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从河姆渡时期至今,已经有许多的文明通过漆艺的传承保留了下来。而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漆画从漆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画种,也让这个远古的画种有了新时代的气息。但是由于南北方的文化、民俗、地域等有很大差别,所以导致漆画在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这也就促进了漆画的创作更加多元和富有民间地域魅力。  相似文献   

2.
漆画不仅是独立存在的新兴画种,也是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画种。中国的漆画艺术不断地发展,漆画创作的题材也随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非常具有艺术特色,在漆画历史上也别具一格。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作品比较少,在时代进步的同时,各方面的发展都强调创新,民族文化创新也是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从少数民族文化与漆画艺术的关系出发,借助南北方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分析研究其在南北方漆画创作中的不同特征,为漆画艺术创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发展的大形势下,我国也将文化产业纳入总体发展战略当中。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对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有所提高,随之而来的文化产业供应链也逐渐趋于完善。黑龙江漆画基地自建立之初就以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新为根本、以培养专业的创新人才为核心、以黑龙江高校漆画专业为基地平台持续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了高校漆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不同风俗、不同民族特质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为漆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表现风格上,漆画独有的材质技法也将西南少数民族人物的特点塑造得生动自然。中国漆画人物中,西南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创作数量较多,但是仍存在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以及不关注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变化,导致题材陈旧老套,无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漆画的质觉审美潜质、触觉审美潜质以及个案漆画创作观出发,探索并发掘漆画的艺术潜质。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使现代漆画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风格,也使漆画家在艺术审美上对漆画的潜质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6.
福建一直是我国漆画创作的主要基地,台湾漆艺也深受福州漆艺的影响。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的开拓,能给广大学习者带来一次探究和承传闽台区域漆文化的学习机会,而且有利于发展闽台漆画艺术,不断增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理解和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闽台漆画艺术课程资源,具体做法为:1.建立学习伙伴关系,进行田野调查;2.实施两岸漆画艺术教学活动;3.扩大闽台漆画艺术资源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漆画虽然异于其他画种,但又有着同样通体表现意境和思想感受的神圣使命。传统漆艺技法被漆艺家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漆艺朝着大画种的空间发展。传统漆工艺的精湛让世人赞叹,漆艺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将漆语言发展得更加丰富。无论是它的材料、表现力,还是题材,都使人耳目一新,呈现特立独行的品质。漆工艺不断演变,形成了这种当下审美思潮,使得漆画材料、工具、创作理念得到开拓。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漆画作品,有些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技法移植借鉴,它们在与传统的漆画技法相融合后,收到了亮眼的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让人内心为之一振,画境与材料的相得益彰,也突出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漆画与传统漆艺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漆艺在现代艺术舞台上的延续。现代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这使得它相较于其他的画种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如浓郁的民族性、强烈的现代感、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实用性等。当今世界的艺术潮流变化很快,为更好地发展现代漆画,必须要注重漆画的材质、技法、情感表达、肌理美等整体效果,并不断创新,使漆画的发展面向多元化,只有这样其发展之路才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9.
漆画是现代化绘画当中的全新画种,其具备自身所独有的美学品格与材料特性。漆画所呈现的独特画面也正是依托于此优势,若想将漆画引入到现代化绘画层面,便需要增强对漆画材料的分析,由材料着手对其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漆画呈现的方式。漆画的绘画性与漆的特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漆优势的充分发展是整个漆画创作的关键构成部分。不管是创作先于材料还是材料先于创作,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漆语言和灵动地驾驭漆性就必须深入探究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  相似文献   

10.
期待是个人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而对未来事件的预料或预想,它是导致个体希望某种特殊事件出现的一种内部状态或态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及其结果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预料或预想,期待自己的学习能够出现符合社会和自己要求的各种变化.这样的学习期待,无疑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学习期待构成因素的分析,揭示学习期待的性质,并阐述学习期待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慧君 《美与时代》2014,(12):87-87
漆画是装饰画的一种,装饰性漆画比传统漆画更具审美性和设计感。现从漆画的材料、平面空间、色彩和技法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装饰画的漆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开始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无论是传统的书画,还是现在的影视作品,其携带的美感令人愉悦。漆画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在今天已渐渐被人淡忘,其本身的艺术美感也只有漆画寥寥无几的传承者和爱好者能感受到了。将漆画艺术发扬光大,使其走向街头,让普罗大众都可以领略漆画艺术带来的美感,必将是一个伟大的构想。文章结合笔者自身对漆画的研究,对漆画艺术走向公共空间这一设想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未来漆画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漆画是当代绘画中新兴的画种,是从几千年传统漆艺中走出来的。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品格,即工艺性与绘画性的统一。当代漆画的创作,重点不在于用漆,而在于如何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下,漆艺术在发展传播中,吸收着各个时代文化政治产物的优点,也吸收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传统漆艺出发,提取出绘画最简单的状态,以探索当代漆画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绘画中,漆画是一种创新的绘画种类,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材料特质。漆画的画面与美学品格紧密相融,要想使漆画朝着现代绘画层面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漆画的材料,并对材料的漆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使漆画呈现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漆画的绘画性与漆性不能分离,在漆画创作中可以对漆的优势进行展现。不管对漆画创作还是材料进行研究,都必须对漆画的漆性与绘画性进行探究,才能发挥漆的灵动性。  相似文献   

15.
在近数十年漆画的发展历程中,一辈辈漆画家努力探索着漆画独特的材质语言和表现形式,漆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材料应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现象。文章简单分析了当代漆画作品中不同漆画家所使用的蛋壳镶嵌技法的区别、国内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影响的漆画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对蛋壳这种材料独特的审美取向,同时总结了在创作漆画《天水间》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现了一些在实践蛋壳镶嵌技法中的取舍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宗教艺术类的漆画作品较为少见,而对如意轮观音造像进行研究并探索创新的更不多见。因此在传承漆艺的基础上,对中国宗教艺术进行研究,以大漆工艺为载体,将漆画与如意轮观音造像相结合,通过造型的借鉴与创新、色彩的运用、技法的传承与发掘来探索实践,使漆画作品既有渲染力又有视觉冲击力,达到作品的观赏价值和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李鸿印(1935-),北京东晓市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本科为书籍美术专业,毕业后考取本院研究生,专门研究漆画并留校任教。期间李鸿印到福建福州学习漆艺技法,回校后建立了漆画专业。直至文革时期,遭到打压,遂离校于家中埋头创作漆画至今。李鸿印是中国现代漆画较早的一批实践者,他的漆画绘画性极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我们欣赏李鸿印的漆画时会发现,他绘画的题材大多是花草、水果、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漆画艺术诸方面的分析论述,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漆画的工艺美。对欣赏漆画艺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东传统漆艺源远流长,其技艺是中国漆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漆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装饰漆画,一是现代漆画。装饰漆画由于应用传统漆艺的独特技艺,使用各种精美的材质,满足了社会大众对艺术形式及审美多元化的需求,丰富了人居环境而得以长盛不衰。广东是现代漆画的先行者,见证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建立和发展,为广东乃至中国漆画的传承、发展及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郑于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艺术家。四十年来,他从做前辈泥塑艺术家"泥人张"的学生开始,对泥塑这门艺术进行了潜心研究,大胆创新。每个跟他有所接触的人,看了他工作室中那一堆堆盈尺的画稿,一团团新鲜的胶泥,再看看他那前额、眼角比同龄人深而密的皱纹,时刻在凝神沉思的眼睛,就会明白,他的鲜明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来自不倦的探索和艰苦的实践。郑于鹤继承我国传统泥塑粗犷敦厚、色彩浓郁的艺术特色,并广泛吸收了国画、年画、漫画、白描、风俗画等各种美术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