特点,赋予了扬州漆艺家具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扬州漆艺家具创新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阳江漆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以日用漆器为主,从明清至今,和日常生活结合密切,结实耐用,优化了人居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广东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漆器、漆艺陈设品制作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典雅美观,雍容华贵,漆画以传统漆艺的材料与技艺为表现技法来表达各种艺术创作观念,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与保护价值,也具有很大的艺术发展空间。目前,阳江漆艺在传统漆器髹饰技艺的深层次挖掘、传承与保护,漆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及有效的市场运作方面遇到一些困境,只有善于在现实中寻找新的契机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结合传统文化内涵、现代审美,才能不断创造出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漆艺产品。  相似文献   

8.
漆艺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扬州漆艺更是闻名于天下。扬州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漆艺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扬州传统手工艺之一,这毫无疑问的让漆艺成为来扬州游玩的游客带回家作纪念的最佳选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扬州漆艺并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文章介绍了扬州漆艺在旅游产品方面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这个时期扬州剪纸的发展呈现出日渐衰落的趋势;但由于剪纸生于民间、源于民俗,故这个草根艺术富有极旺盛的生命力,广大的劳动人民喜爱它、保护它,并让它紧紧地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信仰、愿望结合到一起,牢固地扎根于民间的土壤上,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承和无数人的创作再创作一直延续到今日,世所罕见。其中,张氏家族是近现代扬州剪纸工艺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方先秦美术以楚文化为代表,其中楚国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形式多样、色彩鲜明,蕴含着楚地先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同时这些漆器应用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楚式漆器让人们在感受楚文化的魅力时,不禁思索楚人的内在精神和关乎生命的美学趣味。在研究先秦时期楚式漆器的生命美学中,可以从造型、色彩、纹样等艺术形式方面来思考,因为楚人独特的人文传统、风格样式与楚地盛行的巫教有关,加之又渗透了楚辞的色彩,使漆器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楚式漆器的生命美学体现于外在与内在的美学意味中,从楚式漆器的艺术审美中足以看出楚人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情感表达,在他们的生命演绎中充满着自由浪漫、神秘诡谲的漆器符号,这就是生命美学的体现。从图像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考古学的实证定位、分析楚式漆器的图像隐喻和民族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求对中国美学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成都漆艺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成都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漆器,这个古老的手工艺越来越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因为油漆会让人过敏,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工作工资又低,还要经过漫长的学徒期,所以愿意做这个工作的人不多。但是在成都漆器工艺厂仍然有一些年轻人热爱着这个工作,吴劲松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26岁的吴劲松,2013年从成都理工大学景观设计专业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北荆州地区民间特色楚式髹漆工艺所面临的生存和传承困境,对楚式髹漆工艺的程序、特性、现状、漆器特征、价值与传承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将楚式髹漆工艺与现代文创产品结合的传承创新方法,通过指导毕业设计课题案例的实践验证,拓展了楚式髹漆工艺的应用领域。运用数字化建模实现数据应用与共享,并将现代先进加工技术与传统髹漆工艺制作结合,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视角,融合传统文化设计语意,来传播该技艺价值,实现文化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3.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之一,它的工艺特点充分体现在制作工艺流程和图案纹样的表现中。传播承继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特色,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图形文化中设计语言的挖掘。平遥推光漆器历史悠久,它承载着千年来不同时期的文化表征和人文属性,它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与现代民众的审美情趣遥相呼应,既满足了百姓的心理需求,也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相似文献   

14.
古运河是扬州城的母亲河,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千百年来静静流淌,哺育了扬州人民,也蕴育了灿烂的扬州文化。普哈丁墓园,作为中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和古运河两岸众多的名胜古迹一起,见证了扬州城的发展与变迁。一扬州在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大批大食、波斯商人沿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伊斯兰教即于此时传入扬州。但在唐末和随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扬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不断遭到破坏,大食、波斯商人的财产被掠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尚属侨居性质的扬州伊斯兰教也因此而中断。一直到宋朝,扬州才像中国一些有伊斯兰教早期传播的城市一样,迎来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5.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思想。用漆器之"器"载文化之"道"也成为了漆器制作的核心理念。考察分析漆器的工艺特性和生存现状,以及传统的"道""器"观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新的变化,对我们找到适合当代漆器产品设计的创新方式和发展方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国是世界上髹漆工艺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早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就出土了朱漆木碗漆器、漆绘陶器,在战国和汉代出现了木胎漆器,唐代发展出了平脱漆器,经历宋元两代的戗金雕漆,直到明清两代而发展到全盛时期。漆器以"生漆"(由产自中国的漆树的天然汁液加工而成,被誉为"涂料之王")作为原料。最初是用生漆涂抹髹饰木胎、陶胎表面而制成漆器,耐潮、耐高温、耐腐蚀,可以长久保存。其后发展出用生漆覆盖、堆填在漆胎(一般由黏土或者  相似文献   

17.
刘娟 《美与时代》2013,(6):49-51
红、黑两色是我国古代漆器中最为常见的色调,这点从出土的历代漆器中可以得到证实。受中国漆器的影响,日、韩漆器用色也以红、黑居多。这与红、黑色漆工艺容易实现是分不开的。同时,黑色代表地位,红色象征尊贵的传统思想也为黑、红两色在早期漆器中的广泛运用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漆艺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现代漆画是从古代漆艺的母体中脱胎出来的.漆画由从属于漆器的装饰,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沈福文先生就在四川美院开设了漆艺术专业.  相似文献   

19.
齐国是古代漆器的重要产地之一。从已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证实,齐国的漆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器物种类丰富,制作工艺亦比较先进,尤其是战国时期出现的以平脱工艺为代表的复合工艺,属于当时漆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在漆器的装饰技法上除了与各地共有的时代特征外,还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临淄郎家庄东周墓出土的漆盘,开创了我国漆画艺术的先河。齐国漆器中的夹纻胎漆器,因制作工序复杂,技艺精湛,属于比较珍贵的奢侈品,仅有少数级别较高的上层贵族才能享用。  相似文献   

20.
隋唐以来,扬州成了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元代既是中国伊斯兰教大发展时期,也是扬州穆斯林活动空前活跃时期,他们在扬州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世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扬州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加之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因此成为东南沿海伊斯兰教向外幅射的重镇。南京、镇江、上海等地的伊斯兰教传入与发展都与扬州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