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一川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他的木刻作品具有其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也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宣泄。  相似文献   

2.
德国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期一个主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版画推动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引进这种艺术方式之后,对革命斗争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开启了中国近代美术史的新篇章。文章以20世纪初期的德国表现主义和中国新兴木刻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涵是中国新兴美术事业的重要人物之一,从小受"铁"与"木"的熏陶,爱好美术。青年时,受新兴木刻运动和报刊上的漫画成为他木刻之路的契机,成为一名军旅版画家。苏中报时期积极开展木刻工作,身兼数职,刀工和技术不断进步,是他版画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作品从生活中仔细观察取材绘制,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成为鲁迅版画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4.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兴起于20世纪初,以个人感情为依托,表达宣泄个人的情感,在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中独树一帜。其精神要素与中国当时的变革要求心态呼应。20世纪80年代后期,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多样化绘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鲁迅对木刻版画情有独钟,曾花费大量心血研究和传播新兴版画。鲁迅以通信方式给版画家的作品进行具体的指导,并资助其社团、展览等活动。为了广泛宣传和传播版画,鲁迅先生翻译、出版了大量版画作品,并在自己的一些著作里以木刻版画作为插图。鲁迅为我国新兴版画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格吕内瓦尔德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家,与同时代的丢勒、荷尔拜因齐名。格吕内瓦尔德擅长在绘画中赋予色彩以悲剧性的笔触,具有震撼的表现主义因素,对20世纪的表现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格吕内瓦尔德的作品以及艺术风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表现主义作为欧洲20世纪后期表现主义的新变与再生长,演进到21世纪的今天展现着当今的艺术面貌。现今的中国艺术深受其影响,并持续蔓延,不断创作出卓有新意的具有本土意味与个人风格的新表现主义作品。近几年以来,申玲的油画作品急剧蜕变为既明朗又模糊的新表现主义的视界,展现了其艺术自觉且独具美学风范与自由格调的艺术视野和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8.
菲利普·古斯顿是新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的绘画从抽象重新回归到具象。他在后期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带有幽默与讽刺意味的绘画作品,其创作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文章旨在分析菲利普·古斯顿绘画中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小强 《美与时代》2013,(12):41-41
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新兴木刻,适应了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以鲜明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宣传革命、批判现实、同情关注劳苦大众,成为中国革命的尖兵利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造就了大批优秀版画艺术家,创作出大批经典版画作品,实现了中国版画的“民族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罗工柳先生是一位在中国艺术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历程跨越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展现出反映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亮丽光彩,成为中国美术主流在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早年主要从事版画创作,1949年后多作油画。他独特的"土"的风格,使其艺术在美术史上留下印记。本文对其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作品和早期油画作品作具体分析,探索罗工柳先生极具乡土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公共空间使传统艺术逐渐从室内空间中走了出来,走向大众的视野。相对于传统的室内艺术,公共艺术更加注重作品与公众的互动与交流及作品与环境的相融。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浪潮,城市建设以及物质生活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艺术家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创作,也受到了城市化运动进程的影响,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作品的"公众性"与"互动性","物质"成为一种难以剥离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水印木刻版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的版画形式,是中国民族艺术殿堂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杰出物化。文章所要探讨的永川水印木刻是四川地区建国后水印木刻艺术创作的杰出代表,笔者旨在文章中梳理永川水印木刻的发展经过、作品以及发展特点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代艺术(20世纪前卫反叛的各种文艺思潮)大致是说从19世纪末以来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新艺术体系,20世纪初开始在德国流行。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了表明自己的绘画和印象派有别首次提出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强调表现艺术家主观情感和感受从而导致对客观形态夸张、变形甚至怪诞的处理的一种社会思潮,作品中大都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对现代艺术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再现草原风光风情为题材的绘画是内蒙古美术的一大创作传统,内蒙古美术曾在20世纪80年代凭借“草原风情画”在全国美术界引发热烈反响,但本土美术的当代进程不尽如人意。海日汗作为在中国当代美术界享有盛名的内蒙古画家,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草原题材绘画作品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写实派作品的特色,享誉海外。梳理分析海日汗草原题材作品主要创作内容、阶段特征以及意象表达,认为其创作观念和技法对当下的内蒙古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白木刻的刻刀运用是一门学问。刀痕能呈现出版画作品的风格。黑白木刻版画刀痕所呈现出来的阳刚力量之美主要表现在刀与木的五行相克之关系、刀痕所激发的木刻版画的"战斗性"等方面,王文明黑白木刻作品的阳刚风格就很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奥地利的柯珂希卡是20世纪典型的表现主义画家,其早期绘画风格属于维也纳分离派。一战后,柯珂希卡的绘画开始走向表现主义。他以敏锐的感觉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性与色情的象征和暗示吸引着世人的注意,作品具有鲜明的性格和精神特征,并建立了独特的个人表现主义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7.
三十多年来,安塞尔姆·基弗在国际上被看作是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通过在他的哀悼式的和纪念碑式的木刻作品中,带领我们一起探讨下我们时代的问题——战争、能源、宗教和政治,以及更宽广的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50年代,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开始出现,开启了艺术发展的新纪元。波普艺术终结了抽象表现主义以来把艺术束之高阁、远离普通大众的局面,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拉近。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从英国初露苗头并在美国真正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波普艺术一呼百应,在艺术圈中掀起一场变革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各个国家。事实上,当时的国际交流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国家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众多美国波普艺术大家的作品中可以寻觅到有关东方化元素的影子。同时,也正是受到这场波普艺术运动的影响,我国开始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迎来艺术上的蜕变。  相似文献   

19.
意象油画是近年来我国美术界提倡的绘画理论,从这一概念出现开始,中国的艺术界对于其含义一直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若其作为一种绘画风格亦或是一种艺术流派,它是否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同样作为用油画媒介表达内心感情,它同表现主义油画具有何种差别?基于对意象油画的概念的研究,具体到画家苏天赐的作品中探讨意象油画与表现主义油画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初,中国民航在有关现代航空人类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其飞行员选拔程序展开了一系列的修订工作。随着空中交通密度的逐渐增高,新型喷气客机的问世以及国际航线的不断延伸,从而使今后对高素质飞行员的需要更加迫切。1994年中国民航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携手合作,旨在评价德国这套较为成熟的飞行员选拔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该测试系统包括人格、心理运动以及诸如航空知识、操作等能力因素的测量与评价。经一系列汉化及文化适应性修订后,346名中国飞行候选者接受本套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德国候选者相比,中国被试在技术知识和数学能力上显著优于德国被试,但在心理运动和英语听力方面却显著低于德国样本的均值水平。1998年将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一道开展该测试系统的效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